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中国之探索与发展

2016-01-04温晓婷

青春岁月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施蛰存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摘要】施蛰存是1930年代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在艺术上,他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革新了传统小说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品《梅雨之夕》,深受西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他的小说对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做了深刻的描绘,注重捕捉独特的人生感受。本文将重点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解读施蛰存的作品《梅雨之夕》,探究其中男女主人公内心意识流动的心理过程,以此体现他在努力追求中国式的潜意识描写方面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探索和发展。

【关键词】施蛰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梅雨之夕》

施蛰存一直被认为是1930年代上海十里洋场中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我们常常将他与刘呐鸥、穆时英两位作家相提并论。施蛰存的创作,在艺术上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把文学反映生活由原来的单一注重外在世界,推向了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大大革新了传统小说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特别是他的心理分析小说,深受西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把人的潜意识、隐意识、变态心理编码成契合特定时期的时代情绪与社会心理,并提升为一种能反映人类特定情绪体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现象。《梅雨之夕》就是受这方面影响的杰出之作,也是施蛰存的一篇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施自己承认,“看了显尼志勒的小说后,我便加重对小说人物心理的距离。后来才知道,心理治疗方法在当时是很时髦的,我便去看弗洛伊德的书。当时英国的艾里斯出了一部。一psychology of sex。(《性心理学》)四本书,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来个个人总结和发展文学上的例子举了不少。我也有了这套书,所以当心理学上有了新的方法,文艺创作上已经有人在受影响,我也是其中一个。”

20世纪20年代,极盛一时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受到国内学人的广泛关注,介绍和评价弗氏理论的文章与日俱增,从而形成了颇具影响的接受大潮。最早介绍弗氏理论的是哲学家张东荪,1920年他撰写了《论精神分析》的文章对弗氏的无意识和人的心灵结构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其后,“笃好”弗氏学说的章士钊心怀“愿与国人共治之”的决心,大力翻译和介绍精神分析理论,渴望该学说能在中国“深入人心”。由于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20世纪30年代翻译出版精神分析的书籍文章已蔚为大观。如果说对弗氏理论的兴趣和热力最初只发生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话,那么,这种兴趣和热力很快就波及到文学界。于是,“满怀热望”、“富于人性”的弗洛伊德学说受到文学家们的欢迎。受到这股热力的影响,施蛰存也先后阅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和蔼里斯的《性的心理》,颇受其影响。同时,施蛰存对显尼志勒的作品情有独衷,曾花费十年的时间翻译这位有弗洛伊德“双影人”之称的作家的作品。并对其心理分析的成就大为赞赏,认为他的成功“可以与他的同乡弗罗乙特媲美”。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关于人格结构及其内部冲突的学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板块,即本能论、人格结构论和心理解剖学说。心理解剖学说把人的心理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其中,潜意识与本能密切相关,其中蕴藏有被压制的本能及与性相关的情感。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存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前意识的功能主要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它毫无理性,被称为一团“混沌”。这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是它能影响人的行为。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功力,暗中支配意识。根据这个理论,弗洛伊德又提出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其中的基本观点是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二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胺“至善原则”活动。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以及弗洛伊德为说明这三种心理状态而引入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建构,恰恰可以解释《梅雨之夕》中潜意识和意识,自我与本我、超我相互纠缠、相互冲突的心理变化过程。

《梅雨之夕》通篇采用“我”的心理自白,讲述了一个喜欢梅雨并喜欢在梅雨之下撑着伞回家的“我”偶然的一天下班后虽然手中有伞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漫无目的地在雨中等车,观看黄昏的风景,观看下车的行人。前面的几个被观察者除了他们身上的雨具并没有什么让我记忆深刻的,而当“我”看到第五位下来的乘客——那位美丽的少女时,被她的美丽所打动,少女到屋檐下避雨,尽管“绝没有这种依恋的意识”,但还是莫名地也“退进屋檐下”。随后便是“我”的内心争斗,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冲了出来。“我”重演了“担簦亲送绮罗人”的一幕,在护送途中,“我”产生了一系列的幻觉。作家深入开掘了主人公的潜意识心理和与之相应的难以理喻的行动。“我”与少女偶然相逢,被她的美所吸引并鬼使神差地护送她回家。从潜意识深处表露了“我”对妻子的厌倦和对青年女子强烈的情欲欲求。

