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军事外宣工作方法路径的改革与创新

2016-01-06涛,张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舆情军事受众

李 涛,张 松

(军事交通学院 政治部,天津 300161)



大数据时代军事外宣工作方法路径的改革与创新

李涛,张松

(军事交通学院 政治部,天津 300161)

为探索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及规律,寻找军事外宣工作方法与路径的改革与创新,针对大数据时代军事外宣面临的新挑战,分析大数据时代传播军队“好声音”的方法与路径创新,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军事外宣工作软硬件建设的构想。

大数据;军事外宣;方法路径

随着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大数据以其信息数量巨量化、种类多样化、传输高速化以及处理高能化等特征,带来了与传统媒体迥异的传播环境。面对丰富多彩的数据世界,如何借大数据发展这个契机,探索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及规律,不断寻找宣传方法与路径新的增长点,对于我军军事外宣工作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1 大数据时代军事外宣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的活动正在向社会各个层面扩散。同时,海量的精准数据辅以信息技术,又使得通过对忠实记录事实的数据进行系统研究以探求背后规律成为可能。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根本性资源。在大数据时代,将不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传统宣传模式,对数据的有效利用将成为军事外宣工作竞争的核心。

1.1网络媒体社交化、信息数量巨量化,使军事外宣的“质”面临着严格甚至残酷的个性化信息筛选

中国网络媒体最近10年变化的核心,是从重视人与内容的关系转变为越来越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QQ、微博、微信,还是YY、陌陌,以及“可穿戴”终端设备的崛起,都极大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自由交流、沟通的距离和空间。社会化链条上的每个人,都是基于兴趣、爱好甚至情绪对信息筛选后再进行二次传播。这种选择的过程使信息从“公用”改为“私享”,个性化信息筛选成为常态。来自不同源头的巨量数据,不仅在海量网民的新鲜发布中发生纵向快速增长,同时又在各类个性化的转载和编辑中发生着横向的膨胀和扩散。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如果我军对外宣传在选题设置上没有“夺人眼球”,在叙事手法上难以令人耳目一新,在内容表述上做不到信息“浓缩”,就可能面临被波澜壮阔的大数据覆盖和淹没的危险,即使激起小小“微澜”之后,也可能面临在转载和二次解读中被断章取义、被误读的风险[1]。

搜索引擎使“定制”浅阅读成为可能,不同的关键词带来的全是“碎片化”信息,事件的细节先于整体风貌出现,人们的信息摄入过程呈现出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特点。这种碎片化巨量信息的存在,使得以传统新闻采编手段制作的新闻信息在所包含的数据量上将难以满足受众需要,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平台在容纳和展示巨量数据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大数据时代,广泛嵌入性和规模化处理信息把媒体报道的范围和创造性提升到新的水平,一些媒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析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充分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新闻价值,拓宽新闻来源、丰富新闻内容,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产品。这种强调大量使用数据和利用可视化手段展示数据的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新闻报道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使得仍然以传统媒体为主要平台的我军军事外宣工作,必将面临信息含量方面的严峻挑战。

1.3可视化、图解新闻、数据新闻的异军突起,给军事外宣的“形”以新的增长点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类型繁多,在网页、图片、视频、音频基础上,各类信息制式、格式、种类更加丰富多样。不同的信息种类意味着不同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目标受众,并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例如,对于专业化和嵌入式报道而言,一方面是受众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越来越难以抓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受众面对深度、复杂的新闻报道,不得不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以及必备的对大量信息的处理能力。二者的矛盾,似乎是一个无解的悖论[2]。事实上,借助可视化、图解、数据新闻等信息传播形式,不仅可大大提高人们阅读的愉悦感和跳跃感,而且能够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范围内,更加完整地了解更多的文字和数据信息[3]。目前,我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分别开设了“数字之道”“图解新闻”“数读”等栏目,致力于用数据信息说话,为受众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这种媒介发展的人性化、融合性趋势,对我军军事外宣工作模式转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4信息传输高速化、舆情波动的复杂性,要求军事外宣必须加大对信息传播“势”的掌控

