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区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流转与整合研究
2015-12-31金洁琴赵乃瑄
金洁琴,赵乃瑄
0 引言
网络社区又名虚拟社区。虚拟社区先驱“The well”的创办人Rheingold(1993)最早对虚拟社区提出定义:“虚拟社区是社会的集合体,当有了足够数量的群众在网络上进行了足够的质量和数量的讨论,并付出了足够的情感,从而得以发展形成的群体称为虚拟社区”[1]。网络社区具有无时空限制的交流与分享、内容丰富、互动强、社区共同利益参与等优点;也存在信息缺乏统一组织控制、知识共享意愿低、参与度不足等问题[2]。网络社区的兴起重新定义了非正式信息交流环境,目前各种网络社区成为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为“高校馆”)用户的聚集地,用户参与到信息资源的生产、传递、分享等环节,网络社区必定带来高校馆信息资源管理等相应环节的变化。
网络社区在高校馆应用的核心功能表现为个体信息人(个人用户)与图书馆的互动,以及图书馆与团体信息人(团体用户)、社会(信息生态环境,社会网络)的关联。网络社区有助于探明高校馆信息资源的运动状态,使其在互动与关联中从流动走向流转,从单一的揭示整合走向挖掘发现机理。研究网络社区驱动的高校馆信息资源流转、整合是高校馆在网络时代功能拓展和服务定位创新的需要。本文讨论网络社区驱动下高校馆信息资源流转与整合的变化,以及实现高效流转与整合的策略。
1 网络社区与图书馆服务关联研究现状
张晓林指出:“Web2.0最大的作用是创造了用户驱动的信息环境。”网络社区使个体交互得到提升,网络社区具备的分享、关联、互动、渗透等功能加快了知识的交互、学科的深化,为图书馆提供了服务的知识化平台、知识的服务化平台。国外很多学者开展了图书馆应用或融入网络社区的研究,Iris Xie等(2014)调研10所高校馆、公共馆等应用社交媒体的情况,从社交媒体的类型、作用、更新频率、交互类型等发现社交媒体的应用广泛,为图书馆员与读者提供了不同的沟通渠道,也发现社交媒体应用缺乏统一标准,缺乏教育职能的问题[3]。在网络社区的嵌入与驱动下,高校馆即是一个大的网络社区,用户、馆员交互,共同贡献,如Cathryn A.Manduca等提出数字图书馆社区,需要充分利用用户对Google的依赖[4]。Nicole Lytle、Tony Coulson(2009)提出应用社会书签技术改善知识图书馆中的信息分类和信息检索性能[5]。国内外研究多涉及图书馆利用各种网络社区平台开展图书馆服务,如从图书馆营销、学科服务等角度开展,利用网络社区用户群体集中性、互动性强等优势融入用户感兴趣的社区中,而较少见系统地阐述网络社区驱动下图书馆信息资源运动状态的变化,及如何更好地流转与整合。
2 网络社区驱动下高校馆信息资源的流转
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流转包括信息的生产、发布、传递、接收、吸收、同化与扩张,以信息人、信息为核心[6]。知识流转包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流转,是人与人之间文献等显性知识,经验、认知等隐性知识的交流过程[7]。多年来我国高校馆的信息资源流转包括从资源的采访与组织、用户个体数字资源检索、下载与管理,到用户信息、知识交流、参考咨询与学科服务,都是简单的信息个体流动或供应链式流动[8]。
近年网络社区的运用为高校馆信息资源基于知识网络的知识服务找到了中介。知识网络是基于知识流在不同知识主体间及主体内部的转移与扩散而实现知识的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状结构模式[9]。网络社区驱动下的信息流动已经向知识流转演化,知识流转包括流动更强调知识的转移(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吸收)、转换(知识内化与外化)。本节讨论网络社区驱动下高校馆信息运动环节中的信息、知识的流转理念及运用。
2.1 文献资源采访组织的信息流转
国内传统的文献资源采访与组织工作基本是以文献资源建设部馆员为核心,是一项单向性、直线性的流程工作。比如纸质图书的采访,通过图书供应商提供书单、馆员采选、图书供应、图书编目、分类组织、上架流通等进行流程化管理。近些年一些高校馆培养学科馆员,了解和掌握学科文献需求从而反馈到图书馆采访部门,这仅仅是传统文献资源采访工作增加的一个插曲;大部分高校馆设立读者推荐图书模块,但成效并不显著。信息流动主要仍在图书供应商与采访馆员、学科馆员之间。
在传统的数字资源采访与组织工作中,信息与知识的流动主要存在于数据库商与馆员之间,采选成功后,读者自行使用,基本与馆员脱节,最多是馆员组织资源培训或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以及馆员通过数字资源管理后台查看读者的使用信息,缺乏读者的互动参与。
网络社区驱动下,信息与知识的流转呈现网状式结构: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馆员与馆员、馆员与文献资源供应商等交错形成网状信息流转图。每一条信息流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交叉、互动,在错综复杂的信息流转中形成更多的信息积累、知识积累。在网络社区驱动下,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资源-社会资本能更好地保存和流转。社会资本是根植于个体互动关系的产物,在网络社区环境下,必然产生变化。社会资本对于知识共享、知识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网络社区驱动下,文献资源的采访工作是多元化的,如电子图书的采访可以通过馆员自主采选,也可以结合PDA(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模式。PDA模式在网络社区环境下,可以得到更好的实施。通过统一认证系统登录,在网络社区驱动下,实现的不是仅基于某个用户的需求,而是基于更多的互动参与形成的采选建议,实现“供需互动采购”[10]。
