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铁蛋白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关系

2015-12-29王健,刘许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铁蛋白血肿脑出血

血清铁蛋白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关系

王健刘许昌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潍坊2625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Rankin量表评分≤2)52例及不良组(Rankin>2)31例。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清铁蛋白水平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水平与颅内血肿体积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84,P<0.001)。结论血清铁蛋白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且与颅内血肿体积正相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清铁蛋白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4ZRB14144)

第一作者:王健(1980-),男,医师,主要从事脑出血急救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1〕。该病对脑组织的破坏主要来自颅内血肿压迫及继发性血肿周围水肿,这些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神经功能障碍〔2~4〕。血清铁蛋白(SF)是人体内铁的主要储存形式,本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与SF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均≥60岁;均经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且均为首次脑出血;无合并其他脑部疾病;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合并恶性肿瘤等终末期疾病。发病90 d后采用Rankin量表〔5〕评估恢复情况并分为2组,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良好组,52例),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不良组,31例)。

1.2定义及标准改良 Rankin 量表具体为〔5〕:0分:完全无症状;1分:尽管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工作和生活;2分: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但不需帮助能照料自己的日常事务;3分:中度残疾,需部分帮助,但能独立行走;4分:中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日常生活需别人帮助;5分:重度残疾,卧床,二便失禁,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所有血液学指标以入院后7 d的检测结果,SF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ECLIA)法,试剂购置于德国罗氏公司。采用CT评估颅内血肿体积(ABC法)〔6〕。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7〕。

1.3观察指标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共纳入年龄、性别、病史、血压、SF、出血量、体温、NIHSS评分等12个因素;分析SF水平与颅内血肿体积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

2结果

2.1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两组性别、糖尿病史、饮酒史、血压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高龄患者(≥70岁)比例显著高于良好组(P=0.018);不良组吸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良好组(P=0.044);不良组入院NIHSS显著高于良好组(P<0.001);不良组脑出血量显著高于良好组(P<0.001);不良组SF水平显著高于良好组(P<0.001)。

表1  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 s〕

2.2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所得阳性结果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SF水平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2.3SF与颅内血肿体积的相关性入院后7 d SF平均水平为(211.6±65.3)μmol/L,平均血肿体积为(25.3±15.1)ml。SF水平与颅内血肿体积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84,P<0.001)。见图1。

图1 SF与颅内血肿体积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入院时NIHSS与预后不良的关系已然获得公认,其代表着脑出血对神经功能造成的直接打击〔8〕。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最终预后的因素并不完全是脑出血的直接压迫,后续血肿的持续压迫及血肿周围水肿形成所造成的压迫更为重要〔9〕。本文提示SF有望成为判断预后的指标。颅内出血后,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漏出,出血部位的铁蛋白是来源于血凝块的回缩,从而将铁蛋白释放到血肿部位〔10〕。在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使得血红蛋白裂解为铁和胆绿素等,因而可以表现为SF水平升高。铁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毒性,其可以促进继发性脑水平、神经细胞损伤及DNA损伤等。SF不仅可成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还可辅助影像学检查判断颅内血肿变化。SF是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指标,检测方便、经济。在各项铁代谢指标中,铁蛋白的性质比较稳定,而总铁蛋白结合率、血清铁浓度、转铁蛋白浓度

等则变化较多,并不是十分良好的备选指标。鉴于SF的这些固有属性,加之可以一定程度反映颅内血肿大小及患者预后,其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4参考文献

1Chan S,Hemphill JC.Critical care manage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rit Care Clin,2014;30(4):699-717.

2Ozkan E,Gocmen R,Topcuoglu MA,etal.Blood-retina-barrier disruption accompanying blood-brain-barrier dysfunction in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J〕.J Neurol Sci,2014;346(1-2):315-7.

3陈明华,郝国彩.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136-41.

4杨平,张莉,何英,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227-9.

5Rittenberger JC,Raina K,Holm MB,etal.Association between 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modified rankin scale and discharge disposition after cardiac arrest〔J〕.Resuscitation,2011;82(8):1036-40.

6冯玉兰,蒋爱华,颜静,等.脑血肿体积评估3种方法的比较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1):26-30,36.

7Sartor EA,Albright K,Boehme AK,etal.The NIHSS Score and its components can predict cortical stroke〔J〕.J Neurol Disord Stroke,2013;2(1):1026.

8Yeh SJ,Tang SC,Tsai LK,etal.Pathogenetical subtypes of recurr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designations by SMASH-U classification system〔J〕.Stroke,2014;45(9):2636-42.

9Kono K,Terada T.Simultaneous bilateral hypertensive putaminal or thalamic hemorrhage:cas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Turk Neurosurg,2014;24(3):434-7.

10Romero JR,Preis SR,Beiser A,etal.Risk factors,stroke prevention treatments,and prevalence of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Stroke,2014;45(5):1492-4.

〔2014-06-15修回〕

(编辑苑云杰)

猜你喜欢

铁蛋白血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铁饱和度对其耐热性、抑菌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权威营养学专家联合发布《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