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员周期变化对征兵的影响

2016-01-08曾茗薛向峰

国防 2016年5期
关键词:兵员

曾茗 薛向峰



兵员周期变化对征兵的影响

曾茗 薛向峰

内容提要:兵员周期是客观存在、不断变化、有规律可循的。把握好兵员周期的动态特征、可预计特征、可延展特征、可塑性特征,对于做好征兵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创新借鉴意义。

主题词:征兵工作 兵员周期 动态预测 博弈塑造

作者:曾茗,特约撰稿人;薛向峰,山西省军区司令部军务动员处处长,上校

兵员,在征兵工作中是指符合服兵役条件的人员。从兵役法学角度看,只有符合法定条件者才称之为兵员。兵员周期,是指符合应征条件的个人或群体在特定时段内(比如适役年龄段)的应役状况及变化,包括兵员成长、应征、免征、缓征,在役、退役、转役,拒役、逃役等,既受兵员自身年龄、健康、政审条件制约,也受家庭、社会和国家政策及宏观形势影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一、兵员周期是动态的,征兵工作必须顺势而为择取最佳节点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人类生命从诞生,到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中老年、老年、耄耋、暮年、死亡,经行完整的生命周期。而无数个体生命的集合,构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人类共同体。古埃及斯芬克斯谜语,用一天为时间单位,描述了个体生命全程。与兵员相关的周期,毫无疑问是在生命周期最好的黄金时段开启,此乃个体生命激素分泌旺盛、精力体力智力最佳、征战创造拓展能力最强的时期。因此,各国兵役法大都把征兵年龄规定在17~18岁。一般认为,青春的黄金点是18岁。在18岁的头一年即17岁设定兵役起始年龄,就是择取黄金段附近的最佳能量。

由于现代社会教育普及、信息爆炸、学历延长、竞争激烈,人类受教育时段不断向生命数轴两端延展:在数轴左侧,愈发向幼教、胎教推进;中间的正常区段是义务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在数轴右侧,愈发向继续教育、老年教育推进。施教和受教几乎涵盖人生全程。自然状态的生命成长周期并不完全依照教育周期属性更迭,但教育周期对兵员质量影响和兵员周期调整密切相关。为适应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征兵周期逐步向全社会适龄青年教育“正态分布”的峰值趋近——从以往的高小毕业生为主、初中毕业生为主、高中毕业生为主,逐步跟进到大专生为主、本科生为主。以后,是否会向硕士生、博士生为主趋近?钱学森曾提出设想,我军要向博士硕士学历为主的指挥员队伍结构迈进。这个设想正在逐步推进。另外,为与高校大学生相关活动特别是毕业周期同频,国防部征兵办把征兵时间从冬季调整为夏秋季,进而把征兵周期与征集大学生兵员的活动周期(暑假时段、毕业季节)同步。

二、兵员周期是可预计的,征兵法规制度调整要据此把握好提前量

所谓周期可预计,就是在时间轴上可以预判计算。迄今,以往所有的兵员周期,都没离开人类生命自然属性的运行过程。我国新修订的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规定,当今兵员周期在17加减n(n作为系数,与适龄青年存量相关,我国目前将此系数区间放宽到24岁即大学生本科生的毕业年龄,此时,n=+7)的范围内可计。通俗说,从生命诞生时算起,必须等这一生命体成长到兵役年龄的边际初线即征兵最低年龄,才能对适龄青年依法进行应征动员、兵役登记和正式服役。从这个视角切入,一国生育政策调整导致人口出生率的变化,对兵员周期影响十分巨大。比如,当生育政策收缩最窄时,暂时看不到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征兵的影响,唯待完整兵役时段经行并触线后(当前为17年),才能显现因适龄青年存量减少所产生的兵员稀缺效应(这就是人口学意义上的征兵难之缘由)。用反推法也可以证明,当下征兵难局面出现,是在17年前的千禧年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国人口政策进入较严的调控区间,那时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征兵的影响,只能在此低谷数值经行17年后才能触动“刘易斯人口曲线”降区间的警铃——适龄青年存量式微,征兵机构与招工厂商共同面对适龄人力资源供给短缺局面。正如业界所言,如果适龄青年供给充足,当兵冷、征兵难问题会迎刃而解。

与降区间相对,该理论的另一面是增量区间的可预计。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因此,产生的人口增量对于兵员征召的未来影响,按现行征兵初始年龄计算,至迟在17年后即2033年出现。但相关的征兵政策制定,不能等到临界点出现才着手。至少在理论研究上应提前介入,抓住相关节点,精确测算出未来与征兵相关的要素诸元、资源消长对征兵的影响。以功成不必在我、创新不能等待的积极态度,深入研究征兵工作改革应该怎样契合兵员变化规律,征兵政策制定应该如何科学推算关键节点——通过即期人口政策、出生率等大数据分析,建立与服役初始年龄绝对值联动的函数关系,测算未来某时段适龄青年状况对征兵的影响。这对于兵役政策创新、机制创新、路径创新,尤其是算好提前量,做到凡事预有准备、掌握主动权,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和理论指导作用。

