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转移支付、收入差距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探究

2015-12-30张学功博士徐慧枫华中科技大学武汉430074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泰尔基尼系数城镇居民

■ 张学功 博士 徐慧枫(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430074)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居民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贫富差距的报告指出,1980-2010年期间中国基尼系数猛增近一倍,由1980年的0.3上升至2010年的0.55,这表明居民收入分化严重。众多研究表明收入差别对消费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具有相对低的消费倾向,而低收入者具有相对高的消费倾向。相同的收入归属于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导致的消费需求有很大的差别。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使得经济增长创造的大部分财富为少数人所有,是居民消费率偏低、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次贷危机以来,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经济受到重创,这要求本文回到以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上来。政府转移支付是降低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通过转移支付将财富分配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可以促进国内消费,提高厂商投资和就业的预期,进而支持经济持续增长。

理论综述

传统的凯恩斯消费理论认为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收入分配差距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以卡莱斯基和温特劳布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义者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卡莱斯基将收入分为工人工资收入W及资本收入Π,总消费C=α1W+α2Π(α1、α2为两种收入的消费倾向)。由于消费倾向不同,相同的收入增长却造成不同幅度的消费增长。温特劳布则认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储蓄倾向差异导致了收入分配的变化从而影响有效需求。Della Valle、Oguchi(1976)、Musgrove(1980)分别运用多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分组数据,利用基尼系数表示收入水平,检验了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他们都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降低消费总需求,缩小收入差距可以增加总需求。

我国学者对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杨天宇、柳晓霞(2008)估算出了使居民消费最大化的城乡及城镇内部可支配收入差距的最优路径。段先盛(2009)利用城镇居民1995-2006年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消费及收入数据发现阶层间的收入分配恶化阻碍了总消费的提高。张艳华、李秉龙(2004)构造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需求模型,揭示出收入差距的扩大抑制了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施行。在这些研究中,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主要以基尼系数为主,使用的数据大都是分组数据。Lerman and Yitzhaki(1989)指出,利用分组数据计算基尼系数,这将会低估基尼系数。同时,计算基尼系数时,要求分组数据为等距分组,否则要求对数据进行转化,而转化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大误差(张进峰、俞培果,2006)。此外,基尼系数对低收入阶层收入的变化不敏感、难以反映个别收入阶层的收入变化以及不能在群组之间完全分解等不足均受到了众多学者的批判。因此,上述研究表明利用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差距水平进而探究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政府主导的转移支付在居民收入再分配及引导消费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财政系统转移支付力度的控制是再分配政策的关键内容,陈焱、陈建东(2012)测算了财政转移支付前后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指出目前所得税的调节力度十分有限,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郑书耀(2009)指出鉴于政府赤字及效率的考虑,在政府扩张计划中减少政府直接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可以在短期内刺激内需,提高经济的增长效率并达到兼顾公平分配的目的。蒋南平、刘巍巍(2010)就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解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扩大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

表1 我国城镇居民2011年度收入差距泰尔指数

表2 泰尔指数与平均消费倾向

图1 是否包含政府转移支付的Theil指数时序对比图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本文使用Theil指数衡量居民收入差距,运用计算机模拟定量研究不同程度的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探讨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对减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进而对有效运用财政手段,降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基于泰尔指数收入差距的度量

泰尔指数(Theil)是广义熵指标体系的一种特殊形式,针对本文数据泰尔指数克服了基尼系数在衡量非等距数据方面的不足。泰尔指数的定义如下:

其中ri为个体收入(Yi)与总体人均收入(μY)的比值:

泰尔指数取值在0到logn之间,当收入完全平均分配时,泰尔指数取最小值0,表示没有收入差距。泰尔指数的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将模拟不同收入差距水平下对消费支出的影响。首先,模型有如下假设:

一是按收入等级将城镇居民分为7组,分别为最低收入水平组、低收入水平组、较低收入水平组、中等收入水平组、较高收入水平组、高收入水平组以及最高收入水平组。组内个体收入相等。

二是利用“代表性消费者”作为分析工具,对所有消费者赋予相同的消费函数将进行求解。

三是按照国际贫困标准,城镇居民每年度生活所需最低消费支出为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

四是模型中的收入及消费数据均与各收入水平分组相对应,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建立一个“代表性消费者”的消费函数,统一的消费模式为:

其中,为独立于现有收入的居民生活必须消费的最低费用,Yi为个体收入,α满足约束条件:0<α<1。指数形式的消费函数保证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特点。

基于“代表性消费者”的消费函数,总消费:

以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作为社会必要最低消费水平(),因此,2011年的消费模型中=10904.9。为估算α的数值,经计算得到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消费率为0.695,建立如下方程式:

其中,YT为总收入,最终计算得到α=0.8434,因此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为:

表1呈现了基本计算过程及结果。将各收入等级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代入2011年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式(2),可计算得出各收入等级组的人均消费。由于已知各组组内人数,各组对应的总收入、总消费及平均消费倾向均可计算得到。而城镇居民总体的平均消费倾向0.695,是由各组总收入之和除以各组总消费之和计算得出。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收入等级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等级的升高而降低,收入分配的状况将会对消费总支出及可支配总收入的消费率产生影响。经计算,2011年衡量我国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泰尔指数T=0.1919,这与魏国学(2013)测算所得的0.171相比高出0.02左右。

依据上述方法,计算我国历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泰尔指数,原始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表2列出了1990-2012年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与平均消费倾向数据。不难看出,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居民消费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实证分析

