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意涵及绿色化路径*
2015-12-31翟坤周邓建华
翟坤周,邓建华
(1.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2.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
一、引言
2015 年3 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1]“新五化”发展,“绿色化”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建设的新取向、新任务和新要求,从而超越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框架。长期以来,理论界和政策部门均形成了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重化工业阶段”的共识,在财税体制不健全和“财权-事权”不匹配的影响下,诸多地方政府卷入到“造城运动”和“重化工业”热潮中,形成了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经济增长模式。这导致,在“为增长而竞争”的锦标赛模式下,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速高达到9.8%左右,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但同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从1952年的20.88%上升至2008 年最高的48.62%①,工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的快速恶化以及生态系统大范围退化,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质量。据相关数据,在全国74 个按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城市中,达标比例仅为4.1%;全国1.5亿亩耕地受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仍然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严重污染的劣V 类水体比例达10%左右。[2]这种经济增长是以隐性的自然损失和生态赤字为代价,导致经济发展空间极度压缩、经济永续发展能力减弱。因此,从我国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瓶颈约束来看,经济建设领域更为凸显和最为突出,优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关乎经济永续发展全局。
二、“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命题提出
命题的提出,源于对与经济现实相匹配的政策演进的深化认识,命题就是“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与取得巨大经济成就同步的是,党和国家逐渐认识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和谐共生、平衡共进的关系,最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框架,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正是通过系列绿色制度创新、政策安排和法规创设(见表1),来协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命题提供了认识和实践基础。
表1:1985 年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重要政策节点[党的十八大前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
5 6 7 8 9 10 11 12 2003: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4:《 中 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2005:《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及《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全 国 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 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重点行业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在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试点,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产业园区的思路,形成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探索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思路,发展循环型示范城市。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改善重点流域、区域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组成部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得到广泛推广。绿色生态空间保持合理规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13 14 15 201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资料来源:根据党和国家相关文件整理。
从表1 可以看出,从“建设生态文明”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再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大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命题的提出,是由一系列动态组合政策演进而来。综合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基本覆盖了三次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空间以及政府、企业、公众等经济主体。值得重视的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P30的基础上,2015年3 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又增加了“绿色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并列。可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绿色化”已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本质要求和根本路径。
三、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意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是立足于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的相关论述。李桂花、高大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具有时空维度(互动性或双向性)的双重内涵。[4]P50-52余谋昌从发展战略、方法和途径等界定其内涵,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脚点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绿色消费的支持。[5]P3-15王如松认为,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是给从人类发展中分离出来的工业文明注入新的活力,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与资源、市场、环境、政策、科技的生态关系,将传统单目标的物态经济转为生态经济,将条块分割的传统产业合纵连横为生产、生活、生态建设一体化的复合生态产业体系。[6]P179
已有研究,要么强调“融入”的维度、战略、方法和途径,要么突出“融入”的结果呈现,对科学界定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意涵具有一定启示。但现有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双重规定重视不足,更未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有机统一的高度来阐释其本质意涵。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本质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变革为主线,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集中反映和全面解构。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意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科学发展”等概念群的逻辑展开,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共同规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逻辑上的自洽性和实践上的一致性。
具体来看,“中国特色”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以中国国情为依据,决定“融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选择“融入”的具体载体和推进路径,充分体现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特殊性,反映其“制度特色、目标特色和路径特色”[7]P50-56,在发展前提、价值追求、方法运用和路径选择上,要与资本主义国家推进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科学发展”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双重规定,在总结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经济发展主题。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并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8]P60-73,贯穿于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第一要义,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注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企业、产业、空间、社会等绿色化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全新阐释高度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引下,从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完整层次解构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意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据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意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双重规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统领”、由“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构成的整体框架(如图2)。
进一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本质意涵具有表述为: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思想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总体依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人民共享生态产品和实现生态福祉作为核心立场,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发展为基本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中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协同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利益关系。
(一)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任务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心仍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是其第一要务和第一要义。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和生产力条件基础上,才能为解决当前所有问题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条件。需要强调的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结构和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同时,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问题,必须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加以解决。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因此,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通过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
(二)以共享生态产品和实现生态福祉为核心立场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以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为表征,必须确立以实现经济行为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视野。马克思曾预言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以人的利益实现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归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经济发展本身并非目的,经济发展是为人的利益服务的手段,经济建设“始终应当把‘人’而不是‘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9]P9。因而,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把共享生态产品和生态福祉作为满足人民核心利益诉求的最终归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本质上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申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根本依归。而对应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是在坚持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前提下,以满足人民生态利益诉求为核心立场,将资源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修复纳入经济发展函数,为社会公众提供包括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生态权益在内的多种权利,让所有中华儿女共享发展的文明成果。因此,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满足人民生态利益和生态福祉的核心要求,凸显行为主体在经济建设中核心利益。
