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集群集成创新的分析——以福建为例

2015-12-25朱云平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业集群

基于产业集群集成创新的分析
——以福建为例

朱云平

(泉州师范学院 思政部,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占据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但在实施中会有不同的路径选择。基于福建域情,可以把以产业集群为主体、以集成创新的方式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可选路径。此外,产业集群本身就存在进行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产业集群要进行集成创新,必须在要素集成、组织集成的基础上,借助工具集成的创新平台开展实施。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业集群;集成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5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从以前的要素投入驱动为主转变为创新驱动为主。创新驱动可以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约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次在国家层面被提出是在2012年7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2012年11月8日发布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部分,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第二条,仅次于首条的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次被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等9项内容,这为各地区、行业、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多种路径选择。本文以福建为例,探讨以产业集群为主体,以集成创新为方式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种具体路径。

(一)创新方式与创新主体的选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宏观的范畴,在微观层面的实施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创新方式、创新主体。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首先表现为创新方式的选择。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指出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方式。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颠覆性的技术发明等。在自主创新中,原始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当今世界创新的制高点。原始创新不仅需要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做支撑,还需要有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式的学习和借鉴,再创造出适合自身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投入少且又能立即产生创新效益的方法,但却经常要受制于他人,由于国内外领先科技拥有者纷纷采取了技术锁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日益面临困境。集成创新,“是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1]。从创新实践看,集成创新是后发区域实现创新效能最大化的一种自主创新。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的科技基础相对薄弱,要把具备雄厚科技实力的原始创新作为主要创新方式,存在着一定难度,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却因为他方的技术锁定也难以持续,而将现有创新要素优化整合进行集成创新就显得尤为可行。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其次体现在实施创新方式主体的选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明确具体实施的主体及其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创新驱动主体包括企业、政府、中介等服务机构和个人。习主席曾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最主体地位”[2],所以,企业是创新的最主要主体,企业依靠创新获取经济效益,带来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在创新驱动战略中承担服务和保障的责任,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各种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协调与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为推进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起到连接的作用,加快创新实效。此外,创新主体还包括相关个人,他们在创新实现过程中提供创意、技术、人才支撑及其他保障。所有这些创新主体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

当前创新知识趋于异质性分布,科技发展趋于复杂化,这使单个主体越来越难以独自完成科技创新。而且,“集成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正在逐步从单个企业层面向整个产业层面延伸扩展”[3]。产业集群集众多创新主体于一身,是基于地方根植性、知识共享机制、交互学习机制和风险成本降低机制,具备了集成创新的基础。如能实现产业集群内各主体创新优势互补,就能产生“整体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创新实效。由此,产业集群应当成为福建实施创新驱动的可选创新主体。

(二)以产业集群为主体进行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产业集群作为创新主体,具有进行集成创新所具备的可能性,是因为其具有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合作创新优势。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性经济系统,一方面不存在纯阶层型组织系统中的官僚化倾向的劣势,另一方面又避免了纯市场型组织系统中交易成本过高的劣势。近年来大部分商品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加之产业技术创新和商品更替周期加快,使小批量和多品种生产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快速组织生产的柔性生产方式,具有优势竞争力。柔性生产系统正是产业集群的组织特点,这使其能注重创新与生产、市场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创新效率。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就是将管理、科技、人才、配套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优化和提炼的过程。其内部的竞争机制和学习效应使新观念、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大大提升了社会资源品质。并且其内部快速的信息沟通和高效率的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产业集群具有集成创新的资源优势。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是地理空间上的临近,它们基于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关系,形成了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由此形成了共生共存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在产业链中某一企业实现了单一创新后,就会催生必须合作的整体创新突破。合作创新经验为产业集群进行集成创新奠定了历史和信任基础。

