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价格关系研究

2015-12-30潘丽丽黄河科技学院郑州450004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波动价格农产品

■ 潘丽丽(黄河科技学院 郑州 450004)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以不到全球9%的耕地养活着全球21%的人口,曾一度被认为是世界奇迹。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与居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尽管农业产值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不足10%,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从世界经济发展经验来看,“10%”是国民经济的转折点,意味着我国农业将向着现代化的大农业国家迈进。同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久以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广受关注。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研究表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通货膨胀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由于通货膨胀难以单独测量,在众多学者研究中,都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本文将引起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作为研究视角,试图找寻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与CPI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有一个观点:农产品价格指数占CPI三分之一左右权重,并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在其它商品价格维持不变的前提下,CPI也必将提高。但这一观点仅是从理论上分析,在经济实际运行进程中,农产品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国际农产品价格等。基于此,国内众多的学者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卢锋等(2010)选择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粮食价格作为视角,研究其与CPI之间的关系。得出当前粮食价格波动频繁,主要是由通货膨胀造成的。即农户会根据当前经济通货膨胀情况选择是否采取存粮行为,由此流通市场中粮食的数量将影响到真实的粮价。王小宁(2011)对通货膨胀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农产品价格上涨只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非内在原因。还提出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原料进口比例增大,一些农产品价格可能还将加速上涨,如玉米、大豆等。而这些可能将成为释放通货膨胀压力的突破口。赵国庆等(2012)使用Granger检验法,以CPI对通货膨胀进行量化,得到了粮食价格波动与CPI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徐波等(2013)利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其结论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影响极小,但因其可能会释放虚假信息,夸大市场需求,从而将引发社会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展开了农产品价格与CPI之间关系的探讨。但在研究中,基本都是基于“货币中性”的前提假设。即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完全由供需关系所决定。事实上,市场竞争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货币政策等。由此,在此条件下的研究结论很难获得理论上的支持。如前面所谈到的卢锋与赵国庆两位学者的研究。而依据汇率超调理论来说,由于流通市场的商品具有价格粘性。即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市场,相比较而言,前者调整速度远小于后者。由此,从短期来看,购买力平价是不能成立的,但长期而言则将成立。因此,国外学者的研究通常都是基于这一理论。如Orden(2011)利用VAR模型展开货币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当货币政策发生变动,从短期来看,对农产品价格波动明显,且显著高于同期工业产品的价格波动。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不大,处于稳定态势。Asfaha等(2012)利用VEC模型展开研究,提出当货币政策发生变动时,会对农业带来较大的影响,首先是成本上升,增加农民负担。由此,也将致使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从国外的研究结论来看,基本具有统一的观点,即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引发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学者们达成共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受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第二,受生产成本变动的影响;第三,受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由此,研究农产品价格与CPI之间的关系,还需将其他相关因素纳入其中。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一)通货膨胀理论

长久以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广受关注。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研究表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通货膨胀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由此,由通货膨胀的混合理论进行解释。一般说来,引发通货膨胀有两条路径:一是“直线型”。即当政府部门过度发行货币,引发投资规模扩张速度加快,势必导致流通市场中商品需求量大幅上升,在“求大于供”的背景下,诱发通货膨胀。这一理论与货币理论基本一致。二是“螺旋型”。即从生产领域出发,由于市场传导机制及货币供给的共同推动,从而造成“薪酬——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

图1 通货膨胀理论表述

表1 模型实证结果

事实上,引发通货膨胀并非是单一的因素。在假定不存在货币作用的前提下,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A)表示。即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会导致社会薪酬水平的上升,由此引发通货膨胀。按照此逻辑,即通货膨胀发生后,又将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提升,从而又作用于农产品价格,形成一个“直线型”闭合循环。且在货币作用不存在的前提下,随着物价的上涨,市场供求关系总将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此时,通货膨胀将逐渐结束。但在实际的经济社会中,货币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此,将会引发物价总水平的不断上升,市场供求关系很难处于均衡状态。由此,形成一个“螺旋型”闭合循环,如图1(B)所示。

