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酷评

2016-01-05

粤海风 2015年6期
关键词:樟柯故人山河

山河或移,故人安在

因国内电影审查等原因,在《山河故人》之前,拍了十几部电影的导演贾樟柯只有两部故事片在国内影院上映,分别是1998年上映的《小武》和2006年上映的《三峡好人》。时隔9年,终于等到《山河故人》上映,这是他在国内公映的第三部电影,无怪乎在电影宣传档期“贾科长”激动得一路由北向南拼命吆喝:“我的电影可以在大银幕看到了。”相信这也是很多观众去影院看《山河故人》的原因。

一、影片的“山河”与“故人”

与《天注定》一样,《山河故人》也采取了分段式叙事。不同的是,《天注定》是平行分段式,四个故事各行其是;《山河故人》有意运用了串联式分段,影片自始至终围绕着中心人物展开。影片以1999年、2014年、2025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呈现三段故事。第一段是沈涛、张晋生、梁建军的三角恋故事,沈涛选择了暴发户张晋生,梁子远走他乡。第二段,15年后,梁子身患绝症,携妻儿返乡。晋生摇身变为上海的风投商业大亨,抛弃了沈涛,带走了儿子。从“沈老师”变成“沈总”的涛,表面风光,却接二连三地遭遇变故,昔日好友、曾经的情人身患癌症,自己所做有限;父亲外出在车站突然去世,前来奔丧的儿子与自己变得生疏,前夫也已经安排好他出国,以后见面更是遥遥无期,为了儿子的前程不得不送他回去。第三段,时间指向未来——2025年,为逃避反腐移民澳大利亚的张晋生,看似自由,却更像一只笼中鸟,无所事事实质是无所适从。他与儿子,因观念沟壑存在巨大隔阂,语言不通的两人连争吵都需要通过翻译软件来沟通。而儿子到乐,忘记了故乡,忘记了母亲,甚至忘记了母语,自嘲从“试管婴儿”长大,他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关于母亲的零星记忆无意中被中文教师Mia唤醒,两人发生忘年恋。

从故事的表象来看,所谓“山河”,所谓“故人”,即是一个关于怀旧的话题。贾樟柯利用三个时间点的横切面完成了“怀旧”叙事,并采用三种比例不同的画幅(逐步变成宽银幕)来区分三个年代。1999年代表过去,导演将它做成一个序幕,在第一段结束后片名“山河故人”才赫然出现。2014年是当下,而2025年则是提供一个未来视角,但这个未来所发生的一切却可以在过去与当下找到其必然性,它的指向是审视过去与当下,尤其“2014年”所指代的当下。影片中有太多“物是人非”的慨叹,如喜帖尚在,人已离散;包好的饺子仍有麦穗饺子,吃饺子的人却在大洋彼岸。又如最后一个镜头,年过半百的沈涛在雪地中独舞,音乐是电影开场的《Go West》,跳的是当年他们这群年轻人热衷的迪斯高,涛的脸上逐渐流露出来的微笑,这个镜头中包含“人生若只如初见”意味显而易见。视野再放宽点,回顾整部影片,在1999年、2014年两段叙事中,黄尘黑土、街头小巷,背着关刀的少年,超载的运煤车,迪斯高、嫁娶、哭丧、拜神,虚晃的镜头……这些元素,能迅速地让观众联想到导演。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对于观众而言,在电影中看到的何尝不是“故人”?

然而,“科长”在《山河故人》里想说的不仅仅是怀旧。在1999年、2014年两段叙事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科长”所擅长的“残酷美学”:两男追一女,沈涛选择了有钱的张晋生,她的选择注定被晋生抛弃,因为在“钱”与她的选择中,晋生必定会选择“更多的钱”,抛弃她去上海是偶然中的必然;而沈涛,从“沈老师”到“沈总”的身份变化,说明她因“钱”选择,最后得到的也是“钱”,一个四十岁的女人,离了婚、初恋身患绝症、父亲去世、儿子不亲甚至可能再难相见,自己身上的毛衣只能改给宠物狗穿,悲凉与孤寂尽在镜头之中;再看张晋生,经营加油站发家,收购煤矿、到上海做风投,均可看出他是一个投机商人,在他眼中钱为大,连给儿子起名字都是“Dollar”(到乐),他要报复、教训梁子直接找人买枪,枪买不到就用雷管,由此可见胆大妄为,后来的畏罪潜逃是他的必然选择,而在社会发展的资本积累阶段“头脑灵活”的张晋生们占尽先机,暴发致富;较之张晋生,在梁建军身上则表现出了巨大的反差,一个老实本分的矿工,一生辛劳却一生失败,爱情败给“金钱”,工作留给他的是致癌的尘肺病——这是社会底层人命运的写照。影片的故事透露着现实残酷的气息,而影片中破冰的炸药、坠毁的飞机、笼中不安的老虎……这些看似突兀的画面,都在营造着不安与不适,如此种种,都让人隐约捕捉到《天注定》的影子,不过这一次导演温和了一些,也隐晦了一些。

