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根潜蝇发生程度与前茬作物关系初步调查

2015-12-26毛彦芝牛若超董全中杨耿斌车京玉张起昌李冬冬于洪春

大豆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株率田块幼虫

毛彦芝,牛若超,董全中,张 勇,杨耿斌,车京玉,张起昌,李冬冬,于洪春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 克山 161606;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3.中华人民共和国饶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黑龙江 饶河 155700)

大豆根潜蝇发生程度与前茬作物关系初步调查

毛彦芝1,牛若超1,董全中1,张 勇1,杨耿斌1,车京玉1,张起昌1,李冬冬3,于洪春2*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 克山 161606;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3.中华人民共和国饶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黑龙江 饶河 155700)

大豆根潜蝇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东及山西等地,其中以黑龙江省等地尤为普遍。主要在大豆苗期进行危害,幼虫在大豆苗根部皮层和木质部钻蛀危害,造成根皮层腐烂,形成条状伤痕,导致大豆根系受损伤而不能正常生长和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成分。2015年黑龙江省克山县大豆根潜蝇普遍发生,为了探求该虫害发生程度与前茬作物关系,同时初步统计该虫害发生程度。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大豆育种示范田进行,前茬作物分别为大豆、马铃薯、小麦,采用棋盘式取样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前茬为大豆的地块大豆根潜蝇发生程度最重,其次是前茬为马铃薯茬的田块,侵入率最低的是前茬为小麦茬地块。在调查所有的大豆株系中平均根潜蝇侵染率为66%,调查地块每平方米蛹的数量为21头,基本属于大发生。

大豆根潜蝇;大豆;前茬作物

大豆根潜蝇(Opnimyia shbatsuji)又名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被害株地上部表现幼苗长势弱,植株矮小,叶色淡黄,特别是植株下部叶片干枯,地下部造成根瘤腐烂变少及侧根减小,危害严重或者感病品种植株逐渐枯死,受害株与健株相比减产可高达40%以上[1]。大豆根潜蝇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东及山西等地,其中以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危害较严重。该虫食性单一,主要在苗期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

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1代,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以蛹在大豆根部或被害根部附近的土内越冬。翌年5月末至6月初开始陆续羽化,6月为危害期,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在侵染点还导致感染其他病虫害,使损失进一步加重。大豆根潜蝇在我国黑龙江省个别地区常有发生,2008年在黑河曾有发生报道[2,3,4,5],但对其发生规律研究的相对较少。在国外对大豆根潜蝇报道的也很少。

2014年7月初在克山县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发现大豆幼苗枯死现象,经初步调查为大豆根潜蝇,发生面积较小,未进一步调查。2015年6月下旬该地块大豆苗又有干枯死亡,调查周边地块叶片虽未干枯,但很多植株都有根潜蝇侵染症状。大豆根潜蝇的发生程度与前茬作物有一定关系,1999年赵奎军等做了大豆重迎茬对大豆根潜蝇种群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重迎茬加剧了大豆根潜蝇的危害[6]。哪种前茬作物可以减轻根潜蝇对大豆的危害目前研究的很少,为了明确此问题,展开了大豆根潜蝇的发生与前茬作物的关系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调查地块:调查对象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大豆示范田,前茬作物分别为马铃薯、小麦和大豆,调查面积667 m2,每个调查地点的品种都为克山1号,统一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土壤类型为淋溶黑钙土。前茬为大豆的地块周边为小麦田和马铃薯田;前茬为马铃薯的地块周边为树带、荒地、玉米田和小麦田;前茬为小麦的地块周边为树带、马铃薯田和玉米田。

调查方法: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个地块选取 1 m2范围调查。用铁丝围成 1 m2的正方形,每个茬口沿着地块的对角线随机取5个样点,每个点取20个单株,调查有虫株率、蛹率、幼虫率。同时记载每个平方米范围内的大豆植株数量。

调查时间:6月26日。

计算公式如下:

调查地点根潜蝇发生程度指标:大发生——每平方米越冬蛹量在20头以上;中发生——每平方米越冬蛹量在20头以下、10头以上[7]。

2 结果与分析

2.1 危害状及幼虫和蛹的外部形态

对大豆被害株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受害根变粗、皮层开裂和畸形增生、根皮层腐烂、形成条状伤痕。

图1 大豆根部受害症状

大豆根潜蝇幼虫为圆筒形(见图2中a和b),均呈现浅黄色,半透明,头尾各有1对气门,图2中c和d为大豆根潜蝇的蛹,长椭圆形,黑色,头尾也各具1对气门。

图2 根潜蝇的幼虫及蛹图

2.2 前茬对大豆根潜蝇被害株率的影响

对3个前茬大豆田大豆根潜蝇被害株率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前茬为大豆的被害株率最高,为16.6%,与前茬为小麦的大豆田的有虫株率10.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前茬为马铃薯的田块有虫株率与前茬为大豆和小麦的田块差异不显著,表明前茬为大豆的地块危害严重。

2.3 有虫株率比较

对3个前茬大豆田大豆根潜蝇被害株率调查结果显示(见图4),前茬为大豆的有虫株率最高为83%,与前茬为小麦的大豆田的有虫株率4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前茬为马铃薯的田块有虫株率与前茬为大豆和小麦的田块差异不显著。

