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投送力量训练问题研究

2016-01-05彭富兵张国全孙大同崔腾龙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组训运输力量

彭富兵,张国全,孙大同,崔腾龙

(1.军事交通学院 联合投送系,天津 300161; 2.73031部队,江苏 无锡 214064)



● 战略投送 Strategic Projection

战略投送力量训练问题研究

彭富兵1,张国全1,孙大同1,崔腾龙2

(1.军事交通学院 联合投送系,天津 300161; 2.73031部队,江苏 无锡 214064)

战略投送力量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我国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军队有效履行新形势下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战略投送力量范畴基础上,分析战略投送力量训练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构建一体筹划、统一组织、分类指导、实战检验的训练模式,健全依法组训、依案组训、联席协商、训评一体的训练管理机制,完善训练经费、训练设施、训练信息平台等方面训练保障条件的对策与建议。

战略投送力量;训练模式;训练管理机制

战略投送力量是我军战略投送能力的基石,是夺取军事制高点的战略筹码。适应我军有效履行新形势下使命任务需要,全面推进战略投送专业训练,促进战略投送能力生成模式转变,增强我军新质威慑力、战斗力和保障力,既是一个战略问题,又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战略投送力量范畴

战略投送力量既是战略投送训练的主体,也是战略投送训练的主要对象。科学界定战略投送力量的范畴,是开展战略投送训练的前提。作为新型作战力量之一,战略投送力量与传统的军交运输保障力量相比,其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变化。我军传统的军交运输保障力量主要包括原总部直属的汽车部队、驻交通沿线军代处、部队汽车运输力量和司训力量、陆空军船艇部队、交通战备和交通专业保障队伍、军供力量、院校与科研机构等。这些力量建制上都明确归属于运输投送系统的职能范畴,是军交运输保障力量的基本构成。为有效维护新时期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中央军委提出了加强包括战略投送在内的6种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运输投送系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出了以投送为牵引开创现代军交运输建设新局面的发展思路,强调按照“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新思路,构建以战略投送为核心的“338”力量体系结构,即战略、战役、战术3级,现役、预备役、地方支援力量3类,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交通保障、军代表机构和投送基地、兵站和沿线军供站、院校与科研机构8种。在军队体制编制改革中,着眼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适应保障军队跨区、跨境、跨洋遂行使命任务的新需求,进一步提出战略投送力量包括军队航空运输力量、空中加油力量、空中后送力量、运输直升机力量、海上登陆输送力量、海上运输补给力量、海上预置力量、海上搜救后送力量、江河船艇力量、铁路勤务力量、公路重装备输送和集装运输力量、投送基地和交通沿线军代表力量、岸滩和交通枢纽勤务力量、舟桥和交通工程力量、交通沿线兵站力量、武警交通部队、预备役交通运输部队、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和战略投送支援队伍等力量。这些力量既包含传统的军交运输保障力量,又包含新增的战略运输力量,还包含未来可能发展的运输保障力量,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特点,体现了战略投送平战结合、军民融合、军种联合、陆海空综合、境内外统合的属性特征。

2 战略投送力量训练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各类战略投送力量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战役训练纲目》《军队联合投送训练规定》等法规条例以及军队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不同程度地组织了运输投送基础训练、分业训练与综合演练,同期开展了评估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距实战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注重联演联训、训评结合,训练成果显著。近年来,我军开始注重加强部队联合投送的演习演练。尤其是近两年,部队跨区机动演习演练更加频繁,大规模跨区训练已成为年度实战化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战略投送力量在跨区投送演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检验了各军种一体、军民一体的体系保障能力。同时,结合演训活动开展了投送能力动态评估活动,探索形成了投送行动、投送训练、能力评估一体组织的新模式[1],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2)隶属关系复杂、组训多头,统筹力度不够。战略投送力量分布比较分散,隶属关系复杂:既有军队建制力量,又有地方支援力量;既有基地化定点保障力量,又有伴随式支援保障力量。其专业训练既有本级作训部门组织的基础训练,又有结合军运任务组织的勤务训练,还有上级作战部门组织的合成训练,组训领导多头。