产业集群也存在进行集成创新的必要性,这是因为:第一,可以克服集群外部的技术锁定。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企业陆续调整其技术转移政策,纷纷开始限制技术转移,这使以前依赖技术引进为主要路径的我国企业,面临其技术升级路径会被“锁定”的困境。拥有众多企业的产业集群,可利用集群整体力量,针对产业链的薄弱、缺失技术环节,通过集成创新,实现技术的自给。第二,可大大加快创新实效。创新实效在于捕捉创新信息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利用集群众多企业面向市场的优势,迅速发现有价值的创新需求,并加大与用户在创新成果中的参与、互动、反馈,使创新产品的设计、功能、质量与价格能适应市场需求,迅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应用优势,从而加快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第三,可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集成创新促使集群产业链企业加强交流、学习和合作,深化分工合作的关系。也通过政府、中介组织、企业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复杂性经济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所以集成创新的过程,就是再次使集群创新系统发生质的跃变,以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1+1>2的集成放大效应,进而提升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产业集群必须有一定科技实力和成熟的组织基础,且有产业链整体创新的迫切需要,才具备进行集成创新的条件。表1是福建几个成为产业集群集成创新的典型代表。

表1 福建几大产业集群数据(资料来源: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三)产业集群进行集成创新的实施机制

产业集群要进行集成创新,涉及创意、研发、生产和商业应用等多个流程,需要产业链链条上不同创新要素的集成。这种集成不同于个体企业的单一集成,所以必须有确定的实施机制,这就是在要素集成、组织集成的基础上,借助工具集成的创新平台展开实施。如图所示。

图1 产业集群集成创新构成

1.关于要素集成的实施机制

要素集成即技术集成、知识集成、人才集成。产业集群的集成创新,来自不同产业链条的具有不同技术、知识背景的人员。因此,有必要进行技术、知识、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集成,以便保持创新过程的流畅性。技术集成是对集群技术存量进行调查、评估和选择,是创新技术选项与市场需求有效匹配的过程。具体就是把分散在集群中的各个技术要素融合为适用于实现创新产品最大效益的集成化技术系统,同时把技术系统的范围联系到市场预测、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知识集成并非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针对创新目标,对集群的创新知识挖掘、整理以实现创新知识共享和流通,促进创新知识的最优匹配。知识集成还需要构建创新知识库,即对集成创新必需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使其在清晰和有序的基础上,提高创新知识在集群网络间的传播、流动效率。人才集成是依据集群创新目标需要,在人力资源上进行的系统调度。人才集成可分为三类层次。第一类是人才个体的集成,这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员的基础知识、开发知识、应用知识间的集成;第二类是创新团队之间的集成,这主要体现在不同团队之间的集成;第三类是产业集群内部人才与外部人才,基于创新目标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

例如,泉州建陶水暖器材产业集群是福建实现千亿产值的产业集群,2013年产量占全国份额40%,销售占全国份额60%.建陶水暖器材产品的特点是产品规格复杂,种类繁多,且产品更新速度快。仅泉州南安区域就有水暖厨卫产品3 000多种,规格有2万多种。由于水暖产品的特征属性,需要该产业要持续创新,否则一旦落后就会被市场抛弃。但由于水暖产品产业链复杂,每一个产品创新应用还需要其他产业链环节的配套,这样,仅一个产品的创新难于形成整体的创新突破。

近年来泉州建陶水暖器材产业集群的部分企业,以智能化整体卫浴为技术创新攻关对象进行了集成创新的尝试。整体卫浴需要数十个相关环节的配套,涉及新工艺、新材料等多个创新领域。在几家龙头企业与市科技局的协调下,由行业协会出面组织牵头,设立科技公共服务、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共同引进专业人才并且选送本地人才外出培训。对于整体卫浴技术创新,由协会与龙头企业共同确立技术标准,将集成创新的技术攻关分解为一体化防水底盘、壁板、顶盖等卫浴子系统,子系统再细分为涉及卫浴洁具、浴室家具、浴缸、花洒、水龙头、瓷砖等其他配件环节,由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这种发挥技术集成、知识集成、人才集成等要素的集成创新,使得集群每月都能推出整体卫浴新产品。由于产品整体系统化突出,带来了产品的科技化、智能化在行业的领先。近几年,我国卫浴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与市场疲软的境况,在全国卫浴重要出口基地广东开平,“行业内外交困,已从原来有单就接,发展到现在有单也不敢接”。而就在业界惊呼“寒意十足”的同时,“泉州却是一番水暖卫浴企业纷纷投资扩张、布局全国的热闹景象”[4]。