网络社区驱动下,数字资源的组织加入了社区的功能,同样呈现多元化特点。除传统的基于作者关键词、电子资源供应商后期标引加工、部分图书馆对资源进行元数据标引外,网络社区中的标签功能为数字资源提供了基于用户角度的分类标引-主题组织功能。如EI(Engineering Index,美国工程索引)在其平台的功能模块添加“Tags&Groups”,使用EI的用户可以对任意一篇阅读的文献自主添加Tag(标签)表达对这篇文献的主题理解;将所有用户添加的Tag组成标签云服务,实现了基于用户标签的文献分类与主题聚类服务。
2.2 用户个体数字资源检索、下载与管理中的信息流转
在高校馆的数字信息资源流转中,用户对数字资源的使用(包括检索、下载与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传统环境下,用户对数字资源的使用基本是个人的行为,基于个人需求检索、下载,并进行个人集中式的管理,而从图书馆数字资源下载与管理来说,是下载重复度很高、且分散式的资源管理。用户往往通过IP限定,通过一定的认证方式使用资源。没有统一的认证入口,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很难集中,缺乏远程资源本地化管理。
网络社区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共享积累的平台,网络社区互动交流、分享的成果使知识得到了积累,提升了课题之间、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用户所发表的观点、所下载的资源、所共享的资源等经过积累、组织、整理,可以成为某个主题、某个知识领域的知识库。高校馆的学科知识库构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社区的知识积累、标签式的知识关联功能,构建真正源于用户、又贡献于用户的学科知识库,解决了一直以来图书馆自说自话、站在图书馆角度构建的学科知识库少人问津的问题。如利用NoteFirst的知识管理-学科服务工具,在实现用户统一认证的基础上,对用户自行检索、下载的资源,进行本地集中化管理,有效避免数字资源重复下载的同时,可以有效实现用户所需资源的本地化管理,也可以实现对同一主题感兴趣的用户之间的正式文献交流、非正式信息交流。
2.3 用户信息交流中的知识流转
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是知识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用户个人经验信息流转的重要环节。现代网络环境下,用户之间已经不再局限于口头交流,开始广泛应用各种Web2.0工具、平台进行交流,例如博客的异步交流、维基百科的异步互动、微博的关注互动、P2P的无缝在线交流等。用户的信息交流和积累,分散且没有进行规范化处理,但用户信息交流中的个人经验等隐性知识是重要的知识源。用户交流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迫切需要关注。
网络社区带来分散又有可能关联的信息和知识管理,这些信息需要提升到可服务化的层面进行再整合和再利用。用户之间的交流方式已经丰富多样,图书馆可将这些社区交流信息进行积累、整理,通过网络社区,把对用户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形成新知,发布于社区,与读者形成互动;网络社区的RSS推送服务,可以结合用户的借阅历史、阅读习惯、发布的信息提供新书推荐等个性化服务。
2.4 参考咨询与学科服务中的信息流转
传统的参考咨询主要是馆员为用户提供咨询,以面对面、电话、Email等方式为主,传统环境下的学科服务主要是学科馆员为学科、科研团队提供信息推送,一直希望深入到科研团队中的服务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网络社区的出现可以弥补高校馆在馆员与用户、用户之间交流与共享的时间和空间的不足,增加了更多的自由度。高校馆可以利用网络社区改善传统的参考咨询和学科服务。高校馆学科馆员或其他馆员可以深入到用户的社群中,如面向科研人员的ResearchGate社交服务网站,及时发现用户的需求、实时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信息;在科研社区交流中,对学科资源组织进行有效管理,作为信息把关人,通过网络社区的信息资源与知识的积累,构建具有知识关联、学科渗透功能的知识服务平台。
3 网络社区驱动下高校馆信息资源的整合
传统文献资源的整合主要是实现了简单的跨库检索,但是检索效率很低。近些年流行的“知识发现”对文献资源的元数据进行揭示与整合的平台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开源、商业、图书馆自主研发,目前整合的文献资源主要是馆藏OPAC信息资源、已购买的数字资源、及未购买的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资源的揭示都遵循统一规范,以达到较好的整合、检索与发现,是一种专业化的操作行为。
网络社区基于大众智慧聚合,源于用户参与贡献,充分利用图书馆及互联网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构建一种以知识的创造和共享交流为目标、现实载体与虚拟联系相结合、具有普适性和创造性的全民共享社区信息服务体系[11]。高校馆可以在网络社区驱动下,充分发挥用户的智慧,除了馆藏资源、开放获取资源的积累和整合,还可以将交流中的信息进行汇聚;汇聚整合的信息除了上述资源,还包括一些隐性知识,例如研究数据的收集、整合与揭示;除了统一规范化的资源揭示外,还可考虑基于用户的自主揭示模式,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推送服务。
