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植园的实践与体会
2015-12-27宣瑞莲韩松洋
文 宣瑞莲 韩松洋
科学种植园的实践与体会
文 宣瑞莲 韩松洋
一、种植园准备阶段
2014年4月我校进行绿化改造,学校领导原打算将学校后面的空地改造成花园。我们科学组的教师听说了这件事情后,便和学校领导商量,是否可以给我们科学组留一小块地方,种种蔬菜什么的,让学生认识认识,免得又闹出“麦苗当韭菜”“满地找不着花生”等诸多笑话。学校领导颇为认同我们的观点。可是,消息一传开却让我们大失所望。笔者带的五年级39个学生中只有5个没什么意见,剩下的直摇头:
“我妈说了一家老小还指着我考大学,出人头地呢”
“我爸说了种地还不如练摊来的出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种地的话,还要老师干什么,自己就教了。”
“如果以后不好好学习就去种地!”
“没出息才种地!”
一些反对观点层出不穷, 经过几位科学教师的商量,我们把解决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定为了首要问题。几天后种植小组终于组建了起来。我们把学生分成了三组:师生园、亲子园、自立园。
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蔬菜及农作物,扩大知识面,我们为小组成员提供了种植、养护、采收、气候等方面的参考资料,并提供了部分劳动工具。
二、种植园建设成果收效显著
4月底,一场轰轰烈烈的蔬菜种植大比拼活动拉开了序幕。
教师、家长和学生70余人用铲子、锄头、洒水壶等工具,松土挖坑、培土栽苗、提水浇水,在各自的“ 责任田”里种下了辣椒、地瓜、西红柿、土豆、花生等农作物,成为这块土地上的首批耕耘者。
为了种植好瓜果蔬菜,学生们事先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问长辈,打听种植小窍门;上网络,了解种植小提醒;翻书籍,查阅种植小知识。成竹于胸,跃跃欲试的学生们盼星星盼月亮地终于等来了动手实践的机会。
回顾当时的情景,真是热闹非凡。挖地、播种、浇水、施肥……这些平凡的活儿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那样的新鲜,他们干得是那么有滋有味。汗滴种植园,畅想在心间,看着眼前一株株绿色的小幼苗,希冀着大丰收,纷纷表示如果能吃到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情。
科学种植园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增强了他们认真负责的意识。
1.“科学种植园”是孩子们的乐园
走进我们的 “科学种植园”,你会看见那辣椒吹着号角,地瓜的藤蔓相互纠缠,花生的小黄花静静开放,西红柿那红色的硕果上还有一滴小露珠晶莹透亮。它们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茁壮生长。
如今,学生的实践课和课余时间有了新去处。透过办公室的窗户,你会发现种植园里时不时地闪现几个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拈手捉虫,或是低头浇水,或是拿着本子观察记录。
图1 积肥
图2 灭虫
图3 采摘
2.“科学种植园”培养综合能力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自然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科学种植园的成立,在为学生创造了科学探究机会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探究欲望,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年级二班刘王鹏同学在活动日记中说:“通过种植,我学会了种土豆。土豆的种法很特别,要把它分成几块,埋在土壤里就长出新土豆了。不仅如此,我还学会了怎么浇水。别看它们长得小,喝水能力可不小!”
五年级一班的高越同学说:“真不知道西红柿还要打尖啊!我要用我学到的知识用到我爷爷的菜园子里去。”
3. “科学种植园”促成好习惯
我校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对种植园的观察研究,他们养成了观察记录的习惯;通过对种植园的管理过程中,他们养成了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五年级三班杨阳同学的观察日记《修剪花儿》:“今天我和高越一起跟科学老师学习修剪花儿。老师先把两盆花放在我们面前,给我们做了示范。又给了我们两把剪刀,让我们把已经枯萎发黄的枝叶修剪干净。如果整根枝叶枯萎了,就从根部剪去。
我拿起剪刀认真地修理起来了。我发现那盆花全都是一条条地长在土里,由于长的太大了,都被压弯了。我笨笨地拿起剪刀,用手弄开叶子,在根部剪起来。这时,我发现了一个特点:这些花只要根部枯萎了,上面也就跟着枯萎了,这大概是根的作用吧。
渐渐地,根部没有枯萎的部分了,我又开始修剪上面的了。这时出现了一个难题:底面的发黄了,叶子有片却是绿色的,这可怎么办啊?我下定决心,把它剪掉了。如果不剪,它还会继续发黄的。
虽然我已经累得有点腰酸了,可我还在剪着。这盆花在我的修剪下越来越好看,我心里高兴极了。看来,做一名园丁真不容易啊!”
4.“科学种植园”带来新变化
同样是学生的乐园,与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不一样的是,我们学校的科学种植园成了“第二课堂”, 让孩子们受益匪浅的同时,教师、家长、学校也有了新变化。
有了科学种植园,教师多方面受益。首先,教师的知识内涵更丰富。每天学生们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来,为了不被问倒,自然组的教师克服困难,加紧学习,利用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来充实自己。其次,教师的实践活动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生疏到熟悉,由熟悉到流畅,保证了种植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化。我校采取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家校联评”四位一体的形式,更有效地检测学生科学学习的状态和趋势,促使学生朝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我们还在班级的评价榜上单独设立“科学”一项,学生科学学习表现以学生喜欢的QQ升级即记星的形式呈现,每得5颗星就可以升级为月亮,并相应对换成班级评价榜上的一个笑脸,满5个月亮就可以升级为一个太阳,相应可换一张“科学之星”的小喜报,学期末,得到小喜报排在班级前5名的学生就会获得班级“科学小博士”的奖状。学生们对这种评价特别兴奋,发现自己比别人少了一个,就会非常着急,接着会表现得更好,想方设法追赶上去。你追我赶的风气就这样形成了,学生的上进心更强了。
有了科学种植园,家长们喜在眉梢。以前家长认为科学课是副科,学了没有用。考试时,只要背背就可以过关,考的好坏也无关紧要。认为科学实践活动是多余的。随着系列活动的开展,家长们通过看观察日记、赏学生作品,全面地认识了科学教育。在这种非空洞的说教中,家长逐渐转变了这种意识。有位家长在看到自己孩子制作的标本时,惊叹地说:“真不知道他做得这么好!”。
三、结束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更让人欣喜的是,家长和学生们对从事农业种植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已经取得的小小成功让我们感到欣喜,但不是满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为学生打造一片蓝天。
作者信息
宣瑞莲,本科,小教高级。韩松洋,本科,小教二级。北京通州区台湖学校,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