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电影《红气球》的艺术化分析
2016-11-09闫会杰
闫会杰
【摘 要】《红气球》是法国电影导演艾尔伯特·拉莫里斯自编自导的作品。这部短片获得了1957年英国学院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好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直至今天,这部电影的艺术化风格和导演匠心独运的艺术化处理仍值得借鉴和研究。
【关键词】电影风格;视听语言;角色设置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134-0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处于第四共和国与第五共和国的交替期,在电影领域也处于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和“新浪潮”的转型期。电影毕竟不同于新闻媒体,它往往借助灵活的视听语言和艺术化处理手法来呈现独特的风格。
影片的剧情非常简单,一个小男孩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了一只红气球,他和红气球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红气球却不被世人所接受,最后被一群孩子残忍地毁灭了。
一、电影风格
《红气球》这部电影的设计和构思别出心裁,它和传统好莱坞电影有着截然相反的风格,既有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写实成分,也有“新浪潮”电影的浪漫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蕴。
《红气球》结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特点,又带有些许魔幻色彩。其塑造的社会环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的心理状态。同时,依托孩子的纯真稚气和红气球的拟人化手法,消解了部分现实的残酷和冷漠,影片升华朝拜式的结尾更是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
整部电影人物关系的设置简单明了,遵循了二元设置的规律。以小男孩和红气球为代表的“纯真派”,和以成年人和坏孩子为代表的“古板派”构成了人物关系的两个极端,形成了唯一的矛盾。在二元矛盾的人设上建构出了唯一的故事线索,与复杂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故事简单而富有深意。
二、视听语言
(一)影片的主体颜色为黑、灰、黄
成年人的衣着、街道旁边的建筑群、室内的家具多为灰色调,所有人的脸上只有一种木讷的表情。这样一种肃杀的环境和当时法国经济凋敝、政治动荡的现实遥相呼应。孩子和红气球正如从天而降的精灵穿梭于毫无生气的街道、人群之中。红气球醒目的红色,刺眼而又固执地撕裂了压抑的幕布,像是一盏神奇的灯,照耀着天使般的孩子和周围的沉闷。但是,周围的成年人不是趋向光明的向日葵,而是惧怕光明的蛾子,他们像躲避瘟疫一样拒绝红气球和男孩。导演向我们展示了美好和纯真是怎样被拒绝的,社会是何以清冷到容不下那一抹红色的。在铺满银幕的清冷之中,那只鲜艳的红气球尤为刺眼。在这种对比中,导演成功地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这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设置中,引导人们思考。在现实中,法国人民也正如孩子和红气球一样,在被限制了的环境里坚守着对自由的向往。
(二)利用自然光塑造不同的环境氛围
电影场景大多是在室外完成的,导演通过光影的变化表达电影氛围的变化,并利用自然光来塑造场景氛围。首先,孩子出现时是阴天,没有阳光,飘着淡淡的薄雾,远处的建筑群沉积在黑灰色的阴影里,把小主人公包裹得密不透风,一种压抑感迎面扑来。导演总是让成年人处于巨大的阴影之中,比如在建筑物的阴影里,在漆黑的房间里进出等,这些成年人始终摆脱不掉这些巨大的阴影,从而暗示了成年人在心灵上也是阴云密布、密不透风。导演利用雨后地面反光的自然原理,为影片增加了一些光源,积水泛起的水光,犹如光线穿透密林,暗示着孩子的孤独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也暗示了孩子和红气球艰难的旅程。
虽然当时法国的社会现状让人极度失望,但是导演并没有失去信心,相信终有一天,会有一场及时雨洗去灰蒙蒙的天气,迎来阳光明媚的日子。
三、艺术化的角色设置
孩子和萌宠的组合是非常典型的搭档。同样,红气球和小男孩的组合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意义。
红气球并不仅仅是一个道具,它更像是人一般的存在。红气球有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行为。在与小男孩的相处过程中毫无违和感。红气球不喜欢与成年人接触,只喜欢和单纯的小男孩在一起。当成年人以侵占别人的财产为傲,以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重塑失去的尊严,这种荒唐邪恶的想法不存在于孩子身上。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孩子、红色、气球本身就是纯真、美好、自由的化身,电影《红气球》采取这三种意向所表达的主题不言自明,导演所要追求的理想不言而喻。
法国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一生只执导了四部电影,《红气球》和《白鬃野马》是其中的两部,都是具有魔幻色彩的童话诗电影。虽然这两部电影在结构处理、语言、叙述风格方面迥然不同,但却具有同样的主题。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的这两部影片都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都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黄文达.世界电影百话[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2]袁智忠.外国电影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2-37.
[3]张芝联.法国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焦雄屏.法国电影新浪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指导老师: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