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体征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5-12-31朱颖刘渤娜
朱颖 刘渤娜
(1辽宁省肿瘤医院药剂科 辽宁沈阳 110042;2解放军第202医院肿瘤介入科 辽宁沈阳 110812)
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往往已经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加上手术创伤及应激,术后恢复情况会受到较大影响。相关文献总结[1],结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率在27%~40%,远高于普通外科患者。肠内营养剂可为患者提供所需营养,同时也有较好肠道清洁效果[2],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临床重视。本文以我院收治结直肠癌为例,探析肠内营养剂替代常规结直肠癌术前准备对患者术后体征及并发症所造成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①经病理检查确认为结直肠癌;②符合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③原发性结直肠癌,首次进行手术治疗;④意识清醒;⑤年龄20~70岁;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术前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②合并慢性疾病者;③肝肾功能不全者;④癌症复发者或有过大型手术史者;⑤有肠穿孔、肠梗阻、胃食管反流病史者及免疫系统疾病史者;⑥需行术前肠外营养支持者;⑦妊娠与哺乳期女性。
1.1.3 分组资料 本次选择我院胃肠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93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6)。观察组男女比例 30∶17,年龄 44~68 岁,平均(53.5 ± 6.0)岁。BMI在 18.4~25.3,平均(21.6 ± 1.8)。 对照组男女比例 26∶20,年龄 46~65 岁,平均(53.1 ± 4.8)岁。 BMI在 18.2~25.6,平均(21.3 ± 1.9)。 两组年龄、性别、BMI等一般资料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于术前3 d开始采取肠内营养剂作为术前准备:禁食有残渣食物,每日口服水与肠内营养制剂,营养制剂以肠内营养混悬液为主,剂量为1000 mL/d,共分4次左右。结合患者热量需求给予适量营养液,不灌肠也不口服泻药及抗生素。术前16 h口服139.12 g的泻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LS)。
1.2.2 对照组 采取常规术前准备:于术前3 d选择流质饮食,口服替硝唑:0.2g/次、2 次 /d。 术前 1 d口服温开水2000 mL及番泻叶30 g进行导泻,手术前晚与当日清晨行清洁灌肠。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①比较两组术后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②比较两组术后第1 d的营养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等;③观察两组术中肠道清洁度。I级:肠腔清洁、无粪水;Ⅱ级:无胀气、少量粪水;Ⅲ级:粪水较多、胀气;Ⅳ级:有成形粪便。比较两组I级清洁度所占百分率。④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⑤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呕吐、腹胀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有关数据,年龄、BMI、生命体征、营养指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用(x¯±s)表示,t检验,性别、肠道清洁度、并发症发生率用 n(%)表示,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生命体征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均高于B组,体温低于B组且更接近正常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均更稳定,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生命体征比较结果(x¯±s)
2.2 两组术后第1 d营养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1 d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2.3 两组术中肠道清洁度的比较 观察组I级肠道清洁度为 36.2%(17/47),与对照组 32.6%(15/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
2.4 两组肠道与身体恢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4。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1.28%(10/47), 低于对照组 47.83%(2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5。
3 讨论
结直肠癌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目前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难度较大,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结直肠癌发病因素较多[3、4],包括遗传系统、大肠腺瘤、生活方式等,且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该病发病年龄趋向老年化。受到肿瘤消耗影响,机体发生一定程度吸收障碍,易引起营养不良[5]。此外,手术也会对机体造成一定创伤刺激并引起高分解代谢,加重病情,机体免疫力因而受到影响,术后感染、切口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升高[6]。基于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早期禁食均会对患者营养状况造成较大影响,合理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疗效有直接影响,值得引起重视。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均为有效营养支持手段,目前普遍认为全肠外营养的应用易引起胆囊炎、肝脂肪沉积、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7、8]。 而肠内营养途径利于机体经消化道更好吸收营养元素,也利于肝脏对糖脂类物质的分配,促进蛋白质合成,避免了肠外营养所造成肝脏损伤,保护胃肠道黏膜结构,发挥屏障功能[9、10]。 本研究以结直肠癌患者为例,将常规术前准备与肠内营养剂替代常规术前准备对患者影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肠内营养剂替代组术后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等指标均更稳定,术后第1d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并发症发生率为 21.28%(10/47), 低于对照组 47.83%(22/46),同时肠道清洁度与对照组相比接近,提示肠内营养的应用在促进患者肠道功能与机体恢复、补充足够营养、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也可取得较好肠道清洁效果,优势显著。
