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
2015-12-25王轶伦
王轶伦
摘要:閱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用最有效的提问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真正感受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提问
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互动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过程是分析问题和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而不是记忆学生的过程。因此,师生能否有效互动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然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有效的互动,还是停留在课堂表面,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那么,我们的老师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互动呢?如何有效地提问?俗话说,“如果一个工人想做好事,他必须首先使用他的工具。”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问以及谁应该提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1、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有人认为,由于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课堂教学不需要教师的预设和提问。这种观点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理解水平。它没有意识到大多数高中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知识储备仍然需要提高。它还需要教师的指导来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即学生与课文、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对话活动,从而达到建设的目的。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对话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具有指导性、客观性甚至控制性的对话。教师的权威不能被完全抛弃,而是转化为形式。面对文本,教师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对话引导学生体验“真”和“错”,在体验中形成常规认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同样,教师也应该在他们的前提下精心设计问题,为实现课堂教学对话的目标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对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的讨论,通过思维的碰撞,视野将逐步打开,逐步接近教学目标。这种学习过程是真正的课堂对话,因为它真正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问题的生成
2.1问题的产生
产生问题的方式是教师的预设,学生在阅读课文或与老师和同学交谈时的预设,以及教科书编辑的预设。前两个方面应该在这里讨论,因为第三个方面不再是课堂上灵活提问的范围,与前两个方面相比是相对固定的。在推测问题时,教师不仅要研究教科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还要研究学生的情况。据上海杨静中学的李海林先生说,应该首先明确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然后“教学价值”应该有问题,最后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预设问题。具体来说,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点以及他们需要开展的语言活动。然后逐一研究一些文本,并将列表中的内容分发到每个文本中;最后,单一文本中的知识点会有问题,主要问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在处理学生与课文、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对话所产生的问题时,教师首先应该宽容,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灵活变通,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地促进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2.2问题的质量
事实上,如果老师认真对待李海林所说的话,那么他提出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质量保证。我想在这里谈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应该是必要的。根据前面的讨论,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提出的问题或重大问题应符合以下要求:首先,提出的问题应侧重于语言教学,以确保语言课的质量,因此提出的问题可能具有质量。第二,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高中生需要的质量。根据以上讨论的“六个不同”,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关于这六个方面:培养综合语言使用能力、逻辑思维训练、文学教学、语言知识,以及有研究价值,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的个性。第三,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高中生需要阅读的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并且不应该脱离文本。当然,一般问题的质量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给定的条件,即对问题的一系列描述;目标是描述问题的结论。障碍是问题和目标之间的中间环节。这些障碍是隐藏的。如果不满足这三个条件,那就不是真正的问题,更不用说质量了。所谓对问题的准确陈述,即准确描述问题的三个条件,不能让学生不知所云。
3、问题的设置
除了前面提到的生产艺术,问题设置艺术还涉及问题的数量、主要和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或基本问题的设置模式等。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问题数量显然不一样。然而,如果课堂上有太多的问题,学生将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并组织答案。这篇课文也将面临被肢解的危险,课堂教学将变得单调乏味。如果问题太少,教学速度会太慢,教学效率会降低。然而,目前的教学状况是,许多教师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提高警惕。因此,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主次问题,抓住主要问题,大胆放弃一些次要问题,让学生有时间阅读、思考和表达。因此,设置模式的主要问题尤为重要。所谓主要问题,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是指与全文解读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符合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主要问题的设置模式如下:第一,可以就文本的标题设计主要问题,如鲁迅先生《祝福》;第二,可以就文本的思路设计主要问题,如弗洛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第三,可以就文本的主题设置主要问题,如契诃夫的《套中人》;第四,可以就文本的线索设计主要问题,如《记念刘和珍君》;第五,可以就文本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设计主要问题,如《故都的秋》中的第一段话;第六,可以就比较相似文本的异同设置主要问题,如人物形象比较、感情比较、表现手法比较、文体特征比较。
结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源与核心,阅读教学中的有效问题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汇聚学生的阅读思考,拓宽学生的阅读思路,延伸学生的阅读深度。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不断纠偏,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 2:22.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