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质量调研报告

2015-12-31邢朝宏

质量与标准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乳粉婴幼儿配方

文/邢朝宏

婴幼儿配方乳粉包括婴儿配方乳粉以及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乳粉。婴儿配方乳粉是指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或者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成分,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液态或粉状产品,适用于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米粉能够满足0~6月龄婴儿的正常营养需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乳粉是指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和(或)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辅料,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制成的液态或粉状产品,适用于较大婴儿和幼儿食用,其营养成分能满足正常较大婴儿和幼儿的部分营养需要。本文主要围绕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概况、质量安全现状、涉及标准及提出行业监管的建议进行展开。

一、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概况

2006年,我国启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13年12月,被誉为“最严乳粉新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发布,2014年,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经历了一次严厉的大考,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统计,共92家企业获得婴幼儿乳粉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其中,黑龙江有生产企业27家,陕西有生产企业16家,占比近全国的50%。其中,黑龙江是牛乳粉的生产聚集地,陕西为羊乳粉的生产集聚地,数量均遥遥领先于排名并列第三的上海、广东、河北(三者均为4家),因此,两省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2013年,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总产量约为70万吨,同比增长约15%,进口约12万吨(包括网购乳粉),同比增长36.3%。婴幼儿配方食品行业总体特征如下:

1. 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国家鼓励符合生产资质条件的企业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等多种方式,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根据2014年6月6日发布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为全面提高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水平,推动乳粉企业兼并重组成为重要内容。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将全面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重点区域集中,加快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到2015年底,争取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5%;到2018年底,争取形成3~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超过80%。

2. 外资品牌价格下探 国内品牌需提高质量

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包括多美滋、合生元、美赞臣、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六家乳粉企业展开价格反垄断调查并处以罚款。虽然对洋品牌的反垄断调查,让持续上涨的洋乳粉终于迎来了降价潮,但同时也给国产乳粉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随着洋乳粉降价,国产乳粉价格优势不再。在国产乳粉品牌又尚未重获消费者完全信任前,国产乳粉要保住市场份额就必须在提升产品品质和信誉上下更大功夫。

3. 羊乳粉产量稳步上升

羊乳是营养全面丰富的食品之一,相较牛乳,含有更丰富的钙、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羊乳中天然核酸(DNA、RNA)含量丰富,可增加脑细胞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脑细胞尤其是海马细胞的健康发育。羊乳中天然牛磺酸高达47.7 mg/L,含丰富的脑磷脂、核苷酸、三磷腺苷、胆碱、肌醇。这些物质能促进孩子视力、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提高思维和记忆功能。羊乳中还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环磷腺苷,具有信息传导和调节功能。

201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首次将羊乳提高到与牛乳同样的地位,牛羊并举成为国家新的乳业发展战略。陕西是国内最主要的山羊养殖和羊乳粉生产基地.

二、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质量安全现状

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广大婴幼儿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其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相关部门历来非常重视婴幼儿食品安全,一直采取最严厉的监管措施,表2例举了近年来部分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抽查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婴幼儿乳粉总体质量情况较好,但由于其适用人群的特殊性,任何质量问题都不容忽视,尤其是风险较高的质量问题。

1. 微生物超标

① 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中,微生物超标主要涉及菌落总数。食品有可能被多种微生物污染,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多少,直接反映着食品的卫生质量。从食品卫生观点来看,菌落总数越多,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说明食品质量越差。菌落总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个人卫生;二是生产工艺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特别是产品生产环节中加热杀菌不彻底或车间环境温度较高,物料冷却滞留时间过长;三是企业生产环境卫生较差,造成微生物的二次繁殖;四是企业对设备器具清洗不彻底,消毒不严格,造成有永久性物料滞留在设备缝隙内,难以清除等,从而使产品菌落总数指标超标。

② 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中,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涉及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茵血症,死亡率高达50% 以上。阪崎氏肠杆菌可令各年龄组别的人受入侵性感染,但不足2个月的婴儿,尤其是早产、体重不足2.5千克和免疫力较弱的婴儿,风险最高。主要原因:生产原料本身受到阪崎肠杆菌的污染;生产加工环境和设备中的阪崎肠杆菌污染产品。

表2 近年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监督部分抽查情况

2. 生物毒素超标

主要涉及黄曲霉毒素M1。主要原因: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概率很高,哺乳类动物摄入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后,通过羟基化作用会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因此,一些乳制品含有黄曲霉毒素M1。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可能来自污染的原料如乳清粉等。

