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控教的节奏,让科学课堂张弛有度

2015-12-25王敏波

教育界·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教学效果

王敏波

【摘 要】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的内容后有意识地变化教学的方式和速度,让一节课的听、说、读、写等有规律地动态变化。它是有机整合而成的一种组织型节奏,它虽然关系着教和学两个方面,但其侧重点可以放在教节奏的处理上。在教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随时调整和改变动静、轻重、缓急、宽严等方面的教育行为就是对教节奏的科学应用了。本文以苏教版小学科学《测量》一课为例,从时间的节奏、语言的节奏、进度的节奏、氛围的节奏几个方面谈谈科学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控。

【关键词】科学教学  教学节奏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内容后有意识地变化教学的方式和速度,让一节课的听、说、读、写等有规律地动态变化。它是有机整合而成的一种组织型节奏,它关系着教学两个方面,侧重点可以放在教节奏的处理上。在教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随时调整和改变动静、轻重、缓急、宽严等方面的教育行为。下面就以《测量》一课的教学来谈谈教节奏应注意处理好的问题:

时间的节奏

在一堂课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分配每个环节的用时,既要考虑轻重缓急,又要兼顾灵活机动;要坚决避免上随意课或是进行“马拉松”式的教学。所以,把握好时间节奏进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导入、揭题;探索新知;巩固应用;随堂反馈等步骤。例《测量》教学设计

(一)导入(约3~5分钟)

(二)了解常用的测量工具(约1~2分钟)

(三)利用测量工具来测量(约20分钟)

(四)测量树叶的面积,了解估算的方法及意义。(约5~8分钟)

(五)随堂反馈(约1~2分钟)

教学时间该花的要花足,能省的要省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言的节奏

语言节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合理地控制语速的缓急。语言节奏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生动化的教学语言是指语言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交替变化,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这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恰到好处的语言节奏变化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当讲到重难点时,可提高声调,放慢速度;当陈述时,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加快语速;而当学生呈现疲态时,应该及时变换语调、语速,让他们重新兴奋起来。另外,恰到好处的停顿,也是语言节奏需把握的关键,处理好了往往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现象。如在《测量》这堂课上,在讲到怎样使用量筒时,有些学生在边听的时候就边动手了,而当学生拿到量筒之后又不听老师在讲些什么了,这时候就要提高声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还不奏效就要停下来等待,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儿,有时这样还不奏效,那么就要进行不点名的批评了。只有掌握了语言的节奏,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进度的节奏

进度节奏就是指教学过程张弛快慢有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针对性地改变进度节奏。过快的进度会让学生紧张、压抑,过慢的进度则会让学生松懈、走神。一节课内倘若让学生一直高度紧张或完全放松,其教学的效果都不会理想。平淡无味、没有张弛快慢变化的课同样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当讲到关键的知识点或重、难点时,需要引起学生注意,教师要适当放慢进度或进行多次的重复;而一般性知识的讲解和过渡性语言的描述,可以在松弛的状态中快速地完成。上《测量》这课时,在讲到测量工具的使用及测量要注意的问题时,可以放慢教学的节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听得认真,自然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就少走弯路,测得精确,事半功倍。而在学习知识性的陈述内容时,可以适当加快教学的进度,一带而过。恰当地处理进度节奏,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氛围的节奏

氛围节奏指的是教学中冷与热的交替。知识性的学习是冷,趣味性的研究是热;冷的是理性的分析,热的是激情的表达。趣味教学不但能紧紧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甚至能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一味地进行知识讲解,既不符合语言教学原则,又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氛围节奏的冷热处理,关键在于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热得不能过快,冷也不可太久,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机应变,找准时机,灵活地处理好冷与热的课堂氛围,才能彰显教师极具魅力的个性化教学。例如在《测量》这课,在认识了常规测量工具、学习了使用常规测量工具之后,提出要测量一张树叶的重量,这就增强了课堂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加快思维。

例子如下:

师:有些时候,我们常用的测量工具还是不能精确地测量一些物体。老师要知道这张树叶到底有多重?你们会选用什么工具?

生:用秤。

师:出示电子秤,将树叶放到称上,发现并不能称出一张树叶的重量,追问:“难道这张树叶就没重量吗?”

(学生会说出很多种方法,有些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上行不通。如:把树叶和一本书一起称,然后减去书本的重量;把许多张树叶一起称,然后除以数量等等。在以上方法行不通时适时出示更加精密的仪器。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时候适时帮助,以加深学生对测量工具的认识。)

师出示能称出一张树叶的重量的秤,并称出一张树叶的重量。

师阐述结论,用更加精密的仪器可以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的数据会越来越准确。如:珠峰的高度在30年前测量为8848.13米。而2005年5月22日更精确地测量为8844.43米。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