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刚入学的孩子爱上《品德与生活》
2016-01-13杨丽君
杨丽君
摘 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社会时代发展为需要,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年龄特征为主旨开设的一门综合课。但刚入学的小学生年幼不懂事,正处于对生活学习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均为模糊时期。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使他们“乐于探索,热爱生活”。那到底怎样使刚入学孩子的爱上《品德与生活》呢?
关键词:刚入学;小学生;品德与生活;道德认识;知与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88-01
这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社会时代发展为需要,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年龄特征为主旨开设的一门综合课。意在“教”和“导”小学生适应学校生活,使他们养成认识生活,探究生活,创造生活,继而学会做人的好习惯。但在实现总目标的教学过程中,《品德与生活》在整体教学中起着奠定小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基础作用。而刚入学的小学生年少好动、自制力差,加上入学后失去对父母的依赖,就会寻找新的依赖对象,教师就自然成为他们新的依靠对象,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有时甚至超过家长,于是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担起育人重任。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道理的理解是朦胧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学好每节课,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养成好行为,方能形成好习惯,进而内化为好品质。
下面本人就关于怎样使刚入学孩子爱上《品德与生活》的点滴经验阐述一下:
一、认真备学生、备教材,创设教学过程
小学生刚接触这门课,虽然内容很简单,道理很浅显,但要让他们明白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确实不易。像在教一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一课中,“看校园时要有礼貌,有秩序,还要注意安全,”的句子,我们一看很简单,但对于六岁左右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似乎有点弄不清,他们就会产生各种想法,如新奇,高兴,自豪,也有害怕,甚至还有疑问,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好插图和多媒体课件等认真备好课,创设教学过程。那么到底要怎样备好课呢?先要按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再加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如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为鲁迅曾说过,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正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幻灯、参观等,把道理寓于他们所喜欢的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从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在品德教学中很好的与学说普通话,拼音识字相结合,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还能形成好的性格,好的习惯。使他们感到学习是幸福快乐的事,从而爱上这门课。
二、训练学生的“知”与“行”的统一,达到养成教育
道德行为实践,是学生由知到行的桥梁,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加深道德认识,提高行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达到知和行的统一。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所以在教与学中我们还要依据“学一点、懂一点、 做 一点 ”的原则,训练和规范学生的言行,巩固教学效果,逐步强化养成习惯。平时教师要求学生一定得做到日常行为规范:那就是一要上课发言起立站好,声音哄亮,普通话标准;二要上下课行礼整齐一致,读书时,手拿书姿势整齐一致;课本、文具盒摆放整齐一致,学生坐姿整齐画一,三要做到“三个一”,即看书写字时手距笔尖一寸,胸距桌一拳,眼距书本一尺。动员学生平时把零用钱除拿来买学习用品外,要学会献爱心,如为隆德第二小学与张成学校的“一帮一”帮扶活动中的小伙伴献上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文具盒……,开展好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并随时向学生提出生活自理的基本要求:如自己穿衣、洗脸、洗脚,自己系鞋带,自己洗手帕、洗袜子,自己铺床、叠被子等等。定期在班上进行洗手帕、系鞋带、叠衣服比赛,评比劳动小能手,使他们从小养成自理能力。从而达到品德课的动情、晓理、导行的目的。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说教式
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教育上会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那么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刚入学的小学生尤为重要。
1、激情导行模式。将新课的导入换成问题式、故事式等.通过直观演示、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引入课文.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此式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有点抽象,但适当渗透是大有裨益。
3、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由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更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中,仿照课文插图训练小学生角色扮演,效果明显。让小学生轮流上台仿照插图练习,如向别人借东西应该怎样说,怎样做?碰掉了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办?踢球把人家玻璃打碎了怎么办?等等,这样,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变成了一个个小节目。这样做,既使学生看得见,听得见,学得来,并且对言行习惯养成具有强化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让所要了解和掌握的东西在表演中得到练习和升华,觉得这门课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应该学好它。
四、要及时评价学生
学生成长评价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发展性、真实性的评价,对新课程评价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更加热爱学习,还能激励学生自始至终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既增进了师生的互相沟通,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尊重,也就产生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的喜爱。
总而言之,想让刚入学的孩子爱上这门课,必须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把每个小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真正地在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给予指教关心,才能使小学生信任你,依赖你,敬重你,小学生也会把你对他们的好回报给你.比如,你衣服上哪有污点,小学生会提醒你,甚至上前帮你来处理;带上好吃的也主动让你吃……。当然,我们这个神圣的岗位是永远不会图回报的,但心与心的交流与撞击是每位教师都想拥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留心学生学习的每个细节,更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时时思考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产生奇效,这样才能将《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很好的嵌入小学生的心田——了解这门课、喜欢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