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能力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变革
2016-01-11姜岚
收稿日期:2015-10-22
作者简介:姜岚,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加以监控,是为了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达到一定的规格,以满足社会需要。但在监控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应该把学生就业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转变观念,分析学生就业需要,运用科学的工具,通过多种渠道对人才培养质量加以监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的前提。我国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以确保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认可度高的人才。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方面多倾向于以学校为中心,以校内教职工为主体来对人才培养质量加以管理。而评价人才质量的标准亦由学校自定,内容多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考核结果等为主。[1]这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往往与校外社会环境不适应,学生毕业时虽达到了学校所规定的各项毕业条件,但其综合就业能力低下,就业质量不高,不善于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即使勉强就业也难有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因此高校应对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加以调整和完善,应指向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将就业能力视为人才质量判断的核心,以此为标准来设置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措施,这将有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衔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
质量监控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为了使其生产的产品或工作任务达到一定标准,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整个工作过程加以监督管理,从而对其产品质量或工作任务加以保证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性措施、手段、程序等就形成了质量监控体系。它是一种相对完善的、科学的、能够产生预期结果的系统性程序。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就是高校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达到社会要求,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手段和程序。它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有质量要求的,不是盲目推进的,只有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才能完成国家下达的人才培养任务。第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需要监督管理的,否则不能保证人才品质。第三,监督管理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需要特定的机构和人员参与,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够进行,否则起不到监管的作用。可见,高校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赢得社会声誉和口碑,也才能使高校顺利发展。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就是这条“生命线”的“保护伞”。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三点。第一,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即所培养的人才要达到怎样的标准。第二,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个过程加以监督,使各项工作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来进行,有序地引导工作顺利开展。第三,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评价参照,使人们在对人才质量加以评价时有据可依。
二、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措施不得当,监控手段不科学,不仅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还会对学生的正常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方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长期以来重理论知识学习程度考核,未将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应用水平等纳入考察范围,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一) 重课程设置与教学结果监督,轻教学过程管理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中会将课程设置放在首位,主要考察课程开设的类型、科目、课时等是否完善、合理。与此同时会将各门课程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激励学生按规定高质量的完成课业任务。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上课是为了应付出勤率检查,考试是为了拿到学分,至于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投入,学习结果是否达到了自我发展的要求则很少考虑。出现的结果就是虽然上完了每一门课,也修够了学分,但什么也不会,无法将知识加以应用,或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可见对课程设置与教学结果进行监督是必要的,但对人才质量的提高不起决定性作用。对教学过程不加以考虑或放弃监管,那么只能产生“高分低能”的结果。因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其中的,包括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把握好教师教学的每个细节,引导好学生学习的心理体验,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达到深入学习和领悟的效果,对人才质量的提高产生根本性影响。
(二) 重学生理论知识程度监督,轻就业应用能力考查
·教育管理·就业能力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变革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应用能力,然而学校在人才培养评价方面则以理论知识为主,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基本指标,学生在考试前“背书本、记笔记”,完全没有应用二字的概念。当面对用人单位时才发现自己缺乏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实践经验。传统的重理论轻应用的考查监管方式,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十分有限。虽然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采取的措施还很不足,在评价学生应用能力方面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有时存在着主观判断的情况,这样难免产生一些偏颇,从而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均衡、不适宜。应该将理论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考核结合起来,甚至加大应用能力考核的比例,激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重校内监控,轻校外用人主体反馈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主体往往就是高校自身,高校自己制定培养计划、设置培养内容,再由自己监控整个培养过程,最后自己评价培养结果。这整个过程本身只有高校这一个主体,完全是校内监控的程式,这一程式缺乏“第三方监控”,即没有第三方作为监控主体来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科学的。虽然有的高校会与用人单位互通有无,获得学生就业后在职业能力表现方面的信息,也会获取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及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但总体来说,这种反馈渠道不是很畅通,反馈主体也不够稳定,反馈的方式、手段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高校对反馈信息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这种反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所产生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
(四) 重硬件设施监管,轻文化氛围评估
由于硬件设施完善与否,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对硬件设施监管往往比较重视。例如,教学设备的更新情况、教学配套材料的准备情况、教室基本设施的完善情况、校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情况等等。这些项目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也是高校监管的重点内容。然而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还在于整个学校在常年发展过程中,通过教学、科研、传承、更新而积累下来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包含校园学术氛围、学习风气、人际环境、人文理念等等多个方面的表现,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深层次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但由于这种氛围是可感知而不可量化的,因此高校对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发展和发扬是比较缺乏管理手段的,很难形成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因此这方面的监管评估工作基本是空白的。
三、 就业能力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
