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类分析视角下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

2015-12-30广州航海学院广州510725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1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流通

■ 周 艳(广州航海学院 广州 510725)

引言

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协调经济各部门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产品的生产部门之间、生产部门与消费部门之间充当媒介,引导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直接决定我国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繁荣程度的成熟度。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和物流水平的提高使得电子商务成为迸发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渠道,使得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可以借助线上和线下两种消费渠道实现社会再生产。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销售)约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2014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同比增长49.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实现4400亿元,同比增长56.2%。本文采取用聚类分析法来划分商贸流通业中的各产业,以商贸流通业中的行业GDP增加值为指标,将我国商贸流通进行聚类分析,用以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现状,最终提出促进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对策和建议,使得商贸流通业的先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商贸流通业先导作用的现状

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引导生产和促进消费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商贸流通业现在逐渐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末端的产业转变为先导产业,成为引导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2015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4799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见图1、表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840亿元,同比增长8.1%;2015年1-2月份,国内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到4751亿元,同比增长44.6%,其中,网上商品的零售额为3991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为8.4%,相比2014年1-2月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7.4%,网上服务零售额为760亿元,同比增长31.4%。

(一)商贸流通业对产品生产部门的引导作用日益凸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市场包含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其中市场需求是流通市场的基础组成成分,以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消费品工业部门发展和转型的根本途径,以产品市场为中心的生产理念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最优选择。商贸流通业在社会再生产循环中处于末端的位置,但由于流通业能够控制产品销售的整个环节,因此商贸流通业具有明显的渠道优势,能够为产品的销售提供直接的流通渠道支持。

(二)商贸流通市场的繁荣发展对消费经济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具有集散商品、信息技术传播和价格决定等方面的功能,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交易使得流通业功能的特征和定位逐渐变得明晰。商贸流通业在我国第三产业中属于发展较快的产业,流通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销售业态的不断扩大,对产品消费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习惯产生较大的影响,居民对产品的消费涉及休闲、娱乐、服装、日用品、药品等。

商贸流通业中各行业的聚类分析及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在约束因素

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业种类逐渐增多,目前依据划类选取典型企业的方法可以将商贸流通业划分为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等28个行业,可以采用商贸流通业中各行业数据为样本,将每年这28个行业的GDP增加值设定为指标,为了计算方便以行业增加值单位亿元看为单位1,将数值进行去单位化,之后将商贸流通业中的全部行业进行聚类分析。由此得到以下聚类模型:

在上式中以2006年为基年,此时i=1,结合2006-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每行业中的类群距离di。以dit设定为每年类群距离,由于数值较小,同时将数值扩大为原来的10000倍,使得类群距离更容易比较;由于△Yit表示流通业各行业每年的产业增加值,di表示流通业中各行业的平均类群距离。利用这个模型公式可以将商贸流通业中发展速度较为类似的行业选择出来,之后将商贸流通业进行聚类分析。

由表2可知,将商贸流通业中各行业之间的类群距离进行比较,可以将商贸流通业分为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金融、建筑业,其他的为一类。在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经济中的第一产业和批发零售业所占的经济份额较大,以2013年为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9684.42亿元,同比增加6.2%,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56284亿元,同比增加12.9%。然而流通业中这些相近的行业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这些因素会阻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图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表1 2015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

表2 2006-2013年商贸流通各行业类群距离及平均类群距离

第一,零售业态发展不均衡。在商贸流通业中占据份额较重的零售业在引进各种新兴业态时,零售企业更多的是进行表面形式的模仿和引进,对新兴业态的经营管理机制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我国零售行业出现的名为仓储超市、食品超市和购物中心等仅仅是在原来企业基础上改了名字,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并未进行现代化的变革,对新兴零售业态所表现的技术创新性和由此形成的竞争优势也没有理解。因此,在零售业中出现和引进的一些新兴业态并没有对流通业的发展产生实际影响。

第二,流通业中各行业主体经济联系较弱。在商贸流通领域的经营主体超过360万家,但是在各行业中大型的商贸流通企业数量较少,具有一定规模的商贸流通企业数量甚至不足1%,比如连锁企业百强几乎总是占据第一的苏宁集团,每年的销售额仅仅相当于沃尔玛集团商品销售规模的3.8%。商贸流通业中各行业经济主体能力不强,这就限制商贸流通各行业主体发展规模的扩大,进而减弱商贸流通各行业经济主体的经济联系,阻碍知识、技术和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的外溢效应和辐射水平。

第三,流通业中各行业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商贸流通业缺乏流通市场标准和质量检测可追溯的制度,在商贸流通各市场主体流通的产品质量水平差异较大,从而限制商贸流通批发零售市场以及相关各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规模扩大。在商贸流通市场中,多元化、现代化的先进商贸流通方式陆续出现加快产品流通的流通效率,从而使得一些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由于行业特点难以与现代化流通方式相结合的矛盾问题加剧。

(二)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外在约束因素

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约束性较强的外在因素主要表现在流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在商贸流通业产业链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供给和需求具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从商贸流通业产业链上游分析,流通产业上游企业一定程度上造成商贸流通企业的投入品的产业来源结构的不合理,在商贸流通发展过程中上游企业中的通用、专用设备制造和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的投入远远不足,使得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流通方式仍处于半机械、半人工的状态,最终造成商贸流通业大部分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商贸流通业中一些传统流通企业仍然存在,使得商贸流通产业链条较为复杂。

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第一,加强商贸流通业中各行业部门的经济联系,融合各行业的产业技术带动商贸流通整个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优化。加大对流通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教育投入,增进教育业同信息运输、计算机信息服务和软件开发行业的互动,带动商贸流通相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加大商贸流通业中运用相似技术部门之间的行业关联,增加流通行业内部的行业渗透,推动这些在过去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联系行业的协同发展,这对于推动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淘汰商贸流通业中产能过低的落后产业,推动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商贸流通业中一些相似的聚类行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难以与现代的商贸流通和经营方式相结合使得行业不能快速发展,此时应减少商业资本单纯对此类行业的资金支持,淘汰一些消耗资金和能源过高的行业,促进资本进入一些合理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商贸流通行业。在这一过程中,商品市场的调节作用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而政府一些鼓励性经济政策用来减少经济的波动和辅助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第三,整合商贸流通业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先导优势。在商贸流通整条商品的产业链上制造业处在最低端的位置,对产品的增值效应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服务和对新产品的研发。此外,将商贸流通上游的产业与现代物流业和智能化信息产业相互融合,从而提升商品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的等级,在商贸流通下游产业阶段增强下游企业与服务业的关联,从而促进商贸流通的产业升级,增强商贸流通多元业态的发展动力,推动商贸流通业中服务机制与内容的创新发展,最终促使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1.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2.齐云英.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4(32)

3.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J].中国工业经济,2010(8)

4.刘永焕.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商业时代,2014(32)

5.祝长华.基于聚类分析法的韶关地区经济发展评价[J].大众商务,2010(8)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流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