巨量数据的出现,不仅对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提出了高要求,更对信息传播流通过程的引导与维护提出了新挑战。实践证明,如果不重视信息传播流通过程的掌控,信息就可能中途变样。我军许多“好故事”“好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歪曲混淆,一些网络水军的煽风点火,以及一些不明就里、“看客”心态的网民跟帖灌水,最后网上传播的却是负效应。因此,在以巨量数据快速传输为重要特征的大数据时代,能否掌控涉军舆情、把握军事新闻信息数据流的流向和流速,将是军事外宣传播能力的重要内涵。以往,我们的舆情研究都是比较简单粗放的;现在数据的海量爆发,为我们分析舆情提供了便利条件。过去数据的不足,制约了我们对相关舆情的准确分析;今天,数据提供者的多样性,数据的海量、及时、动态、开放,可以使我们对特定的焦点事件、议题和追随者,展开更为精确的数据分析,进而可以及时渗透传播过程的网评引导和跟帖管理。

2 大数据时代传播军队“好声音”的方法与路径创新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大数据列为重点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引领产业发展。”这充分表明国家从战略层面对大数据时代的高度重视,也折射出社会逐步由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型的轨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军军事外宣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变革机遇,以“大数据”思维推动外宣工作方法路径的提档升级。

2.1数据理念上的因势而谋:在“大数据”分析中掌控涉军舆情动态

数据不仅是一种内容、一种资讯,更是一种信息。超过6亿的网民、21亿的移动平台注册用户和日均10几亿的信息发布量,使得涉军舆情往往是暗流涌动、瞬息万变,舆情与事实之间的距离可能会日遥万里,也可能急转直下。舆情的逆转反复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就是准确跟踪把握舆情传播动态,是军队外宣工作避免“盲人摸象”的重要环节。而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重要功能就是预测。基于交互性的传播平台,以及智能的数据管理,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一切都可以追踪和预测。因为,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掌握大量的数据,而在于从数据中提取意义的能力,以及发现隐藏的模式与可能的关系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以海量的传播信息和巨大的受众群体作为“谋”的数据支撑点,根据对涉军舆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研判,从数据分析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这方面,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舆情监测系统,以日均百万以上的信息采集能力,汇聚媒体、论坛、博客、微博等几十个平台上任何可见的文字、图片、数字、视频、音频等信息,建立完善的涉军舆情数据库,在秒级单位内发现疑似负面及负面信息,及时报送相关处置部门,提示相关涉军单位根据信息负面等级和负面传播及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处置预案。

首先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足,投资农业既要承担气候、环境等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其次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农民除在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外,在其他机构很难获得金融支持。一些涉农企业由于无资产抵押,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再者,扶持政策多变,2018年开始,中央和省降低了对于无人飞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等的补助标准。

此外,在研究视角上,更加侧重于“内容+关系”的多维度研究。以往我们只注重受众“说了什么”,但语言表达的背后一定折射着受众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诉求等因素,借助大数据海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就可能探知主要是什么人在说、为什么这样说、大多数人会怎么说,量化呈现社会关系、描绘社会心理,并预测未来社会舆情走向。在研究方法上,由舆情信息采集转向数据加工。信息跟踪可以细化到单条信息的查看数、回复数、回复人、回复时间、信息来源、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联度、传播载体类型和传播路径等,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实现对突发涉军事件舆情传播的深入跟踪监测,获取动态的舆情数据。在应对举措上,根据某一专题相关的几万到几十万媒体报道、舆论观点、网友参与数等信息,分析事件背后的公众诉求、媒体意见、事件热度,找准舆论主流的重心和关键点,实施适宜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预测和捕捉舆情传播变化,实时做出舆情引导策略和行为调整[4]。

2.2数据方法上的因势而动:通过受众分析实现对宣传触点的精确把握

大数据时代,“受众的注意力”将成为市场追逐的稀缺资源。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权利的转移》中就曾预测:“面对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数量倍增,而新闻传播媒体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以传播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移,决定了重视受众、准确把握和考量受众,应当成为军事外宣工作的基本观念。