结合未来的第三段叙事,影片将“悲哀”推向了极致:2025年,大洋彼岸,已移民的晋生,不敢归乡,不能见故人;当年为了教训梁子,找人买枪不得,如今能自由地持枪,摆满一桌子的枪,却没有了“敌人”,照他的说法这个自由就是个“屁”;到乐与Mia,他们身上体现的更是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精神孤独——移民在心理上永远无法寻得“故乡”的漂泊状态,即便有归乡、寻访故人的冲动,却最终没有勇气出发……人内心“注定”的孤独,再丰厚的物质生活也无法弥补。

有外媒评价这部影片“有关于时间、传统、自由、新世界的各种思考,特别是对于自由的命题,这是一个很棒的探索”,能看出这么多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因为《山河故人》杂糅了太多东西,“科长”野心不小,伴随着反复出现的《珍重》与《Go West》,他意欲唱出更多的弦外之音。

二、为什么评价、口碑两极?

对《山河故人》的评价,褒扬与贬斥可谓严重分化为两极。赞扬者认为影片是“大师之作”、“中国发展的时代画卷”,等等;批评者认为影片“投机/生硬/贩卖中国元素”、“有野心但止步于极度平庸的家庭故事”、“整体混乱”,等等。

称赞与批评为何有如此大的悬殊?这首先源于贾樟柯电影的个人风格。长期以来,他的电影执着于关注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个体生命,如实地记录着现代化进程的当代中国的真实风貌,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的境遇,但他在表现的时候是摒弃“美化”的,直白地呈现“丑”与“恶”,这种表现方式很难达到普泛程度的接受。然而,这种以普通人现实生活为素材,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捕捉日常的琐碎画面,诉诸于人物内心的象征性画面等等电影创作手段却与欧洲,尤其是法国的艺术电影的趣味和风格非常吻合,他的作品受戛纳等国际电影节青睐即源于此。

《山河故人》也逃离不了两种标尺的衡量。但这部电影评价的分歧更多的不是意识形态方面,而恰恰在艺术层面。影片通过一个家庭的离散展现中国过去、现在、未来三十年的变迁,片中的人物如同标签诠释这个大命题,对于外国观众而言,这种以小见大似乎容易接受,影片呈现的现代中国人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境遇以及各种中国元素足以吸引他们;然而,这些对于国内观众而言,却是远远不够的,“新闻简报式”叙事,虽然批评严苛,但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科长”电影的“顽疾”。

正如前文所述,电影杂糅的东西太多,留白亦多,给予诠释的空间放大,例如有人如数家珍般地列出影片的30个细节隐喻以及20多个解读线索,美其名曰“科长符号学”。这些阐释可以帮助观众进一步理解电影,但是,在电影创作过程中若过分追求“符号”而未能建构起足以支撑这些“绝妙”细节的 “大局”,岂不是本末倒置?在看电影之时,刻意地引导观众去挖掘符号隐喻,与那些忙着在电影里“数星星”的行为又有多少本质的区别?恐怕在他们那里,电影本身已被这些旁枝末节淹没。

尽管两段“典型性”贾樟柯电影+一段“非典型性”贾樟柯电影组合的《山河故人》在创作上仍显得粗粝,但“科长”仍值得点赞。我们毕竟不希望“科长”变老板,专心开面馆,也不希望看到一个电影界公认有才华的导演在偌大的中国电影市场无用武之地。从市场角度来说,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使得国内的电影市场几乎被商业电影覆盖,商业电影的故事、悬念、节奏、明星、视觉特效等模式越来越固化主流观众的接受习惯,让人忘记了电影可以这样,其实还可以那样。如此光景,令人不禁问一句:艺术电影安在? 也许《山河故人》这种电影的存在,便是回答。

(点评: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副研究员    易文翔)

猜你喜欢

樟柯故人山河
山河已无恙,奋斗在路上
那日
故人
门缝
第13话 故人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山河美
情义
第二届青葱计划启动
路的旁边也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