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508*
2015-12-26衣志刚董志敏
刘 佳,厉 志,衣志刚,董志敏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春 130033)
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508*
刘 佳,厉 志,衣志刚,董志敏**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春 130033)
吉育508是高产、高油、适应性广新品种。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5.7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0.2%;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87.2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3%。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83.4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吉育72平均增产5.5%。2015年1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大豆新品种;吉育508;高油
1 选育经过
粗蛋白含量37.82%,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为人工接种SMVⅠ号株系和SMVⅢ号株系;大豆胞囊线虫病(SCN)抗性鉴定为接种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见表1)。出苗至成熟126天,比对照早2天。需≥10℃活动积温2 700℃以上,属北方春大豆中晚熟品种[2-3]。
吉育508是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2001年以公交9503ZW-3为母本,公交9532-19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代号为公交0122,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2007年种植F1~F6代单株,2008年F7代决,定名为公交0122-9。2009年、2010年在公主岭、范家屯、德惠三点次异地产量鉴定。2011—2012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生产试验。2015年1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4008,定名吉育508[1]。
2 品种特征特性
吉育508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0厘米左右;圆叶,紫花;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百粒重22.2克;脂肪含量22.10%,
表1 2011—2012年吉育508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3 产量表现
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5.7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0.2%,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87.2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3%,增产点比率71.4%(见表2)。
表2 吉育508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013年生产试验7个承试点平均产量3 183.4公斤/公顷,比对照吉育72增产5.5%,增产点比率85.7%(见表3)。
表3 2013年吉育508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4 适应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吉育508主要适应在吉林省中部和南部、辽宁省东部山区、宁夏自治区北部等地春播种植,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多发地区应谨慎种植[4]。
一般于4月末至5月初播种,播种量55公斤/公顷,适宜密度为22~24万株/公顷。每公顷施20 000公斤有机肥作底肥,施150公斤磷酸二铵作种肥。生育期间注意防治大豆蚜虫,8月中旬及时防治大豆食心虫。生育期间尤其是鼓粒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溉[5]。
[1] 常汝镇,邱丽娟,李向华.我国大豆的生产和创新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1,17(3):91-93.
[2] 赵团结,盖钧镒,李海旺,等.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9-37.
[3] 曹永强,宋书宏,王文斌,等.拓宽大豆育种遗传基础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5(6):34-36.
[4] 王跃强,王曙明,汪洋,等.大豆新品种吉育4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科技,2010(5):66-67.
[5] 刘佳,刘玉芝,董志敏,等.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5选育报告[J].吉林农业科学,2008,33(5):18-19.
S331
B
1674-3547(2015)06-0049-02
2015-10-15;
2015-11-11
刘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抗性育种研究,E-mail:lj_hope0459@aliyun.com
吉林省科技攻关计划“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多抗病基因聚合的大豆新种质”(20140204019NY)
**通讯作者:董志敏,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dongzhimin200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