3. 营养强化剂指标不达标

GB 144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了特殊膳食食品中常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营养强化剂含量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等。从表2中可以看出,营养强化剂不符合规定是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问题的重灾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生物素及维生素B6不合格。维生素是维持婴幼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成分,维生素摄入缺乏的婴儿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维生素C是形成细胞间质的主要原料,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细胞连在一起,保持牙齿、血管、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对疾病的不敏感力。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牙龈肿胀、出血,手脚关节浮肿、疼痛和麻痹等现象,严重者会患假性瘫痪等。维生素E主要起到抗氧化的作用。维生素E有保护神经系统免受氧化损伤的作用,婴幼儿发育过程中的神经系统对维生素E缺乏尤为敏感。婴儿期维生素B6缺乏与依赖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抽搐,导致智力迟钝,同时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其他表现有末梢神经炎、皮炎及贫血等。可以看出婴幼儿若长期食用维生素含量不合格的配方食品会对其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导致配方食品中维生素含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储藏不当;在配方设计中存在误差,导致添加量过高或过低等。

② 矿物质元素。主要有钾、锰、铁、铜、锌、氯、钠、硒、钙和钙磷比值等项目查出不合格。矿物质对人体有一个适宜的量,更是婴幼儿发育期迫切需要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可引起发育不良,过多也可引起中毒。补充单一的微量元素,还会引起其他元素的吸收不足,从而导致另一元素的缺乏。如补钙多了,会引起铁和锌的缺乏,补铁多了,又会引起钙与锌的吸收不足。因此,婴幼儿配方食品应以营养均衡、结构合理为基本准则,各类营养成分配比在标准范围内力求更接近母乳。生产标准应参照母乳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在制定配方乳粉标准或生产配方乳粉时,考虑到这些营养素不是来自母乳,吸收利用会略低于母乳,所以配方乳粉制作时的营养素含量要比母乳含量略高。

③ 其他营养元素。主要有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等不合格。主要原因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损耗,导致出厂时未达标;产品出厂时符合标准限量值(低限),但在储存、运输以及货架期存在损耗,导致最终检测值低于标准最低限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企业在添加营养素时,没能结合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要求及产品明示值综合考虑添加量。

三、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相关标准

1. 产品标准

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执行的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主要有:GB 10765-2010 《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25596-2010《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等。

2. 相关检测方法标准

婴幼儿配方乳粉由于其特殊性,国家都规定了相应指标的检测方法。涉及的标准主要有:GB/T 5413.2-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乳清蛋白的测定》、GB 5413.3-20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413.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蔗糖的测定》、GB 5413.9-20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 A、D、E 的测定》、GB 5413.10-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 5413.11-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的测定》、GB 5413.21-20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测定》等。

3. 相关产品的生产规范标准

为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安全生产,国家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生产规范标准。如:GB 237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29923-2013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四、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监管的建议

1. 督促企业把好生产关

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改进相关工艺过程,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同时行业协会应正确引导企业开展产品临近保质期的研究工作。

企业应加强生产原料的质量管理,在配方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的限量值,保证产品在出厂时,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含量由于储存、运输以及货架期间内的损耗不会影响产品的品质指标;控制原料的质量,通过企业自检或选择有产品合格报告的原料供应商,选择不含有黄曲霉毒素M1、壬基酚和塑化剂本底低的原料;调整和更换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塑料设备及配件;科学选择包装材质,防止包装材料和粘合剂中壬基酚和塑化剂迁移到产品。

2. 严密监测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关

产品出厂检验合格,并不代表其在整个销售过程中质量未发生变化。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产品品质影响最大,尤其是维生素C之类的产品指标。因此,企业、行业协会及监管部门应指导经销商如何合理科学地储存、运输产品,建立相关的追踪程序,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清理,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消费者手中。

3. 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监管措施

针对曝出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应加大产品抽查力度,做到国家级、省市级、行业协会等多渠道抽查,对企业加强标签整改,指导和规范企业正确地标示标签。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并开展问题产品调查、核实及处理。加大对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其深入查找原因,认真进行整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产品质量,防控风险。

在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突出了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监管。其中明确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使用的生鲜乳、辅料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活动,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保障公众食品安全,2015年8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议通过了《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和《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食品生产实施分类许可包括了婴幼儿配方食品在内的共31个食品类别。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生产许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总之,食品安全事件从来没有小事,婴幼儿配方产品的质量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企业必须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不应有侥幸心理,政府监管部门更应厘清监管职责,做到生产、流通等环节全方位监控,不要有漏网之鱼。

猜你喜欢

乳粉婴幼儿配方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新疆伊犁马乳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理念进展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