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知觉”向“存在”——基于生存经验的城市风貌信息解读

2015-12-26李峻峰,丁雅晴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自然生态存在历史文化

从“知觉”向“存在”——基于生存经验的城市风貌信息解读

李峻峰,丁雅晴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摘要:当前,人们对城市风貌的识别还大部分停留在表象,从信息传达的角度以人的生存经验作为依据,是一种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对风貌的内涵和精神特质进行阐述,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市民生活三个方面去解读城市风貌。目的是为了把人放在为了存在、寻找存在感的环境下去理解城市风貌的意义。文中还结合铺岗村风貌传达设计实践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为研究城市风貌的表达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风貌;知觉;存在;生存经验;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市民生活

收稿日期:2014-12-08

作者简介:李峻峰(1972-),男,博士,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From "Perceptual " to "the Existence"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Urban Style Living Experience in Information

LI Jun-feng,DING Ya-qi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hui, Hefei 230009)

Abstract:Current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people recognize most of the cities still remain in style appear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ed to the study of style to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as the basis for an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and style ethos of elaborate, from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natural ecological patterns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people in three aspects of urban style interpretation. The purpose is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from living urban style, an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the way, the people in order to exist, there is a sense of looking for ways to understand the survival experience. In addition, by combining communication design shop village style reflected in the surviva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ity style of express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style, perception, survival experience, history and culture, ecology

0引言

关于城市风貌的概念,很多研究给出了不同的解读。相关研究中,必然涉及三方面的要素:人、环境、相互作用。城市风貌的传达互动流程为环境——印象——认知——风貌。在环境中的体验,获得的是视、听、触摸的感知,这种感知传递至大脑,结合已有经验所刻画出的记忆联想、对比、抽象概念化的思维整合后形成认知,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 (图1)。

1城市风貌的内涵及其精神特质

1.1城市风貌的内涵

明确城市风貌的含义是正确识别城市风貌特征的前提。关于城市风貌的概念,很多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解读,作者对这些解读进行了整理(表1)。本文认为:城市风貌是无形的精神面貌特征和有形的实体环境属性的综合。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非物质特征的概括;“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表现,是“风”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城市风貌,着眼于外显的物态环境,本质在于突出内隐的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文化精神的独特内涵[1]。

表1 城市风貌的概念界定

1.2城市风貌所体现出的精神特质

通过上述学者们对于城市风貌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将将城市风貌的研究内容分为“城市之风”和“城市之貌”。“城市之风”是对城市的精神文化要素,包括城市的文化、传统习俗以及城市的内在精神等内容。城市的“风”涵盖了三方面内容: “文化之风”、“自然之风”及“生活之风”[2]。

1.2.1文化之风

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形成与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城市形态,每个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在当时背景下形成的城市文化。文化之“风”包括城市的历史脉络、城市主体文化,也包括礼仪传统、语言文化、戏曲传说等[2]。

1.2.2自然之风

自然景观是城市风貌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风貌中的自然之“风”是指人们对生态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对自然的态度。自然之“风”包括人地关系、生态理念等方面。

1.2.3生活之风

城市市民在生活中的方式和精神诉求是构成城市风貌中“风”的主要内容。生活之“风”包括市民生活方式、生活氛围、精神诉求等方面[2]。

2城市风貌的生存意义

对一个陌生城市进行识别时,即便一个完全未受过审美训练的人,也会做出自己相应的判断,这种判断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和其生活实践中的体验相联系。用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与从识别对象中获得的信息相印证,是大多数人都会采取的判断方式,这种印证对于个人是生存的本能,对于群体,则是社会生活的共同基础,我们称之为风貌的生存意义,它同样表现在三个方面:

2.1历史文化

风貌在历史的历练后,有的被摈弃,有些传承下来,成为这个城市所独有的,符合当前发展背景的主体文化背景。如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西安,人们通过识别典型的城市节点如古城墙、钟楼、鼓楼了解西安的空间环境和生活内容。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西安的历自然环境、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的结合产物[3]。