(3)法规建设初具基础,但细化完善不够。战略投送力量,尤其是编属于军兵种的力量,有较为成熟的训练计划、训练大纲、训练教材,设置有与运输保障相关的训练课目,比如运输航空兵部队训练大纲里设有“战斗空运”课目,训练内容包括空运方案编制、装卸载组织等[2]。随着其参与联合演练、联合投送训练日益频繁,亟需制订联合投送相关的训练课目或训练规范。《军队联合投送训练规定》对联合投送组训部门职责、训练内容、训练准备、训练实施、训练考核、训练保障等进行了规范,但在具体训练内容、标准要求、相关保障等方面只是作了原则性规范,迫切需要出台配套的训练与考核大纲、具体的实施细则和专门的教材教范等。

(4)结合任务训练所占比重较小,专项训练不够。编属于海、空军作战部队的战略投送力量,主要结合运输保障任务实施运输投送训练,不单独组织运输投送基础训练、专业训练。而在结合任务训练中,也是以作战训练为主,运输投送训练在其中占的比重很小,也难以从作战训练中剥离出来单独组训。因此,对这部分战略投送力量而言,运输投送专项训练较少,与日益增加的联合投送训练需求不相适应。

(5)联训力量多元、成本较高,经费保障不够。组织多种力量开展联合投送训练,尤其是跨战区、跨军兵种的联合训练,参训力量多元,涉及不同部门,组训成本较高,需要大量训练经费保障。当前,战略投送力量开展联合训练的经费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正常的来源,没有可靠的保障。一些战区、军兵种的战略投送力量在联合训练中通常采取“挤占式”“化缘式”“坐庄式”的临时办法来解决,与日益增加的投送训练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 战略投送力量训练模式创新

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能打仗、打胜仗”核心要求为遵循,以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为牵引,着眼强化战略投送威慑、作战、保障功能,把握军民融合、各军种联合、平战结合、陆海空综合、境内境外统合、用管建耦合的“六合”属性,坚持全要素纳入、全过程指导、全系统组训、全方位考评,构建“一体筹划、统一组织、分类指导、实战检验”的训练模式,规范训练管理,创新训练手段,完善训练条件,确保战略投送能力优质快速生成,为我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一体筹划、统一组织、分类指导、实战检验”的训练模式是对战略投送力量开展联合训练的组训体制、方式方法、内容标准的总体概括。一体筹划,就是要建立权威高效的联合训练领导机构,统筹安排训练计划,统筹制订各类规章制度、标准要求,统筹谋划投送训练在联合作战训练演练中的比例关系、时间课目安排等,做到紧密衔接、分工明确。当前要着重建立军委统管、战区或军兵种统训、地方有关职能部门配合的投送训练组织领导体系。统一组织,是在统筹谋划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类投送力量的联合训练,做到逐级联训、先分后合,避免偏训、漏训和粗训。分类指导,就是在“统”的同时,要发挥各级运输投送部门的专业指导作用,对不同类型战略投送力量制订不同训练规范,有针对性地设置训练课目和内容,把军委(战区)联训与军种分训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训练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效益。实战检验,就是要按照战训一致、实战先实训的理念,把提高实战化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战化要求融入联合投送训练中,通过实兵演练和联合演习,检验联合投送训练成效。

“一体筹划、统一组织、分类指导、实战检验”训练模式的核心特点在于统分结合,强调在各自分训的基础上采取统筹、联合、纳入等形式合训,既可以提高训练效率,又能较好平衡各方利益,调动其参与联合投送训练的积极性。

