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男性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25羟维生素D的变化

2015-12-25杨娟,谈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骨量骨密度生化

老年男性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25羟维生素D的变化

杨娟谈敏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病科,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收集156例老年男性患者,依据骨密度检查,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80例,骨量减少组(B组)54例,骨质疏松组(C组)22例;均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 25-OHD、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BGP)及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结果①C组BMI低于A组及B组(P<0.01及P<0.01);C组ALP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5及P<0.01);②C组及B组PTH和PINP明显高于A组(P<0.01及P<0.05);C组β-CTX明显高于A及B组(P<0.01及P<0.05);C组及B组N-MIDBGP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及B组25-OHD明显低于A组(P<0.01及P<0.05);血钙、磷三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以是否伴骨质疏松为因变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TH、PINP、N-MIDBGP为正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015、1.066和1.014)。④对于老年男性患者,维生素D不足组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组人数增多(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有助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早期评估。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代谢;25羟维生素D

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谈敏(1957-),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研究。

第一作者:杨娟(1978-),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脑血管及内分泌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社会老龄化加速,OP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目前绝经后妇女OP及骨转换状态的研究较多,近几年男性OP的发病情况,也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本文观察老年男性患者骨密度(BMD)、骨生化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老年男性患者OP发病情况和骨代谢变化的特点。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干部内科和内分泌科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住院就诊男性患者156例。要求调查对象基本健康状况良好,年龄≥60岁;对象排除以下状况:①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病史者;②过去6个月内曾有骨折史;③服用避孕药或雌激素;服用除钙剂及维生素D补充剂外的抗骨质疏松药物;④服用糖皮质激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⑤服用抗癫痫药物;⑥肝脏、肾脏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⑦长期卧床或营养不良。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入选本研究共收集156例,依据BMD检查,检出骨量正常组80例(51.3%),骨量减少组54例(34.6%),OP组22例(14.1%)。各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肌酐(CREA)、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均无统计学差异。OP组及骨量减少组年龄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1及P<0.05);OP组的BMI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1及P<0.01);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生化指标检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UA、CREA、BUN、TC、甘油三酯(TG)及白蛋白(ALB)、FPG、HbA1c、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 25羟维生素D(25-OHD)的测定。骨代谢标志物测定采用德国罗氏公司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盒测定,其中包括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BGP)和反映骨吸收的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

表1 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 s)

与骨量正常组比较:1)P<0.01,2)P<0.05;与骨量减少组比较:3)P<0.01

1.2.2BMD测定记录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DEXA)骨密度仪,测量受试者腰椎1~4(L1~4)、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左侧股骨上端的BMD。诊断标准:按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BMD>M-1SD,正常;BMD在M-1SD至M-2.5SD之间为骨量减少;BMD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及χ2检验。以是否伴OP为因变量,以所选的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及95%的可信区间(CI)。

2结果

2.1各组间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OP组的ALP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及P<0.01);OP组及骨量减少组的PⅠNP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1);OP组的PⅠNP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P<0.01);OP组β-CTX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1及P<0.05);OP组及骨量减少组的N-MIDBGP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OP组及骨量减少组的25-OHD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1及P<0.05);血钙、磷三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各组间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 ± s)

与骨量正常组比较:1)P<0.01,2)P<0.05;与骨量减少组比较:3)P<0.01,4)P<0.05

2.2OP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以是否伴OP为因变量,以年龄、BMI、TG、ALB、ALP、PTH、 25-OHD、PⅠNP、β-CTX、N-MIDBGP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TH、PⅠNP、N-MIDBGP为正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015、1.066和1.014)。见表3。

2.3维生素D对老年男性患者BMD的影响以25-OHD 20 ng/ml为界分维生素D正常组与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正常组骨量正常者20例,骨量减少者7例,OP者1例;维生素D不足组骨量正常者60例,骨量减少者47例,OP者21例,对于老年男性患者,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维生素D不足组OP及骨量减少人数增多(P<0.05)。

表3 OP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近些年研究显示,男性OP骨折常常病情更严重,致死率高于女性〔1〕。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BMD来诊断OP,而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相比,BMD检查只能反映骨静止状况,临床上仅在大量骨丢失时,才能检测到BMD变化,BMD诊断的灵敏度不高〔2〕。骨代谢处于破骨细胞对旧骨吸收和成骨细胞形成新骨的动态平衡中,当骨吸收超过骨形成时可引起骨量减少,骨代谢转换的生化指标提示骨代谢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选择老年男性,研究结果提示OP组骨代谢指标较骨量正常组明显升高。

PTH是一种肽类激素,能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及骨的矿化作用,刺激内源性PTH分泌和骨形成,防止骨丢失〔3〕。临床实际观察中发现PTH首先促进骨形成(骨形成指标增加),随后骨重建过程激活(骨吸收指标增加)。PTH多为间断性治疗,以治疗OP〔4〕。并且有研究指出特立帕肽不仅使腰椎和髋部BMD增加,还能使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下降〔5〕。本研究提示OP组及骨量减少组的PTH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Chandran等〔6〕对193例成人BMD与25-OHD、PTH的研究结果也显示,BMD与PTH呈负相关。

