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6-01-13付红颖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质疑兴趣交流

付红颖

摘 要: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有效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质疑;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52-0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搞好阅读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获取知识的前提。尤其是对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兴趣能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并在主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那么,如何引导、激发学生的阅兴趣呢?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故事及角色表演引入文章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童话类的文章,在导入课文时,教师可出示关于课文的形象图片,或通过声情并茂地讲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教学内容,老师也可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也能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学生受到感染能立即调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了。

2、利用文章中精彩、紧张、奇特的情节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寻根求源的好奇心。如教学《丑小鸭》等情节性较强的叙事性文章,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疑问。丑小鸭下一步会遇到什么事?他会怎么做?他的命运怎样?学生十分关心丑小鸭的命运,这样的悬念驱使他们进一步去了解课文。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

3、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把动画、音乐等导入课堂,吸引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寓教于乐。如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读,边听边想象意境,接下来,通过屏幕的画面,让孩子们欣赏到“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的尾巴,让孩子们形象的去比较,然后说出有什么不同。这时,孩子们会用自己的体会去初读课文,会用真挚的情感去阅读全文。

二、规范学生阅读行为

习惯作为一种动力定型是在多次实践或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其中离不开一定外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建立阅读教学常规就是要制约学生的阅读行为,使正确的阅读行为得到重复练习,得到强化,趋于稳定,也就是“习惯成自然”;同时又摈除那些不合规范的不良阅读行为。由于良好习惯是习得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养成,因而更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这些阅读教学常规,严格要求学生坚持不懈地实践。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很重视阅读教学常规的建立,如规定每个学期开学前学生通读新的语文课本,完成固定的作业;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本是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固然要认真学习、掌握课本上的课文和有关知识,但仅有课内阅读远不能满足培养读书习惯的需要,因为它的内容、范围都极为有限,学生得到的阅读锻炼也就带有局限性;而课外阅读却可以把学生带入无比广阔的天地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章。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无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培养质疑释疑的能力

语文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寻疑、大胆质疑、积极解疑,让“疑”成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比如课文《奇怪的大石头》一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提问:“什么是陨石”、“第四季冰川活动的遗迹指什么?”等等。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交流方式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氛围,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可以展开讨论,应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插在上理想的翅膀,飞向光辉的彼岸。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了各种各样的体验和收获,他们当然也就希望和别人交流,让别人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自己一起体验成功所带来的愉快,而要使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得到表述,就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交流方式。学生可以和同桌交流,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可以和老师交流,还可以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学生有了自己所喜欢的交流对象,在体验与交流中,在观点和知识的相互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出了与目标的差距,并且可以为反思自己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提供帮助,到最后就会实现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正会喜欢阅读,热爱阅读,并且能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所以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地选择阅读资料,自主地选择阅读方式,自主地选择交流方式,这样,课堂上因为有了自主,才显得生机盎然,每个学生也都会活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潜能会得到充分发挥,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张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乐园,这时的学生是放松的,也是最真实的。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从教师滔滔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把费时费力、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用于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才是语文阅读的真谛和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质疑兴趣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