三、兵员成长是可塑的,必须积极塑造和培养成长期内的潜在兵员

征兵工作的先行环节,是利用发动各种媒体在全社会进行国防教育,组织兵役宣传机构对适龄青年进行应征动员。新兵入伍后,还要接受规范的新兵训练,然后在服役全程不断进行以专业知识更新和岗位技能提高为主的各种教育训练和院校培训。尽管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于兵员的培训和教育,始终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一般而言,每项科目的训练都有固定课时,有周期可循。

兵员除了要接受相关的诸如入伍培训、院校培训、在职培训、函授培训外,从国家宏观层面看,要彻底扭转当兵冷、征兵难局面,必须从问题根部着手,以更长远的制度设计、更全面的培训覆盖、更提早的教育灌输,抓好兵员成长各个时期的固本塑魂工作。从这个角度说,单靠兵役机构自身力量已难承之重,必须动员全社会的教育、培训和媒体资源,根据宪法、国防法、兵役法和国防教育法,从小从早抓好未来兵员蓄水池之少年军校建设,以及儿童国防教育、校园国防教育、家庭国防教育、社区国防教育、单位国防教育,通过规范教学、理论熏陶、艺术感染、军营体验、典型引路等有效方式,把爱国从军的种子根植于新生代心灵,把英雄情怀的正能量传递到全社会每个家庭,让强国梦强军梦的美好愿景成为凝聚民心军心的焦点和纽带。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拿破仑、克劳塞维茨,都是从小(10岁前)在少年军校接受严格训练,年纪不大就走上战场,接受战争洗礼,最后成就大业。我红军时期的随营教导队,抗战时期的少年训练营,也都具有随队军校功能,一方面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一方面为部队提供兵员补充。2015年,我国隆重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胜利大阅兵,以及国家烈士日、公祭日的设立,让昂扬向上的主旋律给全社会充盈正能量。今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建党95周年等系列纪念活动,也必将给包括适龄青年在内的全体国民以终生难忘的筑梦洗礼和信仰升华。

四、兵员周期与博弈相关,必须盘活资源提高威慑能力维护发展机遇期

所谓博弈周期,包括和平期、威慑期、冲突期、局部战争、全面内战、地缘战争、全球战争,从地缘冲突紧张与舒缓状态对兵员需求的动态走向看,如果紧张度高、冲突周期长,对兵员需就大;紧张度低、舒缓度高、和平周期长,对兵员需求就较低。上述理论一般适用中等规模以下国家。和平,是两次战争间的休歇;战争,是两次和平间的暴动。对于超级大国、地区大国、全球化国家而言,即便和平时期,其海外投资、战略枢纽、通道保卫、资源供给、能源保障、侨民安全、秩序维护等,同样需要防务力量和兵员投送支持,这就要依靠源源不断的兵员供给。但历史悖论常常令人反思——越是强国,其获取资源能力、向上发展空间和财富积累能力就越强,国民生活指数就高,舒适度也随之提高,而舒适度带来的温水效应或和平积弊,就会反过来慢慢解构甚至弱化国民原有的尚武、拼搏、进取精神。比如古埃及、古罗马后期,其公民和贵族过度沉迷享乐、出生率下降、军队缺少壮丁补续,当局只好雇用外族兵丁戍边防卫征战。最后,终于被蛮族武力荡平。

当下,部分富裕发达国家出现兵员式微苗头:出生率长期走低、人口老龄化加剧、壮丁供给不足、保障负担沉重、安全戍卫弱化。为解决青壮年短缺,有的国家采取定期发放绿卡或提供居留证方式,征召非本国籍兵员从军入伍;有的则采取放松移民限制、甚至允许难民入境,解决因本国青壮年短缺造成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和适龄青年应征滑坡问题;还有的采取离岸殖民方式,通过对海外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结构改造、目标建设,转移财富、培训兵员、予取予求。

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国家财富和民间存款空前巨大。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成本攀升、民间生育愿望踌躇和一胎化政策的后续效应叠加,社会上出现老龄化加快、适龄青年存量趋降、兵员征召遇冷等问题。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但世界不太平,维护和平发展红利必须靠强大军事力量保证;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海外利益拓展,更需要足够的防务力量具备远程驰援和跨域投送能力。这对兵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坚决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强军号令,下大力推进兵役制度改革,全面投身军改实践,积极拓展军事人力资源,努力构建依法征兵制度机制,为捍卫和平、维护发展机遇期、巩固改革开放成果、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优质兵员保障。

(责任编辑:郑宁)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2-4484(2016)05-0054-03

猜你喜欢

兵员
戚继光巧树军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后备兵员精准储备的启示
疫情防控对后备兵员精准储备的启示
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兵员返岗训练思考
加强新时代兵员征集工作管见
战时兵员调整补充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精准征集大学生兵员的几点思考
山东省设立培养国防后备生工作试点开启高素质兵员征集新模式
战时联勤支援保障兵员补充问题研究
关于做好战时兵员调整补充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