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5-12-25苏大勇
苏大勇
摘要: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跨向社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为教学的目标,逐步落实新课改要求,以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其中高中语文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介质,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够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运用多种策略传承和发扬传承文化,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其对于之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是教育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传统文化融合到高中语文的教育中,不能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文学欣赏的水平。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感
高中语文中有很多关于民生疾苦的文章,或者展现作者的爱国之情、敬仰之情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于高中生来讲产生了众多的影响,其不仅能够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已经成为实施爱国教育的关键方式。中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这些文化中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文化,同时还包含着许多的历史人文以及她们的高尚民族气节,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的诠释。因此,通过语文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们认识到了这些人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为自己的国家贡献出了一份力量。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高中生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将无时无刻的激励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决心。
(二)不断提升学生文学欣赏水平
语文中包含了很多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见解。其中不乏一些对于现实生活的抱怨和不满情绪。因此,作者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愿望写在作品中,从而深化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学生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体会到了文学作品的表达意境,进而有效的提升了自身的文学欣赏水平。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传统文化多以古书籍的形式展开
古文书籍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例如:文言文、诗歌、词赋等内容。高中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这就使得高中生简单的认为只能通过学习古文书籍才能学习传统文化。这种具有偏差的思想严重制约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其也成为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工具书的过度依赖
古文书籍中的内容大多以文言文的形式展示出来,然而现代人在交流过程中通常以百话为主。这就使得高中學生很难理解文言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鉴赏的难度。但是伴随着工具书的应用,学生可以不用思考就能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程度,但是这种过度依赖的行为,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时效性和高效性。同时,学生也不再通过自主的思考、理解和欣赏,这完全违背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初衷。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缺少对学生情感的重视
随着应试教育的深入,使得高中语文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对古文书籍的翻译和知识结构的分析。同时,单一的背诵和朗读方式,使得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加强古文书籍知识的掌握,其忽略了引导学生对于古文含义的理解和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长此以往,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不利于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措施
(一)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材的编写和设计具有一定能够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按照不同的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整合。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加名明确的理解文章间的必要联系,从而通过整合,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内容和文章中所表达的民族心理、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教师通过结合荷华和月色两种意向,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视频或者音乐的播放。首先让学生置身于荷塘月色情境中,然后教师在对古典荷花的文化进行描述;其次,在结合《爱莲说》这篇文言文,让学生沈浸在浓郁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够性,从而使学会更好的理解古典诗词文化。
(二)推进文化活动
通过举办朗读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文化的鉴赏和语感能力,这对于渗透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文学作品进行朗读,如《离骚》、《论语》、《弟子规>等作品。然后在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相关的背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这种活动的举办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了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每个民族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他自身的历史渊源。其不乏神奇的传说、有趣的故事等桥段。同时民族节日也反应了民族的传统习惯、宗教观念和道德素养等,寄托着整个民族的精神憧憬。在语文的教学中,有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例如;“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描写了春节的场景;“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描写了除夕夜的场景;“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描述的是端午节。这些节日的描述背后都抒发着作者不同的心境和感情。同时也有一些根据当地的民俗习惯进行的民俗活动,并根据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出各个节日之间的关联和各地不同的民俗习惯。并将讨论的结果做出书面的整体,在举办的展览会中展示出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并让学生通过实践,达到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康,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学教育(上),2011(12):102 -103.
[2]郭美联,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2(43):46 - 47.
[3]刘诗文.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 3(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