(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从理论上来讲,通常农产品的供给量可表示为:QS=Qn+Qk+Qj。其中:Qn表示当期农产品的生产量;Qk表示上期农产品的库存储备量;Qj表示当期农产品的进口量。但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又会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到Qn、Qk、Qj。例如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恶化,以及国内频发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农产品生产量减少。另外,以成品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能源价格上扬,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将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自然气候与灾害因素。农产品的生产特点决定其受自然气候、灾害因素的影响极大。韩俊(2010)提出,近年来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其主要原因是供给量不足。而导致供给量减少的直接原因就是全球气候恶化以及频发的自然灾害。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粮食作物产量由于气候原因已减产五成以上。第二,生产成本因素。按马克思提出的经济学原理,“商品售卖的最低价格是由其成本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若农产品成本在其再生产过程中得不到补偿,那么生产将难以维持下去。因此,农产品成本将决定着农产品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的内容很多,不仅有生产资料成本、人工成本,还有流通成本等。近年来,作为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能源、化肥等价格的上涨,导致了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用经济理论进行解释,成本是供给量的减函数。即成本上升将导致社会供给量减少,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除此之外,物流成本对农产品价格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许多农产品受保鲜期的影响,如蔬菜、瓜果等,并不适宜长途运输。这些产品的物流时间越长,就将导致其质量越差,将影响到其售价。同时,由于成品油受国际油价的波动,造成农产品生产、运输成本不断提升,这也成为农产品成本上涨的重要原因。第三,技术进步因素。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技术进步将大大提升农产品的供给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国都非常重视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中,从而推进供给量的提升。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近年来更是一直扶持农业技术。由政策出资招聘有农业技术的“村官”、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科研、推广经费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供给量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2.农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上述供给量分析一样,农产品的需求量Qd=Sn+Sk+Sj。其中:Sn表示当期农产品的国内消费总量;Sk表示当期农产品的储备需求量;Sj表示当期农产品的出口需求量。在现实经济社会中,也会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到Sn、Sk、Sj。

第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因素。随着近年来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从“双独二胎”到“单独二胎”,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将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态势。我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之相对应的便是会消耗大量的基础农产品物资。另外,改革开放不断纵深推进,国民经济也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随之带动工业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原料的选择也越来越宽,未来将不断加深对农业、生产工程等的依赖。

第二,国际农产品价格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格局的形成,国内农产品市场愈加对外开放。另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因此,国际农产品(尤其是大豆)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较大,再进一步对CPI造成影响。

第三,货币因素。商品价格的波动与整体货币量的发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货币量的增加,可能会引发居民通货膨胀的预期,导致社会物价的普遍上涨,从而放大供给冲击的影响。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不断调整,从2008年的适度宽松到2011年的稳健型,每一次调整都引发社会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另外,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而巨额的外汇储备量也间接地增大了货币的供给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价格关系分析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并非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推动的产物,即混合型通货膨胀。而在众多研究中,都以CPI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由此,本文在研究农产品价格与CPI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借鉴以往学者的经验,将相关影响因素引入其中。

(一)变量与数据选取

为了研究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与CPI之间的关系,结合上文关于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的分析,在实证研究中选择以下变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食品消费价格指数(CPIf)、广义货币(M2)、美元对人民币汇率(Ex)、国际大豆价格(Pi)、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等变量。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通常将CPIf作为农产品价格指标。为了确保数据的线性化,对广义货币(M2)、美元对人民币汇率(Ex)进行了对数处理,即Ln(M2)和Ln(Ex)。

另外,本文的研究选取了2004-2013年的月度数据。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官方网站。

(二)实证分析

前文的分析,说明CPIf、CPI与其他变量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因此,本文构建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采用多元时间序列法,即将每一个解释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解释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建模型。

在公式(1)中,yt表示k维解释变量向量;X表示d维政策性变量向量;p表示滞后期数。即A为k×k矩阵;B为k×d维参数矩阵;εt为k维扰动向量。

在研究中,将CPI、CPIf、PPI设置为解释变量;将M2、Ex、Pi设置为政策性变量。通过模型运行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对模型结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从CPI(消费价格指数)与CPIf(食品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来看:2004-2013年间,滞后一期的CPIf对CPI的影响并不显著,滞后两期的CPIf对CPI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同时,滞后一期的CPI对CPIf的影响并不显著,滞后两期的CPI对CPIf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由实证分析可得到:CPI与CPIf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即随着CPI的上升,将带动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扬。反过来,随着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扬,也将带动CPI的上升。

