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导向法的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思考

2016-01-06潘小楼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教学措施

【摘 要】理清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类专业视听语言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任务、学习目标,针对视听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将项目导向法引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课程教学措施。

【关键词】项目导向法 视听语言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27-02

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环节。而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则成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盲区,如视听语言。针对这些绕不过去的核心基础课程,要面向职业需求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实行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法,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岗位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

一、视听语言课程及其教学定位

视听语言课程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影视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一般开设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前导课程有影视欣赏、摄影基础等,后续课程有短片创作、宣传片拍摄、专题片拍摄等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

视听语言课程主要针对导演、摄影、剪辑等岗位开设,培养学生在场面调度、画面创作、剪辑上准确的视听传达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影像构成、语法、修辞,场面调度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准确的视听语言表达、表现能力,提高学生视听创作素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能力:具有最基本的影像视听思维,具备初步的视听表达能力,掌握画面和声音组接的语法。

二、项目导向法及其特征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和其他教学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几大鲜明特征:

(一)学生是项目导向法的主体

项目导向法是指教师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运用科学合理的研究及实践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学生是项目导向法的主体,而教师在其中则扮演类似主持人和把关人的角色,主要起引领、疏导和把关的作用。

(二)强化情境教学环境设置

传统的理论授课是单纯讲授经过解构的知识点,而项目导向法则不同,它强调在一个有机的项目流程中开展教学,主张根据目标任务来设置情境教学环境,和高职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育理念和方式是相通的。

(三)将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考评

项目导入教学法既可以邀请企业参与考评,也可以由具有企业或行业兼职背景的双师素质教师主持开展,要求将企业的项目任务融入教学,将岗位职业标准融入课程考评,开展面向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改革。

三、视听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课程定位、课程任务和学习目标,视听语言课程是一门指导视听创作的语法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长久以来,深受本科院校影视类专业授课方式影响,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视听语言的授课方式存在诸多弊病。主要表现在:

(一)被定性为纯理论课程

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有着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他们更倾向于用形象思维来学习和接收理论知识。恰恰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的视听语言课程,在众多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类专业中被定性为纯理论性课程。这一定位极大地限制了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接受特点和习惯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造成学生对课程知识吸收率低,知识转换运用能力低,影响学生后来的创作实践。

(二)课程教学设置不合理

视听语言课程沿用普通本科院校教材,教材编写依然按照知识模块来组织结构,而不是工作流程和项目任务。“视听语言”基本知识模块包括:基本的视听概念,单镜头的构成,视听段落,场面调度,声音,长镜头与蒙太奇等。可以说,知识点庞杂,涉及面广,如果是破碎的模块解构,而不是用有机的项目工作流程进行归纳、疏导和训练,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记忆不深,也难以运用到创作实践中。

(三)未能与其他创作实践类课程形成联动

与本课程同时开课的课程有解说词写作、分镜头设计、摄影技术、剪辑技术等,后续课程有短片创作、宣传片拍摄、专题片拍摄等,都是以创作实践为主的课程,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影视专业的视听语言课程设置都是独自为阵,没有打通与其他实践创作课的壁垒,实现课程之间的良好联动。

四、基于项目导向法的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措施

针对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视听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基于项目导向法从以下方面采取教学措施:

(一)校企联合制定课程标准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课程组教师联合南宁帅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制定视听语言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项目导向法,建立对接市场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培养,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相对接,教学环境和岗位环境相对接,实践角色与岗位角色相对接。

职业标准的融入,为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出口。课程教学活动直接对接导演、摄影、剪辑等职业岗位工作标准。涉及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场面调度,即机位调度和人物调度(导演);画面创作,包括影像构成,影像画面创作(摄影);对画面素材和声音素材完形的准确处理,及二次创作(剪辑)。此外,还包括沟通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和能力、自我学习和总结的能力等。

(二)设立课程项目

以企业的实战项目或仿真项目为依托,设立课程项目。纳入教学的项目为校企联合开发,共同制作。经过多年的建设,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已经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校企联办校外实训平台,包括南宁帅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南宁凯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建设了一支由行业一线人士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师队伍。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传媒系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了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和便利条件,推进基于“项目导向法”的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

(三)设立单元任务,开展情境教学

课程组教师依照影视制作的流程,重新解构本课程知识点。以单元项目任务作为载体和依托,设定相应的情境教学。学生4-5人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课程项目。

视听语言课程主要知识模块梳理及对应单元任务如下:

第一,“基本的视听概念”章节,考察的是学生的基本视听思维能力。对应的单元任务为运用所学知识,寻找适合视听表现的、具有操作性的题材,并运用视听思维,撰写切实可行的拍摄脚本。

第二,“单镜头的构成”章节,包括景别、角度、运动,这三大单镜头构成要素,以及光、色、构图等,考察的是学生对画面构成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创作能力。对应的单元任务为选取拍摄脚本中的关键分镜,先用摄影的形式,将其中的“关键帧”展示出来,也就是单镜头画面造型创作。

第三,“段落”章节,包括动作段落和对话段落,即武戏和文戏,考察的是学生针对不同情境的分镜设计能力。对应的章节任务是针对诸如“追逐”、“打斗”、“斡旋”、“对质”等不同情境的分镜设计。

第四,“场面调度”章节,包括人物调度和机器调度,考察的是学生现场的综合调度能力。对应的章节任务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踩点;根据现场情况绘制机位图;参考机位图,现场实拍。

第五,“长镜头与蒙太奇”章节,考察的是学生的后期能力及对作品的独立把控能力。可将“声音”一章一同融入,重点考察学生运用视听思维对视频素材和声音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的能力。对应的章节任务为出成片的后期制作。

在实施项目导向法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项目主持人,学生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来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四)制定全新的考评体系

和以往的考评相比,项目导向法在“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几个问题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对应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行业一线人士评价,评价的主体较为丰富和全面,涵盖了学生、教师、行业一线人士。而考评内容则由以往单纯针对作品的评价变成对整个项目操作能力的综合考评、涉及视听创作能力、画面创作能力、蒙太奇能力、现场沟通能力、调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考评方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除企业实战项目,参赛、办展、现场答辩等形式纷纷涌现。

总而言之,将项目导向法引入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并不是说教师就此可以撒手不管,教师在其中要担当起引导和把关的角色,通过项目导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创作的壁垒打通,将理论课程与其他实践创作课程的壁垒打通,同时注重教学模块和学习情境的总体设计,设立针对实践创作的拉片内容,使课程的教学模块应与项目任务相对应,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烨.从项目教学法看课程改革—— 高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改革探究[J].科技资讯,2009(31)

[2]陈晓兵.构建高质量广播电视采编播实验教学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5)

[3]殷旭彪,王永花.基于项目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0(5)

[4]王丹,孙莉,李荔.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21)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科研课题立项项目(桂职院〔2014〕175号142214)

【作者简介】潘小楼(1981- ),女,广西平果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系讲师,2011年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修,戏剧影视专业,研究方向:导演、剧作研究。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教学措施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措施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简析电影《红气球》的艺术化分析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创新教育模式下的视听语言考试改革与实践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