2.关于工具集成的创新平台实施机制

创新平台是集成创新活动的实现载体,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是指创新平台的有形要素层面,如创新活动的场所、设施、设备工具等。软件系统是指创新平台的无形要素层面,如创新理念、创新程序、创新方法等。产业集群集成创新平台可以分为政府推动模式、行业协会引导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龙头企业牵头模式和组建孵化器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在设计上,创新平台框架一般都要包括决策系统、调度系统、功能系统和服务系统四个子系统。决策系统是集成创新平台内的最高层次,其功能在于,制定集成创新战略,接受创新目标的市场、技术、效益的可行性分析,筹划创新过程中的各种要素配置,选取创新的种类和管理结构。调度系统根据创新平台决策系统的相关指令,对创新信息、技术传输进行调度,在具体技术项目的选择上,实现创新战略与技术攻关的一致性;确保创新技术目标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功能系统是集成创新平台的技术执行层次。它负责技术创新工程有序向前推进,控制有关创新流程的各项指标正常运行,同时对创新工程的细节问题、偏差进行调整。服务系统是集成创新平台的辅助职能,主要负责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共享,硬件的使用和保障,资金、人力、管理、功能模块的服务等。

比如,厦门光电产业集群是福建的另一个千亿产值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形成300多家企业构成的光电产业链条。其中光电照明产业集群形成了从LED外延、芯片、封装、应用的完整产业链。2003年厦门政府制定《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开始重点发展光电照明产业。经历了近十年的超常规式大发展,产业规模已经居中国领先地位。

厦门光电照明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被总结为“创新、品质、专注”,其中以集成创新为重要内容的合作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首先是其确立光照明产业链的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攻关。早在2008年,在厦门市科技局的引导下,由厦门市光电协会发起成立了厦门市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相关企业参与集中创新攻关。在完成吸引社会总投资约达1.8亿元的经费后,联盟确立了“半导体照明LED外延、芯片和封装”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项目、“LED路灯技术创新及示范工程项目”、“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光传输光覆盖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三个光照明产业链的关键和共性技术[5]作为集成技术创新攻关项目。这三个项目的完成使厦门光照明产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后,这种以集成创新为模式之一的合作创新越来越普遍。其次在厦门光照明产业的集成创新模式中,各类创新平台也发挥了载体作用。从2006年起,在政府引导下,厦门光照明产业集群先后建立39个科技创新及公共服务平台。数量众多、功能齐全的各类创新平台为集成创新发挥了支撑功能。其中,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就为产业集群的LED光电产业链的新产品研发、标准制定、数据互认搭建了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为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开发、设计验证、鉴定试验等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指导和促进企业调整生产工艺和技术创新”[6]。厦门光照明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机构的最大特色是与台湾光电产业联合建立,在推动建立两岸产业合作机制后,陆续建立了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厦门集成电器设计公共平台等7个创新主题平台机构。如厦门立达信光电有限公司与台湾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LED光电集成一体化技术两岸联合研发中心”,成为企业间建立技术创新平台机构的典范。

3.关于组织集成的实施机制

组织集成是将集成创新的组织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具有不同功能的组织要素整合为一个效率组织体的过程。组织集成之所以必要,首先是因为在集成创新中,各参与主体间并不存在实体组织,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能有效运行的组织机制来保障创新任务的实现。其次,集成创新是不同主体的非强制性合作,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摩擦和冲突,由此需要组织集成以实现协调、约束的功能。集成创新组织一般由龙头企业牵头,其他个体如企业、各种服务机构(科研、中介、金融)共同参与,政府和行业协会起推动、引导的作用。组织集成的具体功能是完成组织创新环境、利益分配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的构建。组织创新环境包括政府对集成创新的制度导向,如投入政策、成果转化、人才政策等在内的扶持政策体系,此外集群的集成创新氛围也是重要内容。在利益分配机制方面,集成创新组织应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既包括经济利益分配,也包括知识产权的归属、创新成果的分享方式和技术转移方法。该利益分配机制既要注重参与方对集成创新的当前可见收益,还要注重包括其他无形资产的收益。在协调机制方面,既可以通过制度化与组织化嵌入,也可引入第三方参与协调,其功能是约定参与方权利与义务、协调组织程序和方法以解决分歧与冲突,实现监督和约束功能。