第二,从PPI(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CPIf(食品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来看:2004-2013年间,滞后一期的PPI对CPIf的影响并不显著,滞后两期的PPI对CPIf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但影响为正。与前面的理论分析部分基本相符,即PPI的上涨将带动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升。由于在实证模型中纳入了货币政策的因素,使这一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第三,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分析,M2(广义货币)对CPI、CPIf的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著,即随着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将带动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同时,Ex(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对CPI、CPIf的影响并不显著。另外,Pi(国际大豆价格)对CPI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但从作用上看并不明显,即Pi每上涨100美元,CPI上涨0.4左右。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上通过构建实证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研究结论基本与理论相吻合。具体有:第一,在2004-2013年间,我国CPI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根源在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即由于广义货币M2的增长,带动了农产品价格与CPI的上涨。而并非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CPI上涨,导致社会通货膨胀,这一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汇率对于国家来说是重要的政策性变量,但在实证中发现我国的汇率政策其并未对CPI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汇率政策很可能是导致广义货币M2增长的内在因素。因而,汇率政策可能以广义货币M2为中间变量,间接对CPI产生影响。第三,通过实证模型估计,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农产品价格、CPI均产生了影响,但影响并不显著。即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将带动农产品价格、CPI的上涨。分析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研究中引入了货币因素。第四,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13年进口634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80%。由此,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的波动,势必会影响到国内农产品价格,同时,对CPI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了控制并稳定当前我国CPI水平,采取打压农产品价格的政策是不可行的,这样会严重打击到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因此,针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稳定农产品价格并避免投资炒作

农产品价格波动在短期内会对CPI产生一定的影响,且较为显著。换句话说,农产品价格波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通货膨胀。因此,政府相关部必须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稳定价格水平,避免因由此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第一,通过组合手段引导市场,调动农户发展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农产品市场的供应。从长期来看,以打压农产品价格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是不可取的。“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定,社会基础物价水平也将稳定。因此,应以市场引导价格,通过增强供给信心,促进农产品价格趋于平稳。

第二,避免农产品囤积居奇、炒高农产品价格行为。在农产品价格波动异常时,相关部门应依法采取临时干预措施,抑制价格。对炒作农产品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最重要的还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加强对农产品收购、流通等环节交易与价格行为的监督与管控,规范电子交易市场,从而避免农产品被炒作的市场风险。

第三,重视科学引导社会舆论,避免社会公众的盲目“跟风”,加剧通货膨胀。当社会公众通胀预期不断累积,会促使通货膨胀的产生。因此,稳定农产品价格仅是一个方面,还应对社会舆论进行科学的引导。只有当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持以理性认识,才能避免其盲目“跟风”、哄抢物资,否则会加剧通货膨胀。

(二)完善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

当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可以交易的品种较少,仅有玉面、大豆、豆粕等。由此,造成广大农户想通过期货交易的品种极少,规避风险的方式也很少。对于农户来说,若能够依据预期农产品期货价格来生产相应的作物,则能够保证其收益。因此,国家应逐步增加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逐步完善品种结构。另外,我国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基本都是农产品的购销商或是投机组织,从中获取收益。而真正由农户直接参与的较少。由此,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支持并组织发展以农户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组织。以不同类型的合作形式,采用灵活机制,使农户真正参与到期货市场中。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鼓励国有大型农场、农业企业加入到期货交易中来,实现保值交易。

(三)保证持续充足的库存储备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农产品库存减少将加剧世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如近几年由于谷物价格涨幅较大,更多的土地被占有生产谷物。而引发的后果便是生产油籽的土地大量减少,造成油籽产量减少、价格上扬。同时,油籽作物的新增库存也在减少,将进一步加剧下期价格的上涨。因此,要缓解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持续充足的库存储备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并将在推动农产品价格稳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重视宏观政策的调控作用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经济实际进行分析,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都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综合推动的。如国内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大豆价格行情传导等。由此,在经济实际运行进程中,可以采取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第一,利用相关的货币政策,使处于流通中的超量货币进行回笼,从而避免货币供给增速过快所造成的由物价上涨而诱发的通货膨胀。第二,通过制定更为灵活、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使之充分发挥出“减震器”的作用,平抑消费价格指数。

1.卢锋,彭凯翔.中国粮价与通货膨胀关系[J].经济学,2010,1(4)

2.王小宁.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0

3.赵国庆,于晓华.中国农业增长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4

4.徐波,纪树东,李青.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增刊(上),2013,10

5.侯成琪,龚六堂.食品价格、核心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目标[J].经济研究,2013(11)

6.韩俊.农产品供求与通货膨胀[J].中国发展观察,2010(4)

猜你喜欢

波动价格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