大数据分析,不仅包括精准地发现整体受众需求的交叉点,还包括对受众进行合理划分。分析军事外宣的效果如何,不仅要针对当前我军军事外宣的效果进行数据挖掘,也要针对受众的喜好和行为进行挖掘。比如,他们更喜欢哪一种传媒方式,他们更接受哪一种叙事模式,他们更倾向于哪一种语言风格,等等。最后还要考察目标受众的社会学属性,如年龄、性别、职业、地域分布、观念、心理等,因为这些因素使得受众对媒体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更加精细与专注,他们的信息消费定位也更为准确,个性化更强。

基于以上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军事外宣工作应主动应对,尝试将受众细分为若干受众群进行传播。例如:增加特色网站、网络社区为不同兴趣的网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广播通过调整频率进行不同专业频道的“窄播”;报纸进入“厚报”时代,以多版吸引不同受众;电视利用频道专业化、栏目对象化、节目个性化、传播地域化等方式吸引不同受众。总之,要用目标受众喜于接受的模式传播中国军队“好故事”“好声音”,提高军事外宣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

2.3数据语言上的顺势而为:可视化数据新闻的运用与叙事

数据新闻的优势,在于能够使用数据图表完成一个错综复杂故事的讲述,或是解释宏大新闻事件与个人的关联。数据新闻的核心是数据,各项报道环节和技术无不围绕数据展开。做数据新闻有两个关键:一是挖掘什么样的数据;二是如何呈现数据。

要解决“挖掘什么样的数据”的问题,必须抛开以故事为中心的观念。传统媒体的宣传逻辑是收集信息和写新闻故事,但在大数据时代,受众更倾向于包含了全部数据的、全景式的精确报道。这就要求媒体人收集的信息应当是“结构化的信息”,即那些可以切开、分片并植入计算机自动格式,且能够揭示更大范围的或更接近事实情状的信息。例如,关于我军官兵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的报道,仅仅进行事件性报道是不够的,读者真正想要的是从报道中探索事件的原始事实、层层细节,包括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受害人、受损估计,以及救灾人员抵达时间、动用兵力、部队军兵种、救援技术实力、开展救援的实施步骤,等等。好的数据新闻,应当能够使受众比较容易地深入到数据源中,找到与他们相关或感兴趣的信息。

解决“如何呈现数据”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回答如何实现、宣传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就是社会日益增长的庞大数据生产、存储能力和媒体、受众贫瘠的数据分析、加工能力之间的矛盾,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显然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采用“词云”技术,利用语言分析技术对大数据进行词频分析,生成可视化图表。生成的可视化图表,无论是饼图、直方图、柱状图,还是地图式、事件进程式的,都必须具备不言而喻、一目了然、深入浅出等特点[3]。定选题—挖掘数据—以关键词串联人物事件—形成图表,对于受众而言其价值是依次递增的,散乱的数据知识资源、从数据过滤出的数据只是知识,单纯的视觉化图表只是艺术,只有统一多个步骤、一线贯穿标记的意图,最终才能讲出“好故事”、发出有效的“好声音”。

3 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军事外宣工作软硬件建设的构想

从以上分析看,在大数据时代,将不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传统宣传模式,对数据的有效利用将成为军事外宣工作竞争的核心。军事外宣工作必须在提高数据“金矿”开掘效率的同时,重点解决好数据生产、存储能力以及数据分析、加工能力的提升,积极促进宣传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为军事新闻宣传聚合“动力”。

3.1建立一个中心

在全军范围内,可由军委政治工作部牵头建立军队宣传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中心以大数据挖掘和应用为出发点,制订全军信息资源数据标准,出台信息资源更新、交换、共享和开放的政策及措施。同时,对接支持智能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媒体终端的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与微博、博客、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公共性建构。在大数据背景下依托这些社会化媒体平台掌握受众情况,如对点击率、参与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好效果跟踪和反馈收集。进一步针对不同群体、不同时段、不同地域展开“分众”传播。

