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翻译伦理解读马建忠的善译观

2015-12-25王志霞

雪莲 2015年23期

王志霞

【摘要】马建忠在1894年《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提出明确善译观点,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1世纪随着翻译理论的繁荣,一些学者和译者开始重新认识善译理论的意义,而不只是停止在语言学层面的语言转换。善译理论虽言简意赅,对翻译的阐释却十分全面,包括翻译理论范畴和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本文试从翻译伦理角度剖析马建忠的善译,包括时代背景下马建忠作为政治人,提出翻译的必要性以及作为译者,马建忠提出对善译的道德规约,通过这些解读,尝试挖掘善译观深层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翻译伦理;马建忠;善译

一、引言

马建忠是一位学贯中西的爱国之士,他认识到中国的内忧外患,强烈的民族意识使他深感兴洋务,究西学,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由此他提出建翻译书院,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并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翻译思想: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音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及其义理粗深奥折之所由然。夫如是……是则为善译也已。这一段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善译理论的来源。很多学者在解读善译观时大抵视之为翻译过程抑或是翻译产品,这都说得通。还有学者试从中西语言对比研究的视角分析善译理论的价值所在。马建忠在阐释善译观点时涉及到了所有翻译主体,有的学者则认为其初步构建了“原作(者)→译者→读者”这一完整的翻译本体论体。不过,细细重读马建忠对翻译的阐释,使我们感触更深的译事之难不是如何翻译,而是译者的翻译道德问题。从马建忠文中所用字眼不难看出,“冥心钩考”“深嗜笃好”“反复经营”“心悟神解”“曾无毫发出入”更多的是强调一种译者的翻译态度,体现的是翻译使命,这恰是译者的翻译道德所在。

二、善译的伦理体现

著有《马氏文通》的马建忠深谙文章之学,讲究“修辞立诚”,主张翻译要像做文章一样尽心尽力,不允许有丝毫不讲究文采。马氏“善译”标准,立足语言文辞差异,以求“善为旨归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中国哲学、伦理学特点。“善”,不同于“好”这个字本身就带有伦理色彩,所以此处理解善的标准不应仅局限于译作,还应指译者的翻译道德。马建忠认为,译者的使命在于通过翻译西学来振兴中国,此时的翻译受时代的影响,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这一使命的驱使下,译者在翻译时则需要达旨,马氏在阐述善译的时候,并未像严复一样提出信达雅可操作性的标准,使翻译实践有据可依。他只是强调了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怎么做,但并未阐明如何去做,所以说如果仅用翻译过程来理解善译就以偏概全,掩盖了马氏的良苦用心。国家需要翻译人才,马氏也提出要建翻译书院培养翻译人才,但翻译人才首先需要的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良好的翻译道德,这包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翻译使命和修辞立诚的翻译态度。

作为一位爱国志士,马氏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这在他的翻译标准中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使命。可以说马氏的善译标准是带有一定功利性和政治色彩的。他特别强调翻译要达旨,这也体现了翻译的目的所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马氏以其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和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为翻译做了最初步的道德规约。严格地讲,善译并不能算作翻译理论,只能是马氏作为政治人在提议建翻译书院时见诸于文的翻译散论。马氏本身是一位翻译家,而非研究翻译理论的学者,所以善译的标准更是他的经验总结,是他的翻译态度的体现。

三、善译的伦理意义

无论从微观的语言层面还是从多角度剖析,马建忠的善译对于中国传统译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善译理论是对传统译论的丰富和发展,精通西学的马建忠把语言的对比研究融入到翻译中,还涉及了西方语言学语义学,语音学,语体学,修辞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此外,马建忠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文化战略高度来看待翻译,而不是仅仅把翻译看成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的文字转换过程。可以说他的翻译理论思想是对翻译一种不够系统但够全面的凝练总结。

很多学者已经尝试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善译理论进行新的解读,重新认识其价值所在。本文试图挖掘善译理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伦理意义。马建忠曾明确提出:“翻译自在中国发轫之日起,就具有出自文化战略的考量……”这里马氏阐明了译者的文化使命感,这对现在译界的发展趋向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马建忠还指出了当时翻译的症结所在:今之译者,大抵于外国之语言,或稍涉其藩篱,而其文字之微辞奥旨……而汉文则粗陋鄙俚,未窥门径。又或转请西人之稍通华语者为之口述,则又参以己意而武断其间。盖通洋文者不达汉文,通汉文者又不达洋文……在当时,译者参差不齐,有的只通汉语,有的只懂外文,就造成错译,译文不忍卒读;还有通过口述翻译,难免武断胡译乱译。马氏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善译,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善更多的是对译者提出的要求,可以理解为译者应具备善这一翻译道德。这对于译者和译作都是一种重要的考量标准。

四、从翻译伦理看善译的边缘化

善译的提出在当时并未受到学者及当朝者的重视,究其原因,必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善译所倡导的翻译伦理不适合当时的历史状况,当时虽兴西学,但译界为哗众取宠,浅尝辄止,追求翻译数量,如果按照马氏提出的标准,那些译者与善译都相差甚远。当时译界刚刚兴起,缺少道德规约,懂点洋文就敢译,严重缺乏责任感和严谨的翻译态度。因此,马建忠提出善译理论在当时有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世人皆浊唯我独清的味道,难免遭人排斥。

五、总结

张谷若曾提出:要地道的做人,地道的翻译,这也同样说明了译者的翻译道德和翻译伦理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伦理,作为翻译技能以外的内容,很容易被人忽略,然而,译者在翻译之初首先要对自己的翻译道德给予规约,先做一个道德人,再做一个译者。本文尝试从马建忠的善译理论中窥见其对翻译道德的重视和强调,不管译者兼有何种身份,神圣的翻译使命感和严谨的翻译态度都应是译者翻译道德最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辛红娟,马孝幸.马建忠翻译思想之文化诠释[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9.

[3]王洪涛.中国传统译论基本理念的嬗变与衍化一一马建惠‘善译”理论之现代阐释[J].外语学刊,2005:1.

[4]王晓农.马建忠翻译观的历史命运:基于系统观的解读[J].东岳论丛,2007:11.

[5]张阳,龚昭.论马建忠善译之等值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