骨代谢指标可以准确反映测量时间点骨代谢的状态,是临床上仅有的评估骨转换的方法,在OP的诊断及治疗中骨代谢指标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检测参数。骨代谢标志物也作为评估骨折风险的重要参数〔7〕。本研究提示在老年男性患者中OP组的PINP、β-CTX及N-MIDBGP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老年人骨量减少时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进行性缓慢下降,与年龄相关,本实验中也表明增龄是骨量下降因素之一。Szulc等〔8〕也报道男性BGP、PICP及β-crosslaps与各部位BMD呈负相关;邓海鸥等〔9〕认为β-crosslaps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

维生素D对于正常骨骼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活性维生素D的直接作用主要是促进肠钙吸收和尿钙、磷的重吸收,并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本研究选择老年男性得出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维生素D不足组OP及骨量减少人数增多,有显著性差异;关于维生素D与BMD之间关系目前尚有争议,观察性研究已经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BMD呈显著正相关,而青年男性广泛存在血清25-OHD不足状态,血清25-OHD水平与股骨大转子BMD明显正相关,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维持大转子区域的骨量至关重要〔10〕。也有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BMD之间没有直接相关关系。Tsai等〔11〕研究了262例年龄在40~72岁的中国城市女性,发现25-OHD与BMD无关;汪纯等〔12〕对452名上海成年人BMD与维生素D进行了研究,仅发现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股骨颈的骨密度显著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P=0.02),两组间L1-4和髋部各部位BMD的差异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发现维生素D与BMD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提示老年男性OP组维生素D减少,是OP的易感因素,补充维生素D可减少OP的发生率。此外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跌倒风险〔13〕。一项系统评价显示,单独补充维生素D或与钙剂合用能使17% OP患者跌倒风险下降〔14〕。

综上所述,OP是一个慢性渐进的过程,BMD的评价周期至少需要半年,测定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改变可以发现骨的动态变化,可以较早发现骨代谢异常,可以作为OP早期诊断、预测骨折发生率、选择抗OP治疗方案及进行药物疗效评价的指标。

4参考文献

1Chang KP,Center JR,Nguyen TV,etal.Incidence of hip and other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elderly men and women:Dubbo Osteoporosis Epidemiology Study〔J〕.J Bone Miner Res,2004;19(4):532-6.

2Nanes MS,Kallen CB.Osteoporosis〔J〕.Semin Nucl Med,2012;44(3):439-50.

3Goldbar M.Renal bone disease disorders of dilations and nephrolit Hiasis〔J〕.Neph SAP,2008(7):304-17.

4Asian D,Andersen MD,Gede LB,etal.Mechanisms for the bone anabolic effect of parathyroid hormone treatment in humans〔J〕.Scand J Clin LabInvest,2012;72(1):14-22.

5Hart SL,Wan SL.Effect of teriparatid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acture i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Int J Clin Pract,2012;66(2):199-209.

6Chandran M,Hoeck HC,Wong HC,etal.Vitamin D statu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in Southeast Asian adults with low bone density〔J〕.Endocr Pract,2011;17:226-34.

7Iki M,Akiba T,Matsumoto T,etal.JPOS Study Group(2004)Reference database of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for the Japanese female population.Japanese Population-based Osteoporosis(JPOS)Study〔J〕.Osteoporos Intl,2011;31(5):981-91.

8 Szulc P,Garnero P,Munoz F,etal.Cross-sectional evaluation of bone metabolism in men 〔J〕.J Bone Miner Res,2001;16(1):1642-50.

9 邓海鸥,林凯,李东风,等.血清β胶原分解片段监测在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疗效判断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06;27(12):1830-1.

10钱云峰,邓伟民,刘坚,等.青年男性血清25羟维生素D、PTH水平与区域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8):837-43.

11Tsai CJ,Giovannucci EL.Hyperinsulinemia,insulin resistance,vitamin D,and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Whites and African Americans〔J〕.Dig Dis Sci,2012;57(10):2497-503.

12汪纯,刘玉娟,肖文金,等.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J〕.上海医学,2011;34(2):166-70.

13 Bischoff-Ferrari HA,Kiel DP,Dawson-Hughes B,etal.Dietary calcium and serum 25 hydroxyvitamin D status in relation to BMD among US adults〔J〕.J Bone Miner Res,2009;24(1):93.

14 Michael YL,Whitlock EP,Lin JS,etal.Primary care-relevant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falling in older adults:a systematic evidence review for the U.S〔J〕.Ann Intern Med,2010;153(12):815-25.

〔2013-12-19修回〕

(编辑安冉冉/曹梦园)

猜你喜欢

骨量骨密度生化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