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本科生图书馆阅读行为与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2015-12-31

图书馆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功利性总体本科生

李 欣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提出,人的需要有生理性、社交性、精神性三个层次。阅读是满足精神性需要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促进人的心灵成长,使人获得精神享受,体验更深刻的幸福,因此阅读与人的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不少学者研究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成果包括李萧萧等的《高等师范类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以三所师范类院校为例》[1]、龚花萍等的《大学生阅读现状调研与分析》 [2]等。这些研究的样本和内容侧重点不同,结果也不同。笔者分析大学本科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研究阅读行为与幸福感的相关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笔者2014年3月向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的大学本科生发放600份问卷,每所学校2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8份,占总量的91.3%。调研对象中,男生102人(18.6%),女生446人(81.4%);来自农村的学生268人(48.9%),来自城镇的148人(27.0%),来自城市的132人(24.1%);大一学生202人(36.9%),大二学生109人(19.9%),大三学生237人(43.2%);文科生253人(46.2%),理科生295人(53.8%)。

1.2 研究工具

使用两个问卷,一是自编问卷《大学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现状调查表》,包括访问图书馆的次数、时间、阅读目的、数量、内容、载体、场所、对图书馆的满意度;二是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测量主观幸福感,本研究采用该表中前18个项目作为幸福感指标,用于评价大学本科生对幸福的陈诉,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在对有效问卷进行非统计层面的严格筛选后,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图书馆阅读行为描述

大学本科生图书馆阅读行为的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可看出很多大学本科生不常去图书馆,表1中有1个问题可说明其原因——“您阅读的最主要的场所”一问中,“宿舍”选项占59.9%,这与龚花萍的研究结果类似:53.6%的大学生选择在宿舍阅读。为什么大学本科生喜欢在宿舍阅读?笔者对大学生进行访谈的结果显示:宿舍方便、自由、无拘无束。针对“哪个场所学习效率更高”的问题,多数大学生的答案是“图书馆”。既然图书馆学习效率高,为什么不到图书馆学习呢?大多数大学生的答案是“图书馆远,费时间,麻烦”。另外,大学本科生每次在图书馆的阅读时间为0.5-1小时的占24.3%,1-2小时的占36.3%,2小时以上的占39.4%。

2.2 图书馆阅读行为与幸福感相关比较

笔者对大学本科生的图书馆阅读行为与其幸福感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发现在两方面有显著差异。

(1)每月平均阅读量与幸福感的关系。将“您每月的平均阅读量是多少”的答题选项设定为:A 1-2册;B 3-4册;C 4册以上,据此制作出表2。表2表明不同阅读量组别的大学生在总体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发现,阅读3-4册的学生在总体幸福感上显著高于阅读4册以上的学生。图1为不同阅读量的大学本科生总体幸福感均分折线图。需说明的是,每月平均阅读量无地点限制,既可在图书馆阅读,也可在其他地方阅读。

表1 大学本科生图书馆阅读行为描述

图1 不同阅读量的大学本科生总体幸福感均分折线图

表2和图1显示,月平均阅读量为3-4册的大学生幸福感最强,表明阅读量与幸福感有关。阅读量小,则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精神养料不足,幸福感受影响;阅读量大,有可能是功利性阅读,大学生压力大,幸福感低;只有阅读量适中,才符合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幸福感最强。

表2 不同阅读量的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方差分析

(2)图书馆满意度与幸福感的关系。在“总体而言,您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的问题中设定:A满意;B一般;C不满意,据此制成表3。表3表明,图书馆满意度不同的大学生在总体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后发现,对图书馆“满意”的学生在总体幸福感上高于图书馆满意度“一般”和“不满意”的学生。图2为基于图书馆满意程度的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均分折线图。

图2 基于图书馆满意程度的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均分折线图

表3 图书馆满意程度不同的学生总体幸福感方差分析

从表3和图2可见,大学生对图书馆的态度与幸福感有关:对图书馆持满意态度的大学生幸福感最强,较持“一般”和“不满意”态度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对图书馆持满意态度的大学生对图书馆有感情,热爱图书,喜欢阅读;对图书馆持“一般”态度的大学生可能对图书馆没有太多兴趣和感情,很少访问图书馆,自然难以认识到图书馆的价值,故态度“一般”;对图书馆持否定态度的大学生,由于对图书馆期望太高,而图书馆却未达到其期望,因此对图书馆不满意。另外,对图书馆不满意也许是不喜欢读书的借口。此项分析的意义在于提醒图书馆要提高服务质量,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图书馆,提升其图书馆满意度,进而提升其幸福感。