(一)政府转移支付与收入差距的分析

转移支付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包括政府主导的转移性收入及居民间的转移性收入。政府主导的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离退休金、价格补贴、政府抚恤金等。政府通过对不同社会收入阶层实施差异的转移支付政策,从而调节收入不均衡、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在本文模型假设的前提下,计算各收入等级剔除政府主导的转移性收入后的泰尔指数,剔除前后的泰尔指数时序图如图1所示。

若政府转移支付政策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则包含转移支付的居民收入泰尔指数将比不含转移支付的泰尔指数小。由图1可以看出2005年后的政府转移支付政策效果比较理想,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政府转移支付政策对缩小贫富差距起到较大积极作用。对包含政府转移支付与不含政府转移支付两种情况下的泰尔指数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其双侧P值为0.029。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两种情况下的泰尔指数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从统计学意义上,本文认为政府主导的转移支付对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显著性影响。

(二)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分析

1.基于协整检验的分析。利用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采用 EG两步法检验平均消费倾向与泰尔指数的协整关系。平稳性检验表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logtheil、logapc、logtheil`、logapc`均为I(1)。因此,建立平均消费倾向对数序列和泰尔指数对数序列的回归模型,如式(3)、式(4)所示。式(4)揭示了式(3)的回归残差存在一阶自相关。

分别利用包含政府转移支付和不含政府转移支付的的相关数据对上述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分别为表3的结果1与结果2。两种情况下,对式(4)中的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残差平稳,同时Q检验认为其残差不存在自相关。因此本文认为模型最终的残差εt为白噪声。根据EG两步法的原理,本文认为平均消费倾向对数序列与泰尔指数对数序列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表3 回归结果

表4 不同收入比情况下贫富差距及消费情况

由回归结果可知,包含政府转移支付模型的截距项小于不含政府转移支付的截距项(-0.6604<-0.2538),因此,在收入平均分配(theil=0)的情况下,两种情况下的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0.5166、0.7758(e0.6604≈0.5166,e0.2538≈0.7758)。包含政府转移支付情况下,泰尔指数对平均消费倾向的弹性系数为-0.1962,即表示贫富差距每缩小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就增大0.1962个百分点。同理,不含政府转移支付的情况下,贫富差距每缩小一个百分点,平均消费倾向仅扩大0.0699个百分点。以上的分析可知,由于政府转移支付可以更有效地对低收入者进行救助,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导致收入差距的降低对消费需求拉动的效果更为明显,即消费倾向的变化对收入分配更加敏感。

2.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分析。为了进一步考察现有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发生变化时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参照Christopher Brown(2004)本文对不同收入差距下的消费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在遵循本文模型假设的基础上,保持各收入等级组组内人数不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不变,并将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总收入在所有居民之间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分配,同时仍以式(2)作为代表性消费者的消费函数,参照表1的计算过程,模拟了2011年城镇居民在不同收入差距水平下的消费情况。

从表4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保持2011年当年可支配收入总值不变,调整各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当各组之间的人均收入比值不断扩大,即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时,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不断减小。其中,当收入差距水平从THEIL=0.1919变化到不存在收入差距,即Theil=0时,平均消费倾向从0.695增加到0.699,因此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将影响到居民整体的消费倾向。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在模型假设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衡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并分析了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的总体消费需求存在负的相关关系,收入差距越大则社会消费率越低。保持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不变,调整各收入等级组间的收入比例,模拟不同收入差距水平下的消费需求情况,当泰尔指数由0递增至0.8645的过程中,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则从0.6997递减至0.6559。近年来,政府主导的转移支付政策对减小收入差异、提高消费需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比较包含政府转移支付及不含政府转移支付两种情况下消费倾向对泰尔指数的回归模型,可以发现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使得消费需求对收入不均等更为敏感。

为进一步发挥转移支付在实现社会公平、调节财富均等化分配、有效引导投资消费方面的作用。罗长远、张军(2009)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收入差距是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但目前我国财政调节收入差距的职能明显弱化,造成调节收入差距机制缺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着重解决城镇居民中低收入户、特殊群体的医疗卫生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尽快实现劳动人员全员参保。另一方面,政府需加大财政保障支出,优化保障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中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济费、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此外,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财政工具,也应配合转移支付政策发挥社会财富的调节作用,做到“结构性减税”。针对特定的社会群体,制定特定的税种和税率,有效控制收入的调节力度,降低过高的收入,减轻过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从而提高消费率。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强化保障性支出及税收的再分配功能,是促进居民收入均等化、提高有效需求、保证我国经济增长由依赖出口向依靠内需转变的重要途径。

1.杨天宇,刘晓霞.满足消费最大化的最优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学家,2008(2)

2.段先盛.收入分配对总消费影响的结构分析—兼对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

3.张艳华,李秉龙.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定量研究[J].农村经济,2004(7)

4.Lerman R.L,S.Yitzhaki.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Estimates of Gini Cofficients.[J].Econometrics,1989(42)

5.张进峰,俞培果.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结构[J].统计与决策,2006(2)

6.郑书耀.刺激消费内需与政府转移支付[J].税务与经济,2009(6)

7.陈焱,陈建东.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8.蒋南平,刘巍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解构分析:1985-2007[J].消费经济,2010(1)

9.魏国学.收入分配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J].中国物价,2013(5)

10.Christopher Brown,Does income distribution matter for effiective demand?Evidence fromThe United States.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6(3)

11.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4)

猜你喜欢

泰尔基尼系数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百忍寺
百忍寺
御媛丹、崀霞湘溢、泰尔生物涉水直销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