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课堂中如何巧借“课中操”设计教学

2016-01-08吕秀惠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注意事项

【摘 要】根据学生注意力的特点,课堂引入“课中操”设计教学,巧借“课中操”,导入新课;巧借“课中操”,创设情境;巧借“课中操”,激发想象。但在运用“课中操”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明确目的,适度使用;形式多样,灵活运用,让课堂锦上添花。

【关键词】注意力;巧借“课中操”;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注意事项

实践表明:学生的生理钟是非常有规律的,他们的注意集中时间非常短暂,在一个高峰之后,马上陷入低谷,儿童心理学也告诉我们:7至8岁的儿童持续集中注意只有20分钟,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耐性,不能长时间地对某件事保持专注。而小学一节课是35至40分钟,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课中穿插一些课中操,正是遵循了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提高了孩子们的课堂注意力。让他们通过全身的放松,动一动来协调学习,又以激情的状态投入学习。无疑的,课中操的设计,对学习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巧借“课中操”,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能否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秩序。教学开端,利用课中操开讲,为教学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情绪容易高昂,感兴趣,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例如,某位老师上课上到《倾听,世界上最美的动作》这一课。她是这么设计的:在班级里面,指定一个学生当小老师。这位小老师的任务是要带着大家一块玩游戏。游戏的规则:小老师在讲台上,为其他同学念一篇《花雨》,当念到“花朵”的时候,女同学要站起来,当念到“雨滴”的时候,男同学要站起来。如果连续听到两个相同的名字,则站立不动;站立的同学要等另一组同学起立后方可坐下。

《花雨》

当花朵最需要雨滴的时候,雨滴适时而来,在我们的故乡,称此时的雨滴为“花雨”,此时的花朵为“雨花”,因为只有这个时候,花朵才是最艳丽动人,雨滴才最晶莹光彩。

花朵是雨滴的最佳归宿,雨滴是花朵最爱恋的宝贝。雨滴流进了花朵,自己充满了花的欢笑,花朵迎进了雨滴,焕发着雨滴的晶莹。雨滴感染了花朵的颜色,花朵呈现了雨滴的光泽,他们共同映出了天光,并使天光与他们的颜色结合,雨滴进入了花朵,成了花的一部分,花朵融入了雨滴,它的生命是由雨滴构成。

讨论分享:

(1)刚才的小游戏中,你的反应都对了吗?

(2)你觉得应该怎么样才能不出错?

小结:大家都说得非常好!一下子就带我们进入了今天的主题——倾听。倾听,是世界上最美的动作。我们要认真去倾听别人,用心去听,尊重别人。

这种方法比较新颖,而且生动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有利于组织教学。

二、巧借“课中操”,创设情境

课中操属于教学游戏范畴,我们知道教学游戏还是带有一定的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这些任务和目标往往隐蔽在假想的情景中出现。只有当我们的课中操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学生才会把课堂假装当作其他情景而发现它的潜在意义,同时又因为清楚“这不是真的”而在想象中进一步体会到游戏(学习)的乐趣。当音乐响起,学生表演,融入教学情境中,更能理解文本的内容。不过,关键是选取的课中操与教材在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例如,某位小学教师在《落叶》这一课中,里面的内容有: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大风吹来,树叶都落下了。可以设计这样的课中操——学生扮演一片片树叶,师说:大风吹来了,然后学生边念边做动作:向上飘一飘,向下飘一飘,向左飘一飘,向右飘一飘,再向上飘一飘~~落下来了。这样一个课中操俨然是一幅栩栩如生的“风中落叶”图。在一片欢快的笑声中,灵活地展示出来。学生切身感受了落叶在风中飘动的情景,如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用课中操营造情境,一方面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与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有意创设的轻松愉快,课堂情境,能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能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并用,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同时进行,从而充分挖掘大脑潜能,达到惊人的教学效果。

三、巧借“课中操”,激发想象

曾听到一位教师教学《蒲公英》这首小诗,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别具一格的课中操设计:

师:小蒲公英们,我们离开教室去外面的世界游一游,好吗?

生(兴奋地睁大眼睛,大声回答):好!

师:那就让我们离开自己的座位,飞起来吧!

生随着音乐在教室里飞来飞去,好不热闹。

师:蒲公英宝宝,你们飞到哪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飞到了北京,看到了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生:我飞到了小河上,看到了小鱼们在河里欢快地跳舞。

师:我们继续飞呀飞,现在你又飞到了哪里?

生:我飞过高山,来到了草地上,这里很美,我要在这里安家。

生:我飞到了沙漠,这里没有绿色,我要在这里安家。

师:小蒲公英们,我们继续飞,你还会去哪里,会看到什么?

……

在课堂中,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飞翔,这已经够吸引孩子的兴趣了,何况在飞翔的过程中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心中最想去的地方借小蒲公英的嘴表达出来。有时一个简单的动作,由于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多次重复也是快乐的!

教学中巧借课中操,激发学生的想象浪花,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践证明,教学中巧用“课中操”,确实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毕竟“课中操”只是一种形式,因此,在运用“课中操”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四、吃透文本,精心设计课中操

由于受教材的限制,要求教师要防止牵强附会,又要注意使用的教育性、启发性和可接受性。所谓教育性,是指所创造的课中操能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鼓舞学生对理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所谓启发性是指能启发、引导学生对教材有关观点和原理的理解;可接受性是指所创造的课中操能兼顾学生的年龄层次和理解力,使之与学生实际一致,深受学生喜爱。

五、明确目的,适度使用

掌握运用的“度”十分关键。不要为了取悦学生,选择一些不恰当的课中操或者整个课堂一直瞎搞课中操,忽略了对教材的分析,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才能起到有利的审美教育和德育效果。

六、形式多样,灵活运用

把“课中操”引进课堂并非只有本文所讲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学生合作组去创作,进行配乐表演等形式,达到掌握文本知识的效果,审美教育的效果,又能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目的。比如律动式的课中操、歌曲式的课中操、表演式的课中操等等。同时不要限制课中操进入课堂的时间。可以放课前,可以放课中,也可以放课末。这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课堂生成的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等来选择时机。有的老师认为课中操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其实不然,如果巧妙地设计课中操,会让孩子们疲惫的大脑得到休息,情绪高涨,更有精力投入到下边的学习。

总之,要很好地把“课中操”引入课堂,教师必须作好精心准备,挖掘“课中操”和教材相通之处,避免哗众取宠。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锦上添花,倍受学生青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李云桥.小学语文课堂游戏100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张蓉.动起来沉进去——例谈低语课堂中课中操的妙用[M].江苏教育学院,2011

作者简介:

吕秀惠,汉族,福建厦门人,厦门市梧侣学校思品教师。

猜你喜欢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注意事项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小学语文备课技巧
例谈中职数学新课导入
初中物理导入新课方法浅探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