表2 两组术后第1d营养指标比较结果(x¯±s)
表3 两组术中肠道清洁度比较结果[n(%)]
表4 两组肠道与身体恢复情况比较结果[x¯±s,d]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n(%)]
国内传统肠道准备方法包括进流质饮食、禁食补液、机械性灌肠、反复导泻,对能量及营养物质的摄取有一定不利影响,且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引起肠道细菌移位及肠源性感染等问题[11]。肠内营养可有效提供机体所需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及热量,利于营养状况的改善,且可发挥肠道屏障作用,增强机体对手术耐受性[12]。观察组所用肠内营养混悬液为以整蛋白为基础的肠内营养制剂,以往通常用于术后肠内营养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全面,生物利用度高、无渣,易被消化吸收,且渗透压低,因而可避免渗透性腹泻的出现,因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此外,应用肠内营养剂替代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也为机体保证了充足营养,同时也可避免肠道遗留残渣,间接发挥肠道清洁作用,提高肠道清洁度,这是观察组术后1 d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更高同时肠道清洁度依然与对照组接近的主要原因。最后,肠内营养剂的应用避免了反复灌肠,患者痛苦得到减轻,尤其对于年老体弱、耐受性差者非常适用,反复导泻及洗肠所致不良反应也可有效避免[13]。
肠内营养剂替代常规术前肠道准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①确保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完整,防止细菌易位;②增加胃肠道与胆囊蠕动,刺激消化道激素分泌,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③纠正肠黏膜缺血,促进内脏血流量增加;④利于蛋白质合成,机体代谢得到良好调节。同时我们也留意到肠内营养制剂难以满足所有患者口味,可酌情使用调味包;术后腹泻、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出现与营养制剂输注过多及过快、胃肠排空障碍等有关[14],因此营养液的输注应遵守从少到多、从稀到浓、从慢到快原则,利于肠道更好适应。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剂替代常规术前准备更利于术后体征的稳定与并发症的减少,同时术后第1 d营养状况更佳、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同时肠道清洁效果保证,临床应用价值高。
[1] 王刚,江志伟,鲍扬,等.加速康复外科的术前准备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17(5):280-282.
[2] 郝振宏,丁卫星,蒋逊,等.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18):66-67.
[3] 李卡,郭海燕,张静,等.术前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营养和并发症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6):329-332.
[4] 杨平,彭翔,邓建中,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再手术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2350-2352.
[5] 吴国忠,董志涛,莫晓东,等.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应用及其疗效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3):144-147.
[6] 施章时,厉周,周五一,等.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4):217-221.
[7] 李天舒.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5,8(12):2261-2263,2264.
[8] 钟磊,陈叶恒,董宁,等.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4,26(35):4808-4809.
[9] 王东升,仲蓓,赵萍,等.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4(10):977-980.
[10] 刘彦,陶凯雄,王国斌,等.肠内营养用于术前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及复发转移的影响[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4):350-353.
[11] 郜永顺,段小伟,张云飞,等.结直肠癌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4):593-596.
[12] 陈治明,周克,吴平,等.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4(1):85-86,87.
[13] 王洁,王松,蒋楠楠,等.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应用效果Meta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4,2(6):9-12.
[14] 竹锡锋,胡剑平,毛岸荣,等.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疗效评估[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