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煤炭企业突围转型“持久战”

2015-12-29王学兵范立斌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游击战沉潜突围

文/王学兵 范立斌

打好煤炭企业突围转型“持久战”

文/王学兵 范立斌

面对煤炭企业漫长寒冬,是沉寂等死还是突围解困?早在2012年,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就明确了主动御寒的决心。三年来,大家彼此鼓励,承压奋进,期望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三年过去了,“春天在哪里”?人们心中开始忐忑、焦虑、迷惘,甚至不知所措。对此,急需在广大煤炭企业员工中开展一场“提振精神、坚定信心”的专题思想解放活动。

近期,在煤炭行业内部逐渐形成了“自我革命、沉潜蓄势”的思想共识。这里的“沉潜”从表面上是指,企鹅在将要上岸时,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下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而反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对处于生死边缘的煤炭企业,尤其是成长在沂蒙革命老区的临矿集团则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临矿集团不但需要鼓足“沉潜”前的勇气,而且更需要历练“沉潜”中的坚持。这也昭示着必须做好打“持久战”和“游击战”的准备。

“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30年代针对抗战时期存有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等错误思想提出的战略性指导方针。它解决了中国人民抗战的思想困扰,坚定了夺取最终胜利的信心。正如新常态下的煤炭企业面临的新形势一样,一部分人过于乐观地认为冬天即将过去,甚至已经感受了一丝春意,还有一部分人过于悲观地认为我们将死在这个冬天。何以应对当前的思想状况,临矿集团在落实“新常态、新挑战、新机遇、新作为”专题形势任务教育中,部署开展了重温毛泽东同志的 《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经典著作学习活动,着力解决干部职工中这样那样的思想困扰,用“沉潜”的智慧进一步历练卧薪尝胆的意志,用持久的思想进一步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

上个世纪中后期,临矿集团曾有过连续28年的亏损,没有钱给职工发工资就发煤炭,矿工们都是偷偷地把班中餐省下来带给孩子吃,生活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企业也游走在破产的边缘。可以想象这种艰苦的隐忍和无奈,是多么让人心酸和痛楚。临矿有一万个理由选择放弃,但信念让大家坚持了下来,后来这种“信念”升华成了“精诚团结、励精图治、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临矿精神。煤炭“黄金十年”后的这三年,人们好像有点慌不择路,有点急功近利,被种种假象所困扰。但不管怎样,只有学越王勾践,学司马迁,认真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哪怕十年八年甚至更长,也要勇敢地走下去。

如果把煤炭企业“沉潜蓄势”作为一种战略的话,“游击战”就是这个战略的具体战术,它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持久战”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临矿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始终认为 “沉潜蓄势”并不是坐以待命,坐等市场好转,而是以“持久战”的心态,引导全体员工尽快走出“危机低谷煎熬期”,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紧紧抓住“改革发展新的窗口期”,游击作战,分兵突围,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新世纪初,临矿集团以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勇气率先完成了破产改制、主辅分离,确立了以解放思想为主线,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新区建设为着力点的发展思路,全面打响了低成本扩张战、新井建设战、技术革新战“三大战役”,成功完成了华丽转身,于2011年正式迈进“千万百亿”的国内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俱乐部”。

然而,煤炭寒冬不期而至,煤炭“黄金十年”掩盖下的弊端和矛盾日益凸显,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临矿小煤种、小井型、小规模这一现实,决定了临矿集团只有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才能避敌锋芒,以小搏大,以弱弑强,求得生机。2013年临矿集团首次提出“六大攻坚战”,三年三个一号文,久久为功推进。去年更是召开了“头脑风暴”式的十场改革突围转型座谈会,将权属单位分十个类别六个板块找问题、寻出路,运用“分兵突围”的战术,较好地踏上了“沉潜突围”的改革转型之路。

目前,临矿集团“五个转型”的道路已铺就,经济增长新优势已初显。一是向煤电一体化发展转型。省外抢抓国家发改委规划“蒙电入鲁”的大发展机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股权合作、劣势对冲的良性发展格局。省内,积极探讨古城、沂水等电力项目合资合作等问题,把煤电联营作为临矿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向矿业托管服务业转型。加快组建集团公司和田庄、上海庙两个层级三个公司建制的矿业技术服务公司,与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调配、联动发展,畅通人员分流安置渠道。三是向物流贸易服务业转型。利用鲁北物流基地的平台优势,探索完善电子商业主导下的国内国际物流贸易模式和市场体系,快速介入LNG、CNG新能源项目。四是向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 “双轮驱动”转型。以培育玻纤、铁矿和澳大利亚煤炭项目三大产业板块上市为目标,加快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现混合多元发展,统筹解决低成本融资、产权多元化和有效激励等问题。五是向高效现代农业转型。以邱集、马坊、田庄矿等资源逐步枯竭矿井为代表,通过招商引资、种植养殖以及生活服务业带动转产转移,逐步由“以煤为主、一业独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型,打造形成现代高效农业板块。

“沉潜蓄势”中的“持久战”和“游击战”解决了我们改革、转型的思想解放和求存、求进的方法创新问题,只有把“游击战”战术的灵活性和“持久战”战略的指导性正确运用到这场关乎“生死”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整个煤炭企业在新常态下逆势突围、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相信,“沉潜”是一股狂流,因为这是千千万万矿工的生死抉择;相信,“沉潜”是一次启程,因为这是千千万万矿工的矢志坚持。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临矿集团)

(责任编辑:刘宏伟)

猜你喜欢

游击战沉潜突围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堵车“突围”记
柳青:沉潜于生活深处
沉潜冷梅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
沉潜迷醉达拉湾
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
白崇禧与抗日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