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2016-01-09任聪敏

职教通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区域经济浙江省

浙江省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任聪敏

摘要: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出发,分析浙江省区域经济特征、经济发展布局与劳动力情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并在此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浙江省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浙江省

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度立项课题“浙江省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JD51)

作者简介:任聪敏,女,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201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在所有的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最为密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发展定位是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适用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供一线的技术支持。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结构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劳动力人才市场的需求,劳动力的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的地区分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技术服务对象。职业教育的发展如果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匹配,那么,会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从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劳动力市场角度来说,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两者之间协同发展的关系比其他教育类型更为明显。

一、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关系可以从职业教育的属性开始分析,职业教育作为开放合作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经济服务作用表现更为明显,而且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分布、层次与结构。

(一)职业教育的属性

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是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它一开始就应该融入到经济体系中,在经济活动中通过价值规律实现其使用价值,实现天然劳动力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所以,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来说,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的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非常直接的相关关系。职业教育的规模、速度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区域经济决定的。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转移、产业布局都存在着互动关系。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区域内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满足产业升级要求的技能人才和技术人才。区域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地优化升级中,这也带来了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应当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保持平衡。

(三)职业教育层次与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具有活力的要素。人才是为产业服务的,人才结构的优化必须遵循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一旦职业教育层次与区域产业结构的水平相适应,即意味着劳动者的素质满足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就会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专业不仅为产业发展培养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人才,专业技术与知识的发展也通过科研技术成果的转换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升级。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的支持和技术支持,提供了技术服务、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了现有劳动者的素质与质量,优化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浙江省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布局

区域经济的特征和发展布局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能够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从区域经济的特征、经济发展的布局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分析浙江省区域经济的特点,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布局会对职业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决定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布局和人才培养规格。

(一)浙江省的区域经济特征

201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达到37 568.5亿元,比2012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 784.6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8 446.7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 337.2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比例为4.8∶49.1∶46.1。人均生产总值为6 8462元,比上年增长7.9%,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之后,重回第5位。[1]

本文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来分析浙江省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根据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人均GDP在5 760-10 810(2011年美元)属于工业化后期,对照浙江省人均GDP,表明浙江省已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分类,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但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0%一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40%左右时,则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到14%左右,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则进入工业化成熟期阶段。那么,根据“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这一图表(见表1)[2],可以推断浙江省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比较成熟期,逐步向经济稳定增长阶段迈进。

表1 西蒙·库兹涅茨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浙江省按三次产业划分的从业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整体来讲,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化趋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相同。即一产的从业人员比重逐步下降,二产、三产的从业人员比重逐步上升。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5年的44.00∶33.70∶22.30演变成2010年的16.00∶49.79∶34.21,这种演变趋势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变相第三产业转移。[3]截止至2010年,浙江省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合计达到3 636.0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581.8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 810.3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 243.79万人,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最大,几乎占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详见表2。

表2 浙江省1995年以来主要年份按三次产业分的从业人员及构成

资料来源:2011年浙江省统计年鉴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少的“二三一”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中心已经开始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在“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浙江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品牌大省和质量强省战略,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①

(二)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布局和劳动力供求情况

浙江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在经济发展的布局中,全省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出“中心集中、块状分散”的格局,“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市集中了全省近80%的总部企业”,“既有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依托丰富的资源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区域性总部集聚地,也有绍兴、永康、义乌等地区依托块状经济发展为专业化总部市场基地。”[4]

根据浙江省2012年统计年鉴,2012年,浙江省技能人才为800.3万人,比2008年增加259.1万人,增长47.9%,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为17.4%,比2008年提高1.0个百分点。但是随着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技能人才供求缺口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对各类技能人才的月供需求和供给为24.3万人和13.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3%和1.5%,需求增幅比供给高0.8个百分点,月均技能人才缺口大10.7万人,比上年扩大3.4%。”[5]

三、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处于发展成熟期,正在逐步向经济稳步增长阶段迈进,劳动力结构的配置呈现“二三一”的态势,同时,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针对这一发展实际,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以下要求。

