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分析

2016-01-08安克忠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阅读高中语文

安克忠

【摘 要】阅读作为语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下,教育部对高中语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满足教学深度要求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基于高中生的学习情况,本文对高中语文阅读现状、教学方法等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理论结合实际

高中生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学习时间紧张,作业负担重,学习科目繁多,同时还面临着应试教育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相对好理解的语文科目的学习显得不那么重视,对于阅读更是不屑一顾,这种较低的重视程度极大的降低了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下面将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探究高中语文阅读的教与学。

一、高中语文阅读现状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在教与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老师将更多的重点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上,学生也逐渐重视起阅读来,但是,在教育改革不断进行的今天,高中语文阅读在教与学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1)课堂上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地位,忽视了老师的作用。相对于初中生而言,高中生在学习能力、理解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老师错误的以为这就说明将语文课本的阅读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只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了简单的自我分析,难以触及文章的深层含义,这种表面的“自主性”大大削弱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其主体作用,无法真正使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和拓展。

(2)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新课改下,老师教学的目的更多的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依然存在“包办”的现象,对文章中的阅读进行了大段的分析论证,细化了知识点,虽然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细节很有帮助,但是老师占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缩短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导致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受到挑战,教学目标产生一定的偏差。

(3)课堂教学远离课本。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联合,但是不排除很多老师过分强调与实际的联系,用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解释说明,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以此来充实课堂知识,殊不知,这种方式本末倒置,挤占了过多的课堂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课本原本的内容要求,使得学生对原本的与阅读相关的知识内容掌握欠缺。

(4)教学手段、方式过于泛滥,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出现了不断的改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极重大的作用,老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到学习积极性,但是,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忽视了阅读本身要营造的氛围,往往会带来相反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的对策分析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并掌握相关阅读理论。阅读是语文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框架作为阅读基础,同时,还需要老师的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看几篇文章,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灵感,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对于阅读模块不能生搬硬套,不能以传统的或是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是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带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两者结合中获取知识。

(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种多样,有小说、散文、诗歌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同的,学生更多的倾向于小说的阅读,而忽视了散文、诗歌等的学习。因此,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趣事下深入文章的阅读。

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有一篇新闻报告叫《奥斯维辛没有没有什么新闻》,对于这种新闻稿,很多学生是缺乏兴趣的,老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奥斯维辛是个什么地方啊?没有什么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那奥斯维辛到底有没有什么新闻呢?又有些什么样的新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去看看作者写了些什么吧。

(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突出情感因素。语言是一种工具,作者强烈的情感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很重要,带有感情的去阅读,是最好的理解文章的方式。老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情境的恰当性,让学生在恰当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对语言的分析中,深入的掌握阅读文章的精髓。

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鲁迅的文章《祝福》,这篇文章描写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尖锐的社会矛盾,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要对鲁迅做简要介绍,了解作者是了解文章的第一步,然后描述一种凄怆悲凉的氛围,为描写祥林嫂做铺垫,最后通过对祥林嫂人物的把握,揭示当时社会丑恶的面貌,加深学生对文章时代性的了解掌握。

(4)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新课改要求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知识的学习中感受生活。文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进行文章的阅读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第二册中,收录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用细腻并富有感情的笔触描写了北国的秋天,对于秋天,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那么在作者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在阅读过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自己身边的秋天,抒发自己对秋天的感慨,从而拉近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于知识上的接受,同时,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也是很有帮助的。

(5)讲究口语艺术。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又一重要的方法,通过语言的表述,情感可以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带给学生更真切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风格的文章,可以进行适当的教学语言的演绎,对于类似于《离骚》这类的诗歌,语言要铿锵有力,对于《赤壁赋》这类的诗歌,语言要坚实有气魄,对于《锦瑟》这类的诗歌,语言更要温柔婉转……在不同的语言风格中,体会文章在阅读中不一样的美,必要的时候,老师可以做一些语言阅读方面的训练,或举办一场小型的阅读比赛、或分角色朗读文章,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阅读体会。

高中语文阅读的学习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等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老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探究,并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潘成红.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 2009(25)

[2]马志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文教资料. 2009(06)

[3]尚晓巍.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6)

[4]杨枫.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几个环节[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6(03)

[5]王金玉,杨军,陈岳纯,曾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猜你喜欢

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