(1)统筹合训式。即由军委统一组织多种力量进行联合训练的模式。这种模式通常适用于各类力量分训基础上的合训,尤其是跨战区、跨军兵种的投送力量的联合训练。训练课目主要包括联合投送想定作业、投送计划方案的制订以及装运卸的组织实施等。“统筹合训式”可以充分体现联合投送的特点,充分磨练联合投送指挥和动作,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是提高诸军兵种投送能力的主要方法。这种模式的不足是涉及面广,组织实施复杂,训练成本较高,保障难度相对较大。

(2)分类指导式。即由战区、军兵种运输投送部门统一计划,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部门负责课题设置和专业指导,各类战略投送力量自行组织实施训练的模式。这种训练方式通常适用于训练体系较为成熟的投送力量进行基础训练和分业训练。如运输航空兵部队、海上登陆舰部队等训练,自身训练体系比较成熟,也设有运输保障相关的训练课目。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部门应加强指导,将联合投送新的训练内容纳入其训练体系之中。相关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联合投送基础理论学习,本战区、军兵种联合投送的组织指挥、计划方案编制、保障程序方法等。这种训练模式的优点是组织简便易行,保障关系顺畅。

(3)联合带训式。即某一战区、军兵种战略投送力量组织训练时,在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部门的协调下,其他战区、军兵种的投送力量在其训练条件下组织训练。这种模式是联合训练初级阶段的产物,在联合训练不够规范成熟的阶段是行之有效的。主要适用于“小”“散”“杂”的投送力量训练或者新建的投送力量的训练,其自身训练体系还未成熟,训练条件较为有限。此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迅速提高训练水平,条件是需要军委机关的协调以及代训单位的支持配合。

(4)依托纳入式。即依托作训部门组织的作战演习演练,运输投送部门积极靠前,把战略投送力量训练纳入其中的组训模式。这种训练模式通常适用于运输投送训练计划外的战略投送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增加训练时间、提升联训水平和专项训练质量。近年来,运输投送部门结合部队重大演习演练活动,广泛开展运输投送训练,走出了“投送行动、投送训练、能力评估”一体组织的路子,提高了保障能力和评估水平,较好体现了“依托纳入式”训练方式的实践应用效果。下一步,在战略投送基地、战略投送支援力量等新建投送力量训练方面,可以广泛应用这种模式。

4 战略投送力量训练管理机制建立

着眼战略投送任务目标,采取计划控制、质量控制、信息控制等多种手段,健全训练管理机制,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地规范训练管理活动。

(1)完善训练法规制度,建立依法组训机制。要在《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军队联合投送训练规定》《后勤训练考核实施办法》《后勤训练等级评定办法》等法律规章的基础上,编制战略投送力量开展联合投送训练的大纲、实施细则或教材等,明确各级职责权限,规范训练内容、标准要求和相关保障,做到责权分明、行之有据。同时,要做好联合投送训练上位法规的立法工作,抓紧编制联合投送规定或纲要,使联合投送训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走上法制化轨道。

(2)制订训练计划方案,建立依案组训机制。战略投送力量训练,应在运输投送部门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力量特点,对联合投送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保障等提出建议,形成训练计划上报批准后生效。属于军兵种作战部队的战略投送力量,其投送训练计划要服从于作战训练计划。做好结合纳入,加强运输投送部门与作战、军训部门的协同配合,将联合投送训练纳入各级年度军事训练计划,从工作筹划的源头上融为一体。计划或方案一经制订,各参训力量严格贯彻执行。

(3)加强训练组织协同,建立联席协商机制。近年来,全军部队在联合投送训练实践探索中,总结形成了情况通报、联席会议、联合办公等许多实在管用的措施办法,较好地理顺了参训力量之间的指挥关系和协同方式,为有效聚合军地各方力量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下一步,重点要把这些实在管用的办法固化下来,形成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军委层面,重点是协商解决训练规划统筹、训练需求平衡、训练资源调配等问题,确保联合投送训练能够纳入部队行动总体方案、导调计划和考评范畴,一体设计、同步实施;战区层面,重点是协商解决军地力量对接联训和相关保障落实等问题,化解出现的各种矛盾,为开展联合投送训练创造条件。