3 讨论与建议

3.1 讨论

调查表明,大学本科生的图书馆阅读行为消极被动,阅读时间短,阅读量少,较少访问图书馆,喜欢在宿舍阅读。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大学本科生没有读书习惯,不会利用图书馆;二是压力大,难以静心读书;三是缺少阅读氛围;四是大学本科生课外活动多,调研发现,很多大学本科生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班级的各种活动,如宿舍评先、双选会、演讲赛、球类赛,占用了大量课外时间;五是缺少激励因素;六是调查样本地处经济特区,城市的商业、旅游气息浓,学习氛围和学风要低于北京、上海等地。缺乏良好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就难以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笔者在调查前假设大学本科生的图书馆阅读行为与其幸福感有关,比如常访问图书馆的学生比较少访问图书馆的学生幸福,待在图书馆时间长的学生比时间短的学生幸福,阅读量大的学生比阅读量少的学生幸福。然而统计结果表明部分选项没有差异。没有差异并非没有问题,恰恰反映出大学本科生阅读行为存在不少问题。

(1)阅读难以产生快乐或幸福感。由于阅读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被视为一种手段,要达到一种短期目的:要么是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性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要么是为考试、考证而复习、练习;要么是为满足感官刺激而阅读。调查结果表明阅读量与总体幸福感有显著差异,每月阅读3-4册的大学生幸福感最强;阅读量大于4册的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降低,笔者推断这些大学生阅读的书籍与考试、考证有关,是功利性阅读,很难使大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所以阅读幸福感低。

(2)阅读时间长短与幸福感没有关系。这与大学生阅读的书籍和心态有关,由于阅读的更多是工具书,并非为审美和品味而阅读,因此这种阅读往往比较被动,被视为一种负担,但又不得不读。阅读不自由,自然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的阅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消极的。

随着传播媒介的革新,生活节奏加快,求新求异心态“泛化”,大学生阅读视野扩大,阅读方式发生变化,阅读呈现出浅薄化。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这与文化底蕴越来越浅薄使其幸福感缺失有关。不带功利性的阅读是精神快乐的,丢失了快乐阅读,自然心理空虚,问题增多。很多大学生的问题,正如杨降所说“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3]。另外,受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的阅读越来越浅薄,阅读的快乐体验少,造成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受限。

本研究的调查也反映出图书馆的问题。为什么大学生访问图书馆的次数少、时间短?大学生为什么更愿意在宿舍阅读?图书馆应怎样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这些都值得高校图书馆思考。

3.2 建议

(1)转变功利性阅读取向,引导大学生正确阅读。一定限度的功利性阅读无可厚非,但功利性阅读不应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看,只有多读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人格,丰富人生底蕴,走上积极的人生之路。但实际阅读中,经典作品的内容往往偏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易读懂,读来乏味,读不进去。从大学生角度而言,应懂得读书的作用:比黄金更贵重的永远是知识,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读书才会使自己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快乐的阅读是不带功利性的阅读,是自由的阅读。只有自由阅读,才能获得精神愉悦和快乐。要使大学生学会自由阅读,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应精选适合大学生的经典书籍,制造经典阅读的氛围,使学生们体验到阅读经典的快乐,从而帮助他们从功利性阅读转向非功利性阅读,进而增进其阅读行为。

(2)图书馆应增强吸引力,比如将文学作品、人物传记、励志作品等吸引大学生眼球的书籍按不同类别,同类的再按不同阶段和方向进行细分,制作相应的宣传单,进行阅读推广;创办不同类别的阅读分享沙龙,营造自由的阅读环境;不定期举办阅读有奖活动。

[1] 李萧萧,汤诚.高等师范类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以三所师范类院校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1(2):66-71.

[2] 龚花萍,龚怡,周程成.大学生阅读现状调研与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5):111-113.

[3]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猜你喜欢

功利性总体本科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