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3种灌肠方法治疗老年便秘的对比性研究
2015-12-28王翠兰刘美宏
王翠兰,刘美宏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改良后3种灌肠方法治疗老年便秘的对比性研究
王翠兰,刘美宏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目的观察不同灌肠方法对老年便秘患者产生的不同临床效果,探讨适合于老年便秘患者的最佳灌肠方式。方法 将9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分别采用改良后的大量不保留灌肠(A组)、小量不保留灌肠(B组)和开塞露简易通便法(C组),灌肠后从灌肠液外流情况、舒适程度、灌肠液保留时间和排便效果4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灌肠液外流B、C组少于A组;舒适程度B组高于A、C组;灌肠液保留时间>10 min B、C组多于A组,B组多于C组;排便效果C组高于A、B组。结论开塞露简易通便法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其他2种方法,最适用于老年便秘患者。
便秘;灌肠;老年人
老年性便秘困扰老年人,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长期便秘者易出现头昏、心悸、乏力、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病情危重者还可诱发结肠癌、直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便秘的护理干预除调整饮食、增加活动量、口服药物外,灌肠通常是解除便秘最为常见的手段。为探讨适合于老年人的最佳灌肠方法,我们对3种改良后的灌肠方法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因便秘需行灌肠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90例,排除存在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等灌肠禁忌证的患者,以及肝昏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等不适于肥皂水、生理盐水灌肠的患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分别采取改良后的大量不保留灌肠(A组)、小量不保留灌肠(B组)和开塞露简易通便法(C组)进行灌肠。A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65~88岁,平均(73.30±4.56)岁;B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8~85岁,平均(74.12±3.87)岁;C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70~93岁,平均(75.86±4.74)岁。3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腹胀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灌肠前,由操作者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述灌肠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健康教育知识,消除顾虑,稳定情绪,以取得合作和配合。实施灌肠操作前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是灌肠成功的关键[2]。
1.2.2 A组 患者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 cm,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后轻轻插入直肠10~15 cm,缓慢灌入0.1%~0.2%温肥皂溶液500~1 000 mL,嘱患者保留5~10 min后有明显便意时排便。
1.2.3 B组 患者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 cm,润滑肛管前端后插入肛门深度15~20 cm,缓慢灌入加入等量温盐水的液体石蜡50~100 m L,嘱患者保留10~20 min后排便。
1.2.4 C组 将40~60 mL开塞露抽入注射器内,注射器乳头与16号橡胶导尿管相连,患者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 cm,润滑导尿管后插入肛门深度15~20 cm,将开塞露缓慢注入,嘱患者保留5~10 min后排便。
1.3 观察指标 以灌肠后3组患者灌肠液外流情况、舒适程度、灌肠液保留时间和排便效果作为观察及评价指标,其中灌肠肛管插入深度、速度及灌肠管材质的不同均不会影响以上评价指标的选定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90例老年便秘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后3种不同的灌肠方法。灌肠液外流B、C组少于A组(P<0.05);舒适程度B组高于A、C组(P<0.05);灌肠液保留时间>10 min B、C组多于A组,B组多于C组(P<0.05);排便效果 C组高于 A、B组(P<0.05)。从灌肠效果看,改良后的开塞露简易通便法最适用于老年便秘患者。见表1。
表1 3组灌肠效果比较(n=30,例数,%)
3 讨 论
3.1 便秘的危害 对老年患者而言,便秘的危害尤其严重。便秘时的过度用力会造成腹压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并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严重病症,严重者甚至造成猝死[3]。病史较长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烦躁等[4]。本研究针对改良后的3种灌肠方法进行比较,旨在探索能够有效解除便秘症状、缓解患者痛苦、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最佳灌肠方法。
3.2 疗效分析 ①A组在灌肠时患者臀部抬高10 cm、肛管前端插入直肠10~15 cm、降低了灌肠速度,但30例患者中仍有16例存在不同程度灌肠液外流现象,23例灌肠液保留时间<10 min,有一半患者因肠道内容物增加后不能尽快排出,且排出物多为灌肠液,出现腹胀加重等不适表现,22例患者对灌肠效果不满意。因此,改良后的大量不保留灌肠不适用于老年便秘患者。②B组灌肠时肠液外流现象得以改善,灌入的石蜡油通过包裹粪便外层,使粪块变得润滑,同时由于灌肠液少,没有造成肠腔负担,从患者的舒适程度、灌肠液保留时间均高于A、C组。但多数患者灌肠液停留时间较长,短时间内不能形成强烈的排便感,所以亦不适用于需尽快解除便秘症状的老年人。③C组利用注射器与16号橡胶导尿管相连,将40~60 mL开塞露注入到肛门内15~20 cm,可直接到达乙状结肠内,同时灌肠时采取臀高位,可使直肠结肠之间存在较大压力差,灌肠液通过液体力学的重力快速进入结肠[5],避免了开塞露对直肠的直接刺激,减轻了腹痛等不适表现,有效控制了外流现象。开塞露通过其高渗透压作用,在结肠内充分吸收组织水分、稀释软化大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有效解除患者便秘症状。试验中,C组30例患者中无灌肠液外流现象,23例患者无明显不适,18例灌肠液保留时间>10 min,除2例外,其他患者均对排便效果感到满意。
应用橡胶导尿管灌肠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在小儿、老年人及需保留灌肠者中更为常见,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6-8]。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后的开塞露简易通便法,提高了灌肠效果,具有安全、有效、简捷的优点,完全适用于老年便秘患者。
3.3 注意事项 改良后的开塞露简易通便法取材方便,以橡胶导尿管代替灌肠肛管可减少对患者肠道的刺激,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方法简单易学,适合于出院后长期卧床及习惯性便秘患者,是一种解决便秘症状的有效措施。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开塞露属于刺激性泻药,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肠壁干燥,降低直肠对排便刺激的敏感性,引起习惯性便秘,从根本上改善便秘症状的做法应是合理调节饮食,适度活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1]刘静,邹莉,陈素萍.改良灌肠法在老年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296-1297.
[2]王丹,张娆.肠造瘘口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1027,1030,1033,1041.
[3]韩璇,曾鲜枚.改良开塞露注入法治疗急诊老年便秘3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76-77.
[4]张秋平,李红颜,李领娣.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与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5): 527-529.
[5]繆格敏.改良灌肠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灌肠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3138-3139.
[6]朱风华.普通导尿管代替肛管用于药物保留灌肠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8):180-181.
[7]杨文静.一次性橡胶导尿管在小量保留灌肠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35.
[8]樊雨青.一次性导尿管用于149例患者灌肠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2010,34(2):119-120.
(本文编辑:刘斯静)
R442.2
B
1007-3205(2015)02-0195-03
2014-05-26;
2014-06-23
王翠兰(1966-),女,河北廊坊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护师,医学学士,从事老年病临床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5.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