(一)培养适应浙江省经济建设需求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要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从人口的角度来看,在教育层面要进一步深化,发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作用,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在人力资源方面寻找经济增长的动力。工业化后期阶段人力资源结构特征为技术密集型,教育层次结构为本科、硕士,人才使用规格为技术型、知识型。在这样的背景要求下,职业教育的层次应该至少要以职校、大专、本科为主,培养的人才规格为实用型、职业型和技术型。[6]

(二)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浙江省的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占比过低,而信息技术类与财商经贸类学生占比过高的情况。“2013年,浙江省高职院校农林牧渔类专业设点数占3.49%,加工制造类对应专业设点数占22%,信息技术类与财经商贸类对应专业设点数占72.1%。”②这种情况与浙江省现在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偏差,新增专业同样出现这种情况,没有体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重复率高,与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匹配度也不够高。

作为与经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应该紧密结合这两者的发展,促进产业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步伐。浙江省存在不同的产业集聚区,应该针对各个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开设与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对应的、主办的或密切合作的职业院校,开设符合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地方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依据地方技能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匹配,关注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加快企业的自主创新。

四、促进浙江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即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及相对成熟期,以发展总部经济为主,劳动力的结构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特征,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技术服务方面与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应,在匹配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议。

(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三种典型学制中“分支型”的一种方式,表现为都有独立的教育体系结构,表现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是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同时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能够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普职之间畅通无阻的桥梁建设可以使学习者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等学校能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浙江省是高职教育的大省,应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夯实职业教育内部体系,提高中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对于确实有需要的专业,应加快高职教育本科层次专业的试点运行,遴选有意愿、有实力、有需求的专业,可以扩展到学士、硕士学位,普通高校也可以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同时,加强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搭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畅通无阻的立交桥。

同时,应进一步推进浙江省的现代学徒制改革,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融入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深化,能够将企业的需求深入融合到学校职业教育中。将现代学徒制从制度和框架层面进行理顺和完善,使企业和学校明白各自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义务和责任的明确,双方对于资源的使用和调动也更加清楚,那么各自的收益也更加清楚明晰,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难题。

(二)抓住经济发展特点,关注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的基础应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在这一点上来说,专业的设置应该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发展机密相关。后工业时代的特点在于知识更新周期加快,高新技术应用广泛,导致简单的技能操作性工作岗位的缩减,技术附加值高、专业性强的岗位增加。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紧贴产业发展实际,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培养质量。

在对浙江省高职专业设置情况和浙江省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加大对符合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解决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与产业布局不匹配的问题,加大重点产业对应专业的发展力度,改革不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实现新增专业与产业发展深度匹配。

(三)尊重教育个性化需求,改革职业教育发展内涵

后工业时代的另一特点在于人们用于自身发展的教育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教育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职业教育要重视这一变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掌握技能,促进每个学生发展。

浙江省高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也指出:浙江省将在高中阶段全面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同时,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将按照“专业+学校”方式调整招生办法,会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合理规划学习机发展的方向。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于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为应对这一挑战,职业教育首先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满足学生的“成才要求”为主线,能够对学生实行分层次的培养。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构建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增加学生多元发展机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实际的工作项目来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大研讨、辩论、做学教一体的课堂教学方法,体现平等交流、行动导向,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智慧,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最后,要能够应用教育新技术,实施信息化环境下的多维度课堂教学。利用教育新技术、信息技术,建设理实一体教学信息化平台,突出校企互融,形成基于信息化网络的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多维度课堂教学模式。

注释:

①资料来源: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JFf0OjD_rUkQHdSgFLwFD1eN2a5B7LUoQRCx56SZiaj-GF78nMTqAA0wR29nICEAJZbs50_VtYokwLT_VLQCsy3CqxWh63oo-hoBjdXeca.

②数据来源:浙江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2013.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统计信息网.2013浙江省经济发展报告[EB/OL].[2014-01-22].http://www.zj.stats.gov.cn/tjfx_1475/tjfx_sjfx/201401/t20140122_138543.html.

[2][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8.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7.

[4]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省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与对策建议[EB/OL].http://www.zdpri.cn/newsite/sanji.asp?id=223977.

[5]浙江统计信息网.浙江人口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思考[EB/OL].http://www.zj.stats.gov.cn/tjfx_1475/tjfx_sjfx/201408/t20140819_143113.html.

[6]董显辉.产业结构升级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6.

[责任编辑曹稳]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区域经济浙江省
《初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