例如,福州光电显示产业集群是福建的又一个千亿产值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形成300余家企业构成的显示器产业链,有国家(福州)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福清)显示器产业园,是国内最具规模、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显示器终端产品生产基地。福州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虽有一定规模,但其主要集中在光电显示的制造环节,且产业链所需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大都依赖进口,企业只能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用。核心技术的缺失,使产业链企业盈利能力和技术积累能力提升缓慢甚至停滞,大分企业处于“长不大、死不了”的经营困境中,陷入“创新能力弱化—市场控制力缺失”的恶性循环。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创新。由于光电显示器产业集合了多个环节的配套,单是某一环节实现创新,难以形成产业整体创新突破,所以,只有进行以集成创新为方向的合作创新才是主要出路。

之前,福州光电显示产业集群也进行过多次类似的集成创新,如政府最早将产业链的高速收发器系统芯片组、DSP核专用芯片等关键芯片技术进行创新,后又将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场致发射显示(FED)技术及相关工艺等核心技术列为产业链关键技术进行集成攻关创新,但成效不大。原因之一就是集成创新中的组织集成不够。表现为:第一是组织创新环境不佳。一直以来,受习惯传统思维和GDP业绩考核影响,政府偏重于引进外部企业入驻。这种思路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收效明显,正如当年引进龙头企业冠捷和中华映管两个企业,才有了配套企业的跟进,形成了产业链,但这种思路却忽视了自主创新环节。第二是利益分配机制始终存在分歧。由于冠捷、捷联、华映光电等龙头企业是集群创新系统的主要来源,而以升压板、转轴、印制板、注塑、模具等显示器配件体系为次要创新来源。创新板块的主体与次体地位不对称,加之共同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外溢风险的存在,始终难以达成一致的利益分配机制。第三是协调机制、保障机制的难以建立。福州光电显示产业集群是典型的外生型产业集群,是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产业基础薄弱的福州地区,企业来源的多样化不同于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合作历史悠久。这使集群企业之间的集成创新交易成本提高,信任合作资本不够,使协调机制、保障机制一直难以建立。从福州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的集成创新案例分析可以看到,其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组织集成环节的薄弱,需要多个创新主体共同努力提高组织集成,以便为产业集群的集成创新提供支撑作用。

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显示,通过发挥集群整体力量进行集成创新的成功,能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任务。这对于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我国而言,应该被得到重视。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的扶持,即在制度和政策导向方面支持产业集群的集成创新,优化集群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针对不同产业集群特征与区域特点,地方政府能出台配套细则与政策落实。

参考文献:

[1]石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J].求是,2015(9):55-56.

[2]习近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4-08-19(01).

[3]严海宁,程凡哲.国家意志对产业集成创新的影响:以大飞机产业为例[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8.

[4]邱和军.泉州初现厨卫一体化产业链[N].泉州晚报,2012-10-24(03).

[5]陈君玉.厦门光电业强势崛起[N].厦门日报,2013-04-12(09).

[6]孙燕飚.厦门LED产值明年冲刺40亿[N].第一财经日报,2010-09-14(04).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Take Fujian as an Example

ZHU Yun-ping

(IdeologicalDepartment,QuanzhouNormalUniversity,QuanzhouFujian362000,China)

Abstract:The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 driven by innovation has been in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paths in its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Fujian’s situation, we can take industrial cluster as the main body and integrated innovation as the alternative path to carry out the development driven by innovation. In addition,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exists in the industry cluster itself. Therefor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must be implemented on the basis of the element integration and organization integration and by means of the innovation platform of tool integration.

Key words:innovation drive; industrial cluster; integrated innovation

(编辑:张文渲)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产业集群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新常态与贵州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