就业能力是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后运用自己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获取一定的职业并保持之,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晋升和发展的机会,并能自如应对环境中各种变化的资本和能力。[2]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技能的习得,抑或各种品质的养成,都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种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就是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因此就业能力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提高就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培养的人才能否顺利就业并高质量就业是现代社会对高校的基本要求,也是判断高校教学水平高低的客观要素。在就业市场导向下,高校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既是一种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就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来安排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处处以未来职业为追求,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熟练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成为具备较高就业能力的人才,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谋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二)就业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涵盖了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诸如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养、人际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在这诸多的能力素质中,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专业知识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的。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以人际交流、社会适应、创新、实践等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恰好体现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反映了学生应对校外新环境,争取就业机会并保持这种机会的能力。由此可见,从本质上来说就业能力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这不仅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三)就业能力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以市场为导向转变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等,这说明就业市场这一标杆已经全面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例如,大一新生入学时学校就会对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规划引导,让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不要盲目度过,而应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大二大三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加强了技能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大四学生更是直接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去,通过切身体验来为就业打基础。可见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就业能力视阈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变革
(一)树立就业能力第一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转变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观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是高校完善人才培养监控体系的第一要务。首先要转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观念,将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位,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又重视培养学生满足就业需要的各项素质,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以满足就业市场的多元化要求。其次,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把学生的长远发展放在第一位,把那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利的品质的养成放在日常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重视这些方面的监督管理,使整个高校处处体现出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使每位教职工都树立起就业能力第一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二) 分析学生就业需要,按需培养,分类评价
就业需要是学生在求学与求职过程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3]人才培养应对学生的就业需要认真分析,衡量学生学习状况与未来职场的关系,按照学生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并采取分类评价的方式对人才质量加以监控。例如,高校本科生对自己四年后的规划主要有五种:第一,继续深造;第二,进入国营企事业单位任职;第三,进入大型私企任职;第四,参与国家对基层、西部、贫困地区的支援计划,在基层任职;第五,自主创业。这些不同的需要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尽相同,可以提前一至两年按照学生的未来规划设置相应的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培养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采取分类评价的方式对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又能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双重意义。
(三)校内保障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实现多渠道监控
就业能力不仅体现为能够就业,更加体现为高质量就业、保持就业并获得晋升和发展。一般来说,高校内部所实施的各种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措施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并且能够就业,而对于学生就业以后的发展情况是鞭长莫及的。因此将校外用人单位及社会公共评价机构引入高校人才质量监控体系,则能够起到长远监控、及时反馈、按需调整的作用。 高校应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建立数据库,开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听取来自第三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科学的回应机制,按需对人才培养计划加以调整,从而提高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适切性。建立多渠道监控体系,可引入一些社会评价机构,让他们站在客观角度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及就业状况加以监控,给学校提供准确的评价信息,以便于学校及时了解人才培养质量状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4]
(四) 设置专门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构,构建科学的测评工具
许多高校虽然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加以监控,但缺乏专门的监控机构,都是由教务处、学生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部门兼任,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而要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管又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没有专业的团队和科学的方法是很难得到客观结论的。因此,高校应设置专门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构,并构建科学的测评工具,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以管理,这将有助于这项工作的长期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在关注学生就业能力的前提下,要成立专门的质量监控机构,一定要有研究学生培养工作和高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的参与,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带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成立专门的监控机构后,要有组织领导、任务划分、目标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每项工作落到实处。此外,还要编制科学的测评工具,或引入国外大学生发展测评工具并进行文化适用性分析,加以完善后形成自己的科学的测评工具。总之,从人力资源、组织机构、软件资源方面要实现配套,才能形成完善的能够确实发挥功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构。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学生的就业能力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目标追求。高校应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观念,将学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组建专门的机构,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从多个渠道对学生就业能力加以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水平,实现高校为社会服务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红.高校人才质量评估新范式:学生发展理论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50-54.
[2]张继明,朱磊.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2(8):43-45.
[3]刘卫红.大学生就业需要调查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1(10):155-158.
[4]王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