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16-01-04胡月

文教资料 2015年24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管理方法

胡月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完全学分制的特点,总结了在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在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现实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完全学分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管理方法

一、完全学分制的概念

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它集导师制、弹性学制等制度于一身,是一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具有较完善竞争机制的教学管理制度[1]。完全学分制可以因材施教,更好地服务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切实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足够的条件,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二、完全学分制的特点

完全学分制不规定学生的修业年限,学生可以以兴趣为导向,自由选择所修课程及任课教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学年制相比,完全学分制具有以下特点: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自主安排大学学习计划,挑选修读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调动学习主动性,又能优化知识结构、合理规划学业方向[2]。

2.提高学习年限的灵活度。完全学分制采用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因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及学习质量、个人计划、经济问题等因素提前或者延长毕业时间,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不同要求[3]。

3.更注重目标性管理。在完全学分制下,更注重目标考核和考试,学生的学习质量主要通过学分绩点来衡量。只要考核通过或考试合格就可以取得学分,修满该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就可以毕业[4]。

4.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在完全学分制下,任课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授课程,还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充分展现人格魅力,提高课堂吸引力,避免因选课人数过少而停开课程甚至解聘[5]。

三、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采用的是“学校抓院系,院系抓年级,年级抓班级”的工作模式[6]。实行完全学分制后,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会发生重大转变,也会遇到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生需要自己确定所修选课。由于学生对学科体系不了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自主学习能力差等原因,容易随意选课或者盲目跟从他人选课等。此外,在完全学分制下,由于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容易导致学生过于看重学分、学习目标偏移等。

2.课堂表现无人监督。在完全学分制下,同一自然班的同学将分散在不同的教室上课,班干部无法全面、及时地督促班级同学,辅导员和班主任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久而久之,自制力较差的同学容易出现迟到早退、不听讲、旷课等现象,老师和同学均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

3.奖助评定标准难统一。在完全学分制下,同一自然班的同学所学课程不同,难易程度不同,任课教师的给分标准也不同,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难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同时也缺乏可操作性。

4.信息传递渠道弱化。在学年制下,学生管理工作以党团组织为纽带,从学校党(团)委到学院(系)分党(团)委、专业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到班级团支部,形成自上而下的传达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完全学分制打破了学院、专业、年级、班级的界线,打破了信息沟通渠道的格局,使信息沟通遇到了巨大难题。

5.集体概念弱化。在完全学分制下,原有的自然班级概念逐渐弱化,每个人的课程安排不同,难以在指定时间开展班级集体活动。

四、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

在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观念更新、手段创新、载体换新的挑战,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完全学分制为背景创新管理模式,将学生群体维系的纽带由自然班级转向教学园区和宿舍园区。

1.组建课程班班委会,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学风建设体制。完全学分制下,自然班班委难以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建议每个课堂选举若干名负责人,重点负责班级的课堂监督和学习质量工作。课程班级的班委会要协助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完成本班的课堂出勤、听讲态度和学习质量等工作,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向导师和辅导员传达。

2.加强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提前修满学分实现提前毕业,也可因自主创业或其他原因放慢学习进度延迟毕业。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设相应课程和讲座,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改进素质测评模式,进一步完善奖惩体系。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学生学习进度和难度各异,成绩已难以真实反映学习效果和差异。自然班级概念淡化,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成绩考核中班级同学互评和班级评定小组评估。因此,评奖评优的标准、办法和途径等需要重新评估,甚至需要重新制定。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指标应包括: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社团(班级)任职工作、个人进步奖励、其他特殊贡献等。也可设置体育奖学金、艺术奖学金、工作奖学金等多项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全方面发展。

4.拓展校园宣传平台,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拓展校园的宣传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如:利用课堂休息时间,在教室播放主旋律微视频;在校园内、宿舍区设立校园广播站,通过广播的方式进行微党课的开展。变显性教学为隐性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以此作为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5.加强学生公寓社区化建设,完善学生日常管理体系。在完全学分制下班级观念弱化,班级管理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学生公寓社区作为学生的常居地,应发挥管理和育人功能。宿舍区以学院为单位呈块状划分区域,以宿舍楼、楼层为单位设立党、团组织,以开展党、团活动。可在楼层、宿舍设立学习小组,调节宿舍区学习氛围;可在宿舍区设立学生会办公室、活动室、咖啡厅等学生公共活动场所,定期组织特色主题活动;可在宿舍区设立教师辅导室、心理咨询室,改变“宿舍是旅舍”的局面,使教育、活动、学习进宿舍,充分发挥宿舍在日常管理和全面育人中的功能。

五、结语

完全学分制是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发展相接轨的产物,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但是,完全学分制的有效实施需要以教学管理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改革为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不惧困难,积极应对挑战,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晓明.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公寓分团委模式设想[J].中国商界,2009,(186).

[2]王蕊.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2014,(2).

[3]邹从清.论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德育创新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

[4]卞海勇.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2006,10(5).

[5]赵艳红.完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15(4).

[6]吕晓南.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0,(6).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管理方法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风建设新策略探究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完全学分制下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思考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探索
流程管理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籍管理运行机制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