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5-12-24苏丽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苏丽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大潮流中,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可以互相渗透的地方是无所不在的,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发掘它们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语文课堂是学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利用教材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谈谈我的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1 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对学生行德育教育

语文教师应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趣味性、直观性、极强的表现力、感染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让学生置身于这种特殊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影响、熏陶下,产生极强的情感共鸣。如《明湖居听书》一文,课前播放一段山东大鼓,让学生进入情境,领略山东大鼓的韵味,之后结合文章中描写黑妞、白妞精湛技艺的语句,让学生欣赏艺人高超的演技,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激发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1.2 通过典型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有些作品塑造了丰满、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感染人。通过对人物的细节、语言、行动、主要事件的描述的等方面分析人物想象,使鲜活的人物形象重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受到教育、感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背影》一文,这是朱自清先生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的名篇。学习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是慈父的形象。事事为儿子着想,尤其是父亲临别还给儿子买橘子。买橘子要过铁道,那时月台很高,爬起来非常费劲,儿子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一细节描写写出父亲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讲解完之后,我让学生说说你们的父亲是怎样关爱你们的,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发言,有的学生说着说着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说完后我及时总结,我们的父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无时无刻的关心着我们,那么我们如何老爱我们的父亲呢?学生们表示要尊敬父亲,在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用实际行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亲。这样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情得以升华。

1.3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格言名句。有些名句高度概括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我们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应该充分利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熏陶、鼓舞,从而受到教育。如彭端淑的《为学》,文章首、尾两段用精心提炼的警辟的句子表达作者的主张(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用浅显的比喻,说明求学的结果如何不在于天赋条件,而是决定于本人是否有求学的恒心和毅力。叙事生动,语言流畅,有较强的哲理性。通过讲解,让学生总结出作者的用意,启发他们总结出学习动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适时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可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我们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德育目的也就水到渠成。

2 对作品的简介,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通过介绍作者、作品、背景时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当中,去感受作者当时的写作心态。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作者借这篇文章来表达他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的情怀。通过学生课下的搜集、课上的介绍,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缩短了与作者的心理差距,能充分理解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在此基础上,我询问学生,如果你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会怎么做呢?学生很快回答,要像苏轼那样虽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的精神。面对挫折,勇敢、坚强、乐观。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教材中有很多积极向上、富有风趣的民俗内容的课文,如《游山西村》一诗,其中“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一句,写出了当地的民风习俗,学完后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了解、搜集当地的民风习俗,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利用写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读写过程中,写作训练也不例外。它不仅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而且还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反映。要学生写出观点正确、品德高尚、看法全面、积极向上的文章,在作文教学中,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结合课本资源、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教学《故乡》一课,让学生认识造成故乡衰败、萧条的根源,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如生活改善、楼房增多等,结合自身感悟,要求以《家乡的变化》为题写一篇文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家乡巨变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好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从而使学生对国家、社会,对党有更全面的认识。

4 小结

总之,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把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正确处理教材及对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内涵,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健全而又完善的性格,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

鹿泉区上庄镇中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 05020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