3.1 用户需求、互动的资源整合
目前高校馆信息资源流转中,使用资源的用户之间缺乏交流,资源下载重复度高(资源浪费),平台的个性化推送服务较弱,RSS推送、网络推荐等都是基于图书馆单向流转。
网络社区环境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基于用户信息提供推送服务。推送信息经过多方流转后,得到的信息与知识积累,再进行充分整合与揭示,可以更好地提供推送。另外,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的信息获取、与他人的信息交流流转,可进行筛选、查重、整理与整合。
资源整合的工作可以实现自动积累。网络社区是图书馆信息流转的推动器,适合数字图书馆的多向性、及时性。但整合中,还需要人工参与(如馆员、网络社区的首领),进行专题知识卡片整理。
3.2 团队共享、本地化存储的资源揭示与整合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馆学科服务的重要对象,是持续发展的团体,包含教师及研究生等。科研团队所有成员在开展科研过程中,所下载、使用的资源,需要进行本地化存储并实现共享积累。但团队中每个成员对于文献的组织方式各异,为使团队资源有效共享,需要对资源进行揭示与整合。
网络社区环境下,高校馆可以通过学科服务平台,利用用户统一认证服务嵌入到团队中,引导团队下载资源的整合管理,辅助科研团队进行资源深度揭示,实现团队资源有效、可持续地共享。
3.3 灰色文献、隐性知识的资源揭示与整合
灰色文献包含非公开出版的政府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等。灰色文献通常可以通过用户之间的交流、用户或图书馆馆员有意识地挖掘获取。隐性知识很难通过符号系统(如文字、各类图表、手势、语言)表达,多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它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和特定场景中,难以系统化和交流。隐性知识管理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知识管理的重点。
灰色文献和隐性知识都较难进行获取和管理,且分散在各地、分散在人群中,但同时又是重要的知识源。网络社区为灰色文献的获取增加了渠道,驱动灰色文献白色化;隐性知识的共享在于人与人的对话,网络社区驱动了人际交流方式的多元化,实现从人到文档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揭示。高校馆馆员可以对不同渠道获取的灰色文献进行整合与揭示,对通过人际交流获得的显性化的隐性知识进行整合与揭示,并整合到学科知识库、机构知识库中,同时回馈给用户。
4 利用网络社区改善信息资源流转、整合的策略
目前高校信息资源的流转与整合需要传统的基于流程式的模式与基于网络社区的模式并存,网络社区起到了改善和推动的效用,如图1所示。网络社区相对于传统环节,更适用于Web2.0、大数据环境。网络社区可以推动图书馆各种信息的流转及多元的整合与揭示,但在图书馆实践中,如何发挥网络社区的优势改善高校的信息资源管理?如何更好地实现信息管理、知识创新?图书馆需要进行人工干预,使用新技术实现云服务等。
图1 高校信息资源基于流程与基于网络社区交互的流转和整合对比
4.1 网络馆员、发现馆员与其他馆员的协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读者需求,网络馆员应运而生。网络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网络知识基础。在信息流转与知识流转中,图书馆聘请网络馆员为网络社区服务专员,和学科馆员合作从技术上协助组织专题知识库、跟踪、循环、不断更新、实时更新,并对知识库的内容进行定期淘汰、调整。网络馆员需要提供网络技术和环境保障,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的接口开发与维护,还需要在馆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交流互动中进行信息跟踪、积累,充实知识库。除了网络馆员外,还需要在网络社区中具备发现文献、发现知识、发现用户需求,协助实现资源个性化推送并从全局对专题知识库进行管理、把关的馆员,称为“发现馆员”(Discovery Librarian)[12]。发现馆员可为网络馆员对各类服务系统的开发、维护提供用户需求与反馈,可为学科馆员提供学科发现和学科发展相关的信息反馈。
4.2 基于知识云图服务,实现个性化学科服务
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服务对象并非固定,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并非是基于读者的个性化,而是图书馆自身认为的基于泛读者的个性化。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一切皆服务”(XAAS)的理念,给服务计算带来极广阔的应用前景[13]。基于云技术,图书馆可以在服务中充分考虑个性化服务,对网络社区用户实现针对性的推送服务。知识云图是由众多知识云组成,知识云是各种显性知识、隐形知识根据某一个学科或某一个研究点,或者某一个团体用户需求等所构建的知识混合体。在图书馆的信息流转中,各种专题知识库形成不同的知识云,由这些知识云构成知识云图;知识云图能根据不同的学科服务实现基于云的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云,实现“知识即服务”,做到人机互动——云图和用户、馆员的互动,实现知识服务化、服务知识化。
4.3 了解自己的读者,整合网络社区资源