中心在信息发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抢占先机的意识。大数据时代,谁可以掌握全部数据,谁就能够掌握先机、占有主动权。在未来,中心作为权威部门主动公布公众关心的事件信息,或是将舆情服务与社会调查相互贯通获取第一手数据,这些信息就可以成为最好的网络谣言“终结者”,使谣言止步于事实。二是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与思想旗手的“聚焦”作用。大数据时代,虚拟空间的公共性特点,使情绪化的宣泄、自我展示以及大量私人琐碎的议题大量充斥其中。但同时,当前的社交网络和微信与真实的社会身份挂钩,使得意见领袖和思想旗手可以影响的范围日益扩大,通过设置主题、发帖、回帖、转发、评论、粉丝的数量等,在很短时间实现网络聚集,引导舆论走向,引领社会思潮。

3.2融入两项支持

对于大数据,权威机构给出的定义是: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军事外宣工作要在大数据时代有所作为,不可缺少两项支持:一是技术支持,二是人才支持。

从技术上看,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5]。当前军事外宣工作面临着硬件上基础芯片和操作系统等受制于人、软件上传统数据库系统亟待更新的共性问题,因此大数据支撑技术有待突破。

从人才上看,大数据背后一系列的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显示、数据安全等步骤环节,需要大量人、财、物力的投入,尤其需要一批既精通宣

传业务,又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视觉化新闻叙事手法,要求一个完整的宣传团队,不仅要包括选题策划、文字摄像记者、美术设计,还需要大量的数据记者、数据挖掘员、图表信息编辑、视觉总监等新型媒体人的参与。这些对我军军事外宣工作增编扩员或依托院校进行规模培训提出了紧迫要求。

3.3打造三个数据库

在大数据初始建设阶段,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媒体内容数据库建设,通过整合军队内部相关数据,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相关数据系统,以及根据专业需求自建数据系统等多种路径,为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强大支撑,为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军事外宣工作新模式助力。

当前应重点打造3个数据库:一是公众信息数据库。通过网络搜索、刊物订阅等数据信息统计,掌握公众了解信息的兴趣取向、媒体习惯、思想状态、接受规律等隐性指标,为军事外宣工作有的放矢提供依据。二是媒体资源数据库。应涵盖全军纸质文献、数据资源和多媒体资料等,尤其要注重对新闻媒体、社科理论等专业资源的数据化,为掌握前沿信息和引领舆论导向奠定基础。三是涉军舆情数据库。主要对有记录的突发或敏感涉军舆情进行数字化存储,建立符合实际的舆情指标体系和舆情搜集分类处置系统,特别是要建立区域性舆情热点案例库。在数据库的打造过程中,媒体资源数据库建设需要注意遵循政治原则和传媒规律,涉军舆情数据库则要突出保密要求。

4 结 语

在传媒业工作方法与路径快速向大数据转型的今天,我们必须清楚,当前我军外宣工作全面推动大数据时机尚不成熟、条件尚不具备。现实可行的思路就是主动对接全军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划,在大数据发展的起步阶段占据先发优势,推动军事外宣工作转型升级。

[1]张雯.“大数据”时代军事新闻宣传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军事记者,2014(1):32-33.

[2]潘亚楠.大数据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21-122.

[3]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新闻学研究,2013(6):73-83.

[4]喻国明,王斌,李彪,等.传播学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新范式[J].新闻记者,2013(6):22-27.

[5]徐子沛.大数据[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8-366.

(编辑:张硕)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Our Army’s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Approach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LI Tao,ZHANG Song

(Politics Division,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In the era of big data, our army is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We should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big data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approaches to spreading the voice of our army and promote bo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struction of our army in this respect.

big data;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of our army; approaches

2016-03-14;

2016-06-30.

李涛(1973—),女,硕士,副教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9.017

E222

A

1674-2192(2016)09- 0075- 04

● 思想政治工作Ideological & Political Work

猜你喜欢

舆情军事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