2.2自然生态

和风貌相联系的自然生态往往是人们在和自然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所累积的生存经验。在巢湖流域尤其是巢湖南岸的地区,河湖的洪水位常常高于田地和住居的地面高程,洪水季节一到,洪水很长时间退不下去。于是在这个地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用地模式——圩区,将村庄和富饶的田地用圩埂圈起来,圩埂外面就是走水的河流,农居建在圩埂上,圩大堤高,能挡能泄,不怕风雨。发洪水的时候,将圩口堵死,居民在内部依旧可以种田,生产生活不受影响,等待外面的洪水退下去。这种和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形成了圩区独特的风貌。

2.3市民生活

我们有可能没去过一些地方,但是在脑海中已经形成一种印象,这些印象是从我们的生存经验而来。我们不知不觉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关注,关注了之后,当做是一种经验,这些信息就变成了风貌的替代品。例如谈论到徽州风貌,单纯的谈黄山粉墙黛瓦马头墙,砖雕、木雕是非常表象的,但将古村落、农田和耕牛等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印象可能会更深刻。古村落不只有老建筑,它还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时间久远的生活方式。这些东西在我们脑海浮现的时候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动态的生活内容。对风貌的捕捉通过这些动态的内容将不熟悉的事物变得熟悉起来,并把新事物融入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的方式。

3基于生存经验的城市风貌信息解读

3.1解读方式:从知觉到存在

3.1.1知觉

感知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是所有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人们了解外界,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视、听、嗅、味、触这五个感知要素是人在认知事物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城市空间是一个整体,人体各个感官接受不同的信息同时作用传递到人脑,建立起一个完整形象。

五官中视觉会给我们传达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信息。视觉感知最关注的就是环境中的形和颜色。不同形状大小空间的转换,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同,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听觉是通过感知城市中各种声音,发现并掌握事物的特征,进而展开认识主体的活动。除了自然之声,还有吆喝声、戏曲声和特定地区、特定时间人们发出的不同声音。这些人文之声是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当地文化的特色,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很值得深入发掘、整理和保护[4]。通过嗅觉来辨识气味,极为特殊的气味能使人们加深对场所的记忆,并能在再次闻到时想象出具体的生活场景,从而影响到人们对当下空间的体验。触觉则将各种单独的感官统一在一起,使人里内和体外同时感知,比视觉更加真实、细腻。

3.1.2存在

诺伯格·舒尔兹认为存在空间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存在于人大脑中的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舒尔兹提出“场所精神”理论, 并且认为“场所”是位于“ 空间”之上的。场所精神是场所的一种特性或气氛,这种特性将人的普通生活提升到一种精神层面。当一个场所能够容纳与某种气氛之相匹配的活动时,那么这个场所便有了场所精神。

城市空间通过光影、色彩、气味、质感、空间形态等,呈现出某种气氛、情调,或是某种生活场景,这些给人以强烈而真实的体验。先是场景作为媒介刺激人的感官,之后在主体心理活动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某种心理感受。人在场所中的停顿、间歇、体验和思考,把各种可识别的信息或事物相互联系起来,延长了时间,拓展了空间。

3.2基于不同生存经验的城市风貌信息解读

3.2.1历史文化解读

历史文化凝聚而成的城市风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许多仿古建筑缺乏生命力则是因为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联系不够,功能过于统一,缺少差异化的风貌特征,而通过对地域特色的关注和增加环境的互动性,可以将古代的遗址、遗迹等文物与地域特色相协调、融合,适当增加人们社交的场所。以步行为主的方式连接具有代表性的的历史文化空间,连续游览线构成的线型空间丰富多彩并且指引性强,可帮助有人在一天的行程中感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线,同时为居民提供联系的公共活动场所为原则;展示上千年历史在人们生活中的沉积,重构居民生活,展示历史文化景观特质[5]。

3.2.2自然方式解读

山水文化既包括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人文胜迹的风景名胜,又包含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着重人文精神的文化艺术[6]。其共同特征是山水属性和人文精神的融糅,反映出“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作用。自然要素是城市的物质基础,维系着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

由于人们对自然的了解不足,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忽视对自然的尊重和自然规律的研究,为所欲为地改变自然的风貌。过分强调自然景观的奇特性和,导致人们忽视了平凡的自然景观。对于自然地貌资源丰富的城市,应充分利用其自然地理条件优势,在保护好原有植被的同时借助城市内部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保护开发城市景观。