图3 被害株率比较

图4 有虫株率比较

2.4 大豆根潜蝇蛹的百分率

对3个前茬大豆田大豆根潜蝇被害株率调查结果显示(见图5),前茬为大豆的田块蛹的百分率的平均数为66%,可见调查期间大豆根潜蝇大部分处于蛹期。小麦茬的大豆根潜蝇的蛹的百分率最低为20%,与大豆茬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显示前茬为小麦的地块根潜蝇发生程度较轻。

2.5 大豆根潜蝇幼虫百分率

从图6可以看出前茬为马铃薯的大豆田幼虫的百分率较高,前茬为大豆和小麦的田块的大豆田幼虫的百分率相当。前茬分别为大豆,马铃薯和小麦的大豆田幼虫率分别为10%、18%、11%。

图5 大豆根潜蝇蛹的百分率比较

图6 大豆根潜蝇幼虫的百分率比较

2.6 调查地点根潜蝇发生程度

从附表可以看出在调查的1 m2范围内大豆茬的越冬蛹数最高为32头,马铃薯茬的为20头,调查的3个前茬作物的地块平均越冬蛹数为21头,可见该地区大豆根潜蝇基本属于大发生程度。可见该地区大豆根潜蝇发生很重,在今后的生产中应该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附表 根潜蝇的发生程度

3 结果与讨论

在这三种前茬作物中前茬为大豆的田块大豆根潜蝇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前茬为马铃薯的大豆田,发生程度最轻的前茬作物为小麦。在选择种植大豆的地块时为了防止大豆根潜蝇的危害选择前茬为非大豆的田块相对较好。2015年调查地块大豆根潜蝇为大发生。

大豆根潜蝇常与其他病虫害协同侵染大豆[8],本次调查发现在该地区大豆根潜蝇与二条叶甲同时侵染同一植株,个别植株在根瘤中同时有2~3头二条叶甲幼虫,2个大豆根潜蝇蛹,这样协同侵染对大豆的产量必定影响很大。

本研究结果表明前茬为大豆田块大豆根潜蝇发生程度最重,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吻合[5,6],大豆根潜蝇主要食物来源是大豆和野生大豆,前茬为大豆的地块越冬虫量较大,这可能是发生程度较其他地块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2015年大豆根潜蝇基本属于大发生,初步预测2016年还会有发生,为此针对本次调查结果,2016年将展开进一步调查研究,2016年在大豆出苗期开始追踪根潜蝇的发生情况,掌握该虫害在该地区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相应做好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建立积极有效的防控技术提供指导。

[1]肖敏玲.大豆根潜蝇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8):154-157.

[2] 张雷.黑河地区大豆根潜蝇可控制技术的研究[J].作物杂志,2008(6):85-87.

[3] 陈申宽.大豆根潜蝇综合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2(4):36-37.

[4] 陈申宽,阎任沛,布仁巴雅尔,靳相成等.大豆根潜蝇发育进度预测[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3(2):23-24.

[5] 许艳丽,李春杰,刘金波,孙玉秋,张红骥,孟庆杰,陈桂华,陈海山.东北黑土区重迎茬对大豆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8(3):471-474,486.

[6] 赵奎军,张丽坤,李国勋,裴海英,韩岚岚,刘青,徐凤华.大豆重迎茬对大豆根潜蝇种群数量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305-307.

[7] 金九范,张桂荣.大豆根潜蝇预测预报方法[J].植物保护,1987(5):18-19.

[8] 陈申宽.大豆根潜蝇危害导致根腐病发生严重[J].植物保护,1994(6):44-45.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Soybean Root-miner(Ophomyia shibatsujc)and Preceding Crops

MaoYanzhi1,NiuRuochao1,DongQuanzhong1,ZhangYong1,YangGengbin1,CheJingyu1, ZhangQichang1,LiDongdong3,YuHongchun2
(1.Keshan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shan 161606,Heilongjiang, China;2.College of Agronomy,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3.Raohe Entryexit Inspection Quaranting Bureau,Raohe 155700,Heilongjiang,China)

Soybean root-miner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ast China’s three provinces,Inner-Mongolia Region,Hebei,Shandong and Shanxi provinces.This pest insect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insect damages soybean seedlings by entering root cortex and xylem,resulting in the cortex decay and strip scar formation in the root,and thus damaged soybean root system with poor growth and nutrients uptake.In 2015,soybean root-miner was widespread in Keshan 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and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degree of soybean root-miner and preceding crops.Preceding crop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ere potatoes,soybean and wheat,and the method of scattering was employed to surveying soybean breeding demonstration fiel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ybean had the highest soybean root-miner infection rate,followed by potatoes, and wheat.Average soybean root-miner infection rate was 66%.The number of pupae was 21 in the investigation area,which was an indicator of outbreak.

Soybean root-miner;Soybean;Former crop

S431.12

A

1674-3547(2015)06-0029-05

2015-11-03;

2015-11-27

毛彦芝,女,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豆育种,E-mail:kshpotatp@163.com

*通讯作者:于洪春,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猜你喜欢

株率田块幼虫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飞舞吧,凤蝶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油松林抚育对油松毛虫的影响
白带锯蛱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