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节小学英语课例的分析与思考

2015-12-26杨威英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例分析示范课有效教学

杨威英

【关键词】小学英语 示范课 有效教学 课例分析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65-02

新课程标准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以来,我市一直致力于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2010年9月开学的第三个周末,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活动在桂林市第十七中学举办。在培训期间,也正值外研社的点读笔推广之际,筆者有幸在这次培训期间聆听了两位教师上的示范课。他们呈现的精彩课堂、娴熟的职业技能以及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实践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笔者对其中的万老师执教的一堂教研课发表一些看法。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Book5 Module4 Unit1“Can you run fast?”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掌握的单词:can,winner,jump,far.

句型:Can you...?Yes,I can. / No,I cant.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谈论和询问别人是否具备某种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快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和别人用英语相互交流;通过对别人能力的询问,也教育孩子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要发展自己的特长,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运用句型“Can you...?”对他人进行询问交流,并能对别人的提问做出快速而正确的回答。

(四)教学难点

句型“Can you...?”及其回答。

(五)教学策略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以极其自然的导入加上学生熟悉的体育明星作为开篇语,首先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再创设情景讲解并操练本课的知识点。接着通过一个采访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活动中,从而过渡到课文,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采访同学是否具备某些能力。最后是结束课程。

二、教学过程描述

(一)导入

1.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一起唱英文歌Im listening to music,活跃了课堂气氛。

2.教师出示四匹不同颜色的马,并把它们分别作为每个小组的象征,同时在黑板上画出跑马场中跑道的图示,引导学生要通过努力成为最后的“winner”,很自然地引入本课的第一个新知。

(二)呈现

1.引出第一个新知后,教师让学生学会“Im the winner!”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在热身的过程中操练新知:“win-ner!Winner!Im the winner,yeah!”

2.由一组体育明星的图片引出本课的重点知识。通过整体的呈现,学生从整体上对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感知。

3.具体讲解新知:

T:Ok,boys and girls. Liu Xiang can run. Can you run?通过一组体育名人的图片,使得学生领略到“can”的意思。

Ss:Yes./ Yes,I can. (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回答)

T:Run,run,I can run.(边引导学生跟读和做动作,让学生明白“run”的含义)

Ss:Run,run,I can run.

T:Run,run,run fast.(同时加快动作让学生明白“fast”的含义)

Ss:Run,run,run fast.

T:Swim,swim,swim fast.

Ss:Swim,swim,swim fast.(动作依旧从慢到快,继续体会“fast”的含义)

T:Fast.(带领学生进行机械操练,以同样的方法教授“far”)

Teacher ask two students to come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 to perform run. Then,ask the faster one:Can you run fast?

S1:Yes,I can.(用同样的方式教学生回答:“No,I cant.”)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操练,并给学生以动作的辅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Yes,I can. ——双手握拳,语气坚定。No,I cant. ——摇摇双手,语气气馁)

(三)操练

1. Interview

(1)T:Now,Im a reporter.(教师把自己制作的记者证的牌子戴在胸前以便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意图)And,I want to interview some of you. And I need two stu-dents to come here. (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比赛跳远)

T:(to the further one)Can you jump far?

S2:Yes,I can.

T:(to the other one) Can you jump far?

S3:No,I cant. (Interview two to three students)

T:Now,its your turn. Who want to be the reporter and to interview Miss Wan?

……

(2)Interview Liu Xiang,by designing a guessing game,if the answer is the happy face that means he or she is right;if the answer is a sad face that means he or she is wrong. The student who will give the right answer will win and the horse of their group can ride ahead a short distance.

T:Ok,now. This is Liu Xiang. This time,I want you to interview him. You can guess from these points. Who want have a try?

……

(四)听课文

Before listening,teacher gives students a question:Can Amy run fast?

T:Ok,who can guess the answer?(谁能猜测一下答案)

1.听录音,找答案,然后check.

2.听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read sen-tence by sentence.

3.人机对话。由于点读笔具有点哪里读哪里的特点,且可以随便挑选其中的一个角色,因此可以让学生和机器进行对话。

4.Read the whole text together.

(五)调查

Before the lesson,teacher gave student a piece of paper,like this(见下表):

T:Ok,boys and girls. Work with you group members to ask them“can you...?”(活动结尾,教师读了一份来自学生的调查报告)

三、几点思考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交际服务,是人与人之间或者是实际生活中沟通、交流的工具。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判断一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达成传授者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判断学习者是否能够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运用水平。只有让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跟着教师的思维参与课堂活动,活动设计才算是一堂成功的、好的英语课。就本堂课而言,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都很突出,教授的方法也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见教师对于课堂环节的设计和选择花了不少心思;师生间的配合默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高,基本上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相对来说是比较扎实的,效果不错。

2.从教学环节上来看,本课也有不少的亮点。首先在导入部分,教师一反常规,把新知放在了导入的部分,使得原本是热身的活动成为了操练新知的“drill”,可谓一箭双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把课堂设计成为一个小型的“赛场”,“to be the winner”的思想一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使得导入和本课的主题很自然地连在了一起。

3.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水平。整堂课,万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十分自然,给人的感觉很亲切。给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万老师的肢体语言。她那丰富的肢体语言,不仅使得自身看起来很有热情和激情,同时也能带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了听课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此外,从本课的课堂设计也能看出,万老师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善于思考的教师,所以能轻松地驾驭课堂。

4.虽然本课的教授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后对英语有了一定的兴趣和积累了一定的知识量,但是处于该阶段的孩子还是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好胜心强,在活动的设计中万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竞赛的评价方式,选择了大家都感兴趣的人物作为被采访的对象,期间也配合有丰富的肢体动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该课综合目标的达成。

以上这些都是本课能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该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师生间融洽的关系也给笔者不少启迪: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只能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是足够精彩的课堂。也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集中孩子們的精力,引导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师生沟通不足。由于本次是借班上课,可能课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还是不够,因此在课堂上对于教师给出的指令学生感到很模糊。这就给上展示课的教师提了一个醒,以后开展课堂活动之前,教师给予学生的指令发出一定要简单、清晰,才能确保活动的开展畅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时间上的浪费,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二是教师对于教具的使用还不够熟悉。这次是万老师尝试在课堂中使用点读笔,其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让学生阅读课文这点很好,然而,开始时出现的状况浪费了不少时间,也间接地、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师上课的情绪。这样的错误不应该出现在公开课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要尽量避免。三是结尾部分是本课的一个不足。所有的活动和教学过程在教师对一份调查表的陈述中戛然而止,因为没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所以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纵观全局,也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显得虎头蛇尾。笔者认为,最后的结尾如果教师能请学生把他们的调查结果做一个小小汇报的话,效果会更好。没有家庭作业,也没有小结,整堂课就戛然而止,给人的感觉很突然。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最好能带领学生再系统地复习一节课的知识,这样整节课才显得完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除了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还需要认真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课例分析示范课有效教学
道县:结对帮扶送课下乡
基础教育教研解析之示范课与常态课
基于课例 反思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对《画画亲近的人》一课的若干问题探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慧眼识璞玉,妙手炼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