(三)以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大建设”命题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符合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基本要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也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要突出经济建设的企业、产业、空间、公众、政府及规划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又要重视经济建设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及经济社会再生产和自然环境再生产之间的协同。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还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的相互支撑关系,突出经济建设的中心和物质基础、政治建设的方向和保障功能、文化建设的灵魂和血脉定位、社会建设的支撑和归宿作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和根基作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具体而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根本上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全面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好生产与消费、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以及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总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与科学发展观保持高度一致,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以统筹推进为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法[10]P51-60。同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统领的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也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论原则,即运用统筹推进的根本方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一个涵盖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多个层面,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个方面,跨越微观、中观、宏观多个层次,涉及政府、企业、公众、中介组织多个主体,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多个环节,包含人口、资源、环境多种要素。经济建设是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的经济实践活动,经济利益成为一切经济主体行为决策的根本动力和核心,这就要求坚持统筹推进的根本方法,兼顾各层面、各方面、各层次、各主体、各环节和各要素的利益关系,统筹中央和地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等关系。因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除了要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建设覆盖和涉及的各层面、各方面、各层次、各主体、各环节和各要素,更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兼顾经济建设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兼顾产业之间及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生产和利益分享,兼顾城乡空间经济格局与生态格局的均衡,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利益补偿和权利责任,兼顾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协同关系。
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绿色化路径
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新五化”发展框架下,“绿色化”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基本取向,融入和贯穿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与传统“黑色化”工业文明主导的经济建设相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坚持绿色化推进路径:
(一)推进经济思维方式绿色化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先导性思维及思维方式。行为主体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和如何思维的过程是指引行为主体开展实践活动的先导和前提。有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思维,就会走上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道路和模式,就会对经济建设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思想往往是实践的先导。正是如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经济建设行为主体是否树立科学的绿色化经济思维方式。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就要将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融贯到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自然界和人和谐共生、人与人关系融洽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具体行动,通过改造或变革“黑色”工业文明主导的唯GDP 万能论的反生态性思维,促进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思维和思维方式绿色化转变。
(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
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方式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依靠科技创新、生产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提升”[11]P38。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化,是自然环境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再生产生整体绿色化过程。传统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粗放型线性经济流程,而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就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和生态容量,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消耗,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和生产过程的全过程中,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实现物质和能量变换过程呈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流程。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主要包括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的全值化、生态服务有偿化以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区域发展、企业发展、社会公众行为整体绿色化。
(三)推进经济空间布局绿色化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要以国土空间为载体。从宏观视野来看,人类及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格局大体一致;但从中观和微观层次来看,部分地区的人口和经济聚集程度超越了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12]P36-39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仅是经济生产空间的问题,还包括经济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涉及经济建设的整体空间布局的战略问题。因此,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从当前来看,“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四类主体功能区,对各功能区开发内容进行了规定,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引导性规划。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将保护优先的方针扩展到全国各个地区,强调“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思路,明确了不同主体功能开发区都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经济布局,在主体功能区制度框架下,打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割”状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整合”和绿色化空间格局。
(四)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发展问题就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密码。当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新四化”协同推进阶段,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着力破解“三农”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行不悖,是人类经济社会的活动空间,也是资源环境恶化的主要区域。因此,城乡建设发展的绿色化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以及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城乡建设生态文明转向为目标,通过调整城乡人口再生产、经济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推动城乡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形成以生态文明引领的新型产业形态,建立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融合、经济科学发展与自然可持续相统一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复合型城乡绿色化发展系统。
(五)推进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
经济建设是多元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经济活动,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发挥公众的社会合力作用和整体功能”[13]P86。经济行为主体及其行为方式选择、行为后果呈现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其中,消费是生命个体延续和繁衍的前提,是公众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包括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的消耗”[14]P1983,前者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物化的土地、资金和活化的劳动、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使用和消耗,后者则是人们将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精神产品等用于满足生命个体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可见,除了经济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也要促进公众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培育协调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绿色化新型消费社会,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方向转变。生态文明主导的绿色化生活方式,是以低碳、俭朴为特征,倡导以智慧和知识替代物质主义、以多样性代替单一性、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以崇尚社会价值和精神追求代替物质享受,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方式。总之,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核心在于公众主体生态人格的培育,形成人人、事事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六)推进经济制度政策绿色化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需要经济制度和政策方案提供根本保障。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应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衔接,把绿色经济发展政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等作为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绿色化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并将绿色化制度体系和政策方案具体落实和贯穿到企业、产业、园区、经济区、经济带、城乡空间、城乡社区以及城乡建设规划等各方面和全过程。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是一个关于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事关当代人的生态福祉和后代人的发展空间,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以满足人民共享生态产品和生态福祉为核心立场、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推进为根本方法构成的经济建设整合框架。同时,绿色化,既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是价值取向。[15]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就必须以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变革为主线和路径,协同推进经济思维方式绿色化、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经济空间布局绿色化、城乡建设发展绿色化、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经济制度政策绿色化。
[1]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DB/OL].2015-03-2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24/c_1114749476.htm.
[2]盛人云.全面加快推动绿色化[N].云南日报,2015-03-30.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李桂花,高大勇.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两重内涵[J].求实,2014,(04).
[5]余谋昌.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3,(05).
[6]王如松.生态文明建设的控制论机理、认识误区与融贯路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
[7]赵凌云,夏梁.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特征[J].学习与实践,2013,(03).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9]陈学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贯彻以人文为本的原则[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9).
[10]于晓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11]颜晓峰.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方式变革[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03).
[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产力布局及中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J].中国经济报告,2014,(08).
[13]秦书生,张泓.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中州学刊,2014,(04).
[14]于光远.经济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15]周人杰.“绿色化”呼唤参与感[N].人民日报,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