(4)开展训练动态评估,建立训评一体机制。以评促训,是我军在长时间训练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提高训练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能力检验评估手段,把评估投送行动效能和检验投送训练绩效统一起来,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真正使实战运用与实战化训练融为一体。近年来,结合部队重大演习演练活动,运输投送部门广泛开展能力动态评估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一步,应将战略投送力量联合投送训练作为评估的重点,通过评估优化训练流程方法,依据评估结论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联合投送训练水平。

5 战略投送力量训练条件平台建设

加强战略投送力量训练,离不开训练人力、物力、财力的有力支撑。当前应重点在训练经费、训练设施、信息系统等方面完善训练条件,打造训练平台。

(1)加强训练经费保障。战略投送力量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任务,经费保障必须按照“整体纳入、专项使用、归口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整体纳入,就是要把运输投送训练所需经费纳入军队训练经费保障的总体计划之中。除了正常经费(按标准计领和年度项目预算安排的经费)外,符合《军队重大训练演习经费保障办法》等有关规定的大项活动,在正常经费之外增加的开支,由军委按照规定给予专项补助。专项使用,就是专款专用,使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到投送训练上来。归口管理,就是运输投送训练经费要由运输投送训练职能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调配。

(2)完善训练基础设施。推进全军性战略投送基地、联合投送训练基地和团以上建制部队投送基础训练场地规划建设,有针对性地营造模拟恶劣自然环境和复杂战场交通环境,构设近似实战的联合投送“准战场”。隶属于军兵种部队的战略投送力量,要按照全军专业训练场地统一规划部署,抓好专业训练场和作战部队模拟机动训练设施新改扩建,建设一批区域性联合投送训练基地;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充分利用部队驻地周边车站、码头、机场等场地资源开展联合投送基础训练。

(3)发展先进训练平台。联合投送训练涉及军地各方参训力量,除了结合大项任务开展联演联训外,平时很难合在一起练。要依托全军军事训练网和军交运输动态监控系统等平台,着力解决军地之间、军队内部各系统之间的指挥通联、数据安全传输等问题,逐步实现“一网联三军、一网练三军、军地同演练”。同时,要运用计算机兵棋推演、作战实验等先进手段,加大模拟仿真训练手段建设力度,引入实兵交战系统,为开展防空天侦察、防空袭打击、防袭扰破坏等实战对抗训练创造条件。

6 结 语

战略投送力量训练,是影响战略投送能力生成和提升的关键问题。针对战略投送训练现实问题,创新训练模式、健全训练管理机制、完善训练保障条件,全方位推进战略投送力量训练,对于提高我国战略投送能力,军队有效履行新形势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1] 彭富兵,陈兆仁,郭鹏飞,等.部队远程投送“保、训、评”三位一体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5,17(5):2.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第三册:航空兵训练[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2008:4-33.

(编辑:张峰)

Training of Strategic Projection Force

PENG Fubing1, ZHANG Guoquan1, SUN Datong1, CUI Tenglong2

(1.Joint Projection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2.Unit 73031, Wuxi 214064, China)

Training of strategic projection force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improving strategic projection ability,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lfilling mission effectively in the army under new situation. The paper defines the scope of strategic projection force and analyz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s follows: constructing a training mode of integrated plan, unified organization, classified guidance and actual inspection, perfecting a trai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raining according to law and plan, joint consultation, training integrated with evaluation, and completing training support condition from training funds, facilities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

strategic projection force; training mode; trai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2016-05-09;

2016-05-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055).

彭富兵(1982—),男,博士,讲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12.001

E234

A

1674-2192(2016)12- 0001- 04

猜你喜欢

组训运输力量
机务士官组训能力培养研究
麦唛力量 (一)
基于微格教学的士官组训能力培养构想
基于实战化的士官九度培训模型构建
孤独的力量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基层部队军事体育组训员培养初探
怀疑一切的力量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