3.2.3生活信息解读

目前,体验环境风貌的主要旅游形式是导游带领游客, 进行观光游览, 这种方式无法让游客真正了解生存文化。古村落吸引游客的不仅是文物古迹, 更有真实的生活, 游客希望体验古村落古朴、 恬淡的生活状态[7]。

真实的地域文化空间,是以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基本点,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演化,需要旅行者和当地居民的平常和冷静,以凝视的态度去发现地域文化空间景观风貌,而不是“布景式”文化的热闹与喧嚣。在地域文化旅游模式下,让居民充分利用空间特质,在村内开展各项户外活动,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活场景。旅游者进入在所在街道漫步,和居民共享同一空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交流。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是客主交流发生的根本原因[8]。同时,其关注点也应由“仪式性空间”转向“日常活动空间”,由“空间物质形态”转向“公共性活动”。

4风貌传达设计中生存经验的反映——以冶父山镇铺岗村铺岗街道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铺岗村位于冶父山镇西部,距离冶父山镇区约3公里(图2)。铺岗村地形复杂,垄畈相间,四季分明。在清乾隆年间就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街道,曾商埠林立,车水马龙,盛极一时。

4.1历史文化之“风”

铺岗村历史文化之风的育成受到邻近的冶父山的极大影响,冶父山系春秋越国欧冶子为楚王铸剑之所。后唐代高僧伏虎禅师移禅兜率峰,开山建寺,设尼法坛,弟子受戒八百余众。一时名噪江淮,为“江北十方丛林”,获“小九华”之称。从文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看,铺岗村的主体文化以佛教文化最为鼎盛。因此,铺岗村的历史文化之风应该定位为:江淮古村、佛昙荫庇。

从本质上讲, 佛教文化本身具有非商业化的特征, 它是人们在精神领域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智慧集成。对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9]。在开发过程中, 要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中有利于增强游客道德建设的内容,利用有益的佛教理念提升游客的精神修养,加深他们对佛教的认识。

4.2自然生态之“风”

“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了我国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的建设。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基础上的利用自然资源,才能获得和谐的人地关系[10]。在梳理铺岗村的风貌时,应注意依托自然山水,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保持村庄基本布局、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加强对村庄景观的美化。合理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营造清新优美环境和浓郁乡土风情(图3)。

4.3市民生活之“风”

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乡村日常生活又是经验性的。一旦脱离了日常生活,我们对民俗的开发与保护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11]。无论是作为乡村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方面的经验,还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衍生出来的文化思想方面的经验,首先是根源于各地乡村所在的外在自然条件,这是村民生存经验形成的首要前提。各地乡村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塑造着各地村民生存经验的多样性。风貌的形成有赖于居民的积极参与,发挥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其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尊重其健康的传统习惯,让不同类型的村民都能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整个风貌构成中来。

5结束语

本文结合风貌中包含动态的生活内容,集中讨论了“文化之风”、“自然之风”及“生活之风”三个角度上游览者和城市居民对城市风貌的感知、识别上的差异并提出基于生存经验的风貌有助于增进风貌的表达和城乡文明的传承,设计必须从普通使用者的日常生存经验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尝试以多种视角感知城市,从城市环境与实际生活的互动出发,找回那些被人们忽视的、富有价值的寻常景观。

参考文献

1王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风貌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2,(1):1-5.

2段德罡,刘瑾.城市风貌规划的内涵和框架讨论[J].城乡建设,2011,(5):30-32.

3李骊明.关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思考[J].人文地理,2002,(5):25-28.

4余醇.公园环境的听觉感知与游人感受调查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9,(12):43-44.

5王芳.线性公共空间与城市景观研究——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景观展示与重构[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6朱建宁.回归在自然中游历的文化传统[J].中国园林,2012,(10):61-65.

7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旅游发展限制性因素探析[J]. 旅游学刊,2003(6):100-105.

8孙建冰.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12,(4):1-7.

9孙丰念.论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16-118.

10段德罡;刘瑾.貌由风生——以宝鸡城市风貌体系的建构为例[J].规划师,2012,(1):100-105.

11陆益龙.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J].人文杂志,2010,(5):161-168.

猜你喜欢

自然生态存在历史文化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从生态主义角度解读安·贝蒂的《一辆老式雷鸟》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