从发现美丽的少女没有伞之时,“我”的内心就开始了波澜起伏的过程,这个过程历时一个小时左右,我在看的过程中隐隐感到了一种弥漫在“我”和美丽的少女之间的变态的气氛,“我”在现在应该就是被看成是色狼的那种类型吧。作者注重描写主人公的潜意识,尤其注重揭示人物的人格中的“本我”与“自我”的冲突。“我”被这个邂逅的美丽女子吸引,“我”并把她当作“美的对象”,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可能有“本能”的暗中促动着我”在送少女回家的时候隔着伞柄偷看她,少女突然变成“我”的初恋情人,从表面上看,“我”的幻觉是由于个人当时紧张兴奋所致的幻觉,但实际上是人物的意识活动由意识、前意识而进入了潜意识。但是“我”又自我辩白对异性绝对没有“依恋的意识”,在这过程中我又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中的妻子,回到家,还对妻子说谎,说自己在回来的路上吃了小吃所以回来晚了,为了圆这个谎,而又进行了另一个谎言的开始。这一系列心理活动都揭示出主人公人格深处的“自我”与“本我”的纠结矛盾。一方面“我”要发泄本能,“本我”要遵循“快乐原则”,另一方面“自我”由于受到道德观念的约束,对“本我”进行规范和抑制,想抑制“本我”的越轨思想。在“我”想入非非时,作者着意刻画了“我的深层意识活动以及意识深处的“本我”与“自我”的斗争。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内有被压制的观念与情感,尤其是儿童性发育过程的创伤性经验油于种种原由,人们一般不愿或不能回忆这些观念和经验,但在意识或心理“监察”机制松懈时,这些被压制在潜意识里的东西就会冒出来,人们就会回忆起这些比较“阴暗”的东西。在羞耻感和顾虑道德谴责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在婚后一直不愿提及自己的初恋,但突然邂逅美女缴械了“我”意识中的“监察”机制,使得沉睡在潜意识中的对初恋情人的深厚感情苏醒,无意识的非理性因素使“我”误把面前的少女认作昔日的情人,因而担心遇到熟人而把伞压低。但是又突然在道旁的商店里看到了妻子“忧郁的眼光”,实际上道旁的商店中的女子并不是“我”的妻子,所有的这些行为和心理活动都展示了主人公意识深处的“自我”与“本我”的冲突。“本我”遵循着“快乐原则”,要主人公抓住机会,体验邂逅美女相处中的快乐,但“我”作为“有妇之夫”,一个“绅士”,一个有一定道德底线的人,“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在家等候的妻子、担心社会的谴责。于是,在意识与潜意识的斗争中,在理性与非理性的较量中,“我”的顾虑与内疚使“我”产生错觉,将路旁店铺中的一女子幻化成自己妻子。这种“本我”与“自我”的冲突是真实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体验到。它如实地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理矛盾对自我声誉和对已有的家庭的维护,可见小说主人公“我”受到东方古老的儒家伦理道德的规范男子邂逅倩女,心生荡漾,但受到传统儒家文化“发乎情,止乎礼”的影响。在怅然若失阶段,主人公更是频繁地往返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最后,与少女恋恋不舍地分手,走到家门前,突然幻觉家门内的人是少女,听到房内的答话,发现人是妻子,但潜伏在“我”内心深处的觉得“有一桩事还没做完成”,“心理还有一种牵挂”而潜意识的非理性因素又在“作祟”,导致“我”先后产生一系列幻觉误以为少女还在身旁,错把妻子的答应听成少女的“嘤响”。

施蛰存在《梅雨之夕》中创造的那种朦胧美,为中国心理分析小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创作小说方面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蛰存. 为中国文坛擦亮“现代”的火花沙上的脚迹[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3):178.

[2] 余凤高. “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3] 腾 云. 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的《梅雨之夕》[J]. 文化心旅, 2013(9):166-167.

[4] 罗伟文. 精神分析学说与施蛰存的小说创作[J]. 学术探索, 2005(4):132-136.

[5] 徐诗颖. 无意识和人格结构理论视野下的文本分析——以施蛰存《梅雨之夕》为个案[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6).

[6] 刘淑玲, 施蛰存. 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J]. 肇庆学院学报, 2008(11).

[7] 杨迎平. “受其影响, 又摆脱影响”——施蛰存与弗洛伊德理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10):65-70.

【作者简介】

温晓婷(1995—),女,广东省梅县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文艺评论。

猜你喜欢

施蛰存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
都市的幻想者
论施蛰存之《魔道》与《夜叉》中的幻觉书写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疯狂背后的生命真实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