OCLC于2014年6月推出《重新解构与排序阮冈纳赞五定律》报告[14],报告中认为图书馆对此定律的最佳运用就是将图书馆系统与服务嵌入至读者服务现有流程中,了解图书馆的社群及其需求。网络社区的驱动,不仅带来了图书馆信息资源流转与整合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交流途径和资源。读者已身在不同网络社区中,图书馆应充分了解读者需求,了解读者所关注的社区,融入社区,统一部署,整合分析相关网络社区资源,并反馈到读者服务中去。目前部分图书馆开通微信服务公众号,融入到读者微信社群中,在读者社区发布图书馆服务信息、提供书刊信息借阅查询等,通过微信的强关联网络,实现与该校读者之间同步交流(如读者在线咨询)、异步对话(如读者问卷调查与反馈),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对社区互动资源进行整合管理。
5 结论
网络社区的驱动使高校馆信息资源流动走向流转,改变了信息运动状态,提高信息运动质量即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通过网络社区平台,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上的静态枢纽位置得以在虚拟空间和动态节点上补充。图书馆的网络适应性加强了,图书馆的社会关联度提高了。信息资源流转走向多元化、虚拟化、网络化,更加“社会化”。网络社区的驱动,使高校馆资源揭示和整合扩充了更多新内容,拓展了许多新领域,使高校馆信息资源揭示走向挖掘和发现,整合走向集群化、本地化、个性化和“生态化”。由此,可以把高校馆服务及功能定位拓展到四方面:一是把图书馆打造成网络资源整合的枢纽,使之成为知识流转的重要节点;二是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不仅要揭示资源,整合知识,更要挖掘知识,发现知识,促进用户与知识管理的互动融合;三是从知识管理智能化角度,使图书馆服务重心从信息服务转移到知识服务再延伸到发现服务;四是通过信息技术、特色资源利用、特色信息服务以及信息规章制度来协助信息提供者(数据库商、网络资源商、出版社等信息主体)携手净化信息环境,消除信息鸿沟,应对信息污染等问题。
[1] H. Rheingold. The Virtual Community: Finding Commection in a Computerized World [J]. London:Secker & Warburg,1994:325.
[2] 龚主杰,赵文军.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持续行为的机理探讨[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 (6):27-31.
[3] Iris Xie,Jennifer Stevenson.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 in digital libraries[J].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4,38(4):502-523.
[4] Cathryn A. Manduca, Sean Fox, Ellen R. Iverson.Digital Library as Network and Community Center:A Successful Model for Contribution and Use [J]. D-Lib Magazine,2006,12(12) .
[5] Nicole Lytle, Tony Coulson. Supporting the Virtual Community:Social Bookmarking as a user-based Classification Scheme in a Knowledge Library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9,18(1):75.
[6] 娄策群,周承聪. 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流转[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1(6):725-727.
[7] 单伟,张庆普,刘臣.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网络探析[J]. 科学学研究,2009 (2):255-261.
[8] 唐艺,谢守美. 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流动研究[J]. 情报科学,2009(8):1161-1165.
[9] 徐建锁,王正欧,李淑伟. 基于知识链的管理[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3-136.
[10] 卞丽芳,袁润,王正兴. PDA (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s)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 (5):109-114.
[11] 王知津,张恒. 图书馆网络社区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3):4-7.
[12] 赵乃瑄,王正兴.映射重组全关联———新一代图书馆系统设计理念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4):5-10.
[13] 居德华,沈备军. 知联网和知识云服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S1):13-17.
[14] Lynn Silipigni Connaway,Lxchel M. Faniel. Reording Ranganathan:Shifting User Behaviors,Shifting Priorities[R].OCLC,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