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分析

2015-12-24万丽华

科技传播 2015年20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听众广播

万丽华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长春 130000

近年来,随着文化传播形式逐渐趋向于多样化,广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文化接受途径之一。在广播中,观众对于信息的接听是广播播出的实际意义,声音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在此环节中广播编辑的工作最为重要,其将文字转换位声音,实现文化的传播。而听众是广播内容的接收群体,那么广播编辑的广播内容如何能够与听众的心理相吻合是广播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下文分别对二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提出实际的解决对策。

1 听众的心理需求类型

1.1 求知心理

听众接听广播的一个普遍心理就是对未知的好奇,假设正在播放的广播是听众听过很多次的内容,那么听众可能在收听中产生厌烦感,而失去了新闻消息的探索性。但是广播中向人们播放的是当今最为流行的消息以及咨询,那么,听众将会在听的时候津津乐道。换言之,新鲜的咨询以及广播内容能够满足听众的求知心理。但是在进行知识传播中,不能将广播内容编辑的过于深奥,应该使其内容平易近人,幽默易懂。例如,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需要注重知识与报道的内容相互结合与延伸,讲究新闻传播的科学性[1]。

1.2 选择心理

美国科学家在进行广播方面的研究时,对听众的选择进行详细的心理分析,阐述了听众的三个选择上的心理:第一,听众总是对其喜欢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注意;第二,听众一旦投入到广播收听中,便会对与自身精力相似的内容上选择;第三,听众总是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的记忆,也就是对自己喜欢的内容比较容易获取,并消化为自己内心意义上的讯息。当听众打开收音机时,总会从众多的广播内容中选择一个进行收听,在此环节中,听众实现了心理定向,那么广播为了实现在听众中的选择几率,需要突出其播音风格和节目特点,使得节目能够达到听众的心理趋向。

1.3 求实心理

听众对于广播的求实心理主要表现在对于新闻事件的获取上,听众常常希望可以通过广播获取一些新闻消息,从新闻消息中实现了与生活接轨,并在从其他人的生活轨迹中找寻生活态度。新闻广播就是将不间断的新闻事件进行更新传播,能够在听众的记忆中形成短暂的模式,该种模式是事件的真实性。即使广播的事件是痛苦的也是对事件情感的真实流露,或多或少的能够能为听众带来一些启示。

2 广播编辑心理需求分析

听众群体是广播播出的成功关键,同时也是衡量广播的最佳标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如何让广播在听众的众多信息收集途径中脱颖而出,需要对广播编辑的心理需求进行分析[2]。

2.1 掌握听众需求动向

节目是广播传播中重要内容,是增加社会听众的关键吸引力。因此,要想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首先从广播的内容上进行分析。广播的内容形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内容形式:广播的内容形式是吸引听众的关键所在,由于不同的听众对广播内容的需求不同。因此,广播编辑在进行广播内容收集时,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保持鲜活特色,拒绝雷同。不同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听众在广播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广播编辑在实际内容编导时,不能够完全的满足所有听众的心理需求,而广播内容的特殊性需要在不同听众中展现。只要一个广播节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能在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说,广播的内容要具有特色,不埋没于众多广播中。

2)播出时间段:从播出时间段方面来对广播编辑心理进行分析,主要考察的是其对社会听众的心理调查是否全面。在清晨时,人们在上班的路上,心情比较清新,是新一天的开始,在广播内容的选择上杜绝沉重新闻,以及消极情绪传播。例如,播放一些晨间天气以及交通路况等。而在中午时间段,人们心里状态比较轻松,因此将广播信息的容量增加一些。在晚间时候,人们的心理处于极度放松的时候,此时的广播新闻适合增加一些丰富度,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甜点,供人们相互谈论。例如,开设一些谈心类的节目能够实现听众之间的相互参与,在娓娓道德的环境下实现文化的积极传播。

2.2 以听众为核心,增加广播节目选题亲民性

广播节目的内容是广播行业竞争的关键,如何提高听众对其的关注度,首先需要广播编辑在进行题材选择时,注意题材的亲和力与亲民性。选用题材需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够完全反应出老百姓的心理呼声,只有节目做到这样,才能够增加听众对其的关注度。在节目选题上多从民生、创业、就业、生活趣闻等方面入手,切实满足听众的生活需求。

3 广播编辑的素质拓展

广播编辑是广播能够在听众中获得好评的关键人物,而提升广播节目的灵活度、增加广播选题的亲和力,是一个广播编辑职业素质的具体体现。身为一名广播编辑,首先,不仅是媒体传播中行家,同时也要是听众生活中的杂家。在广播表编辑的知识积累方面,不仅要有“上得厅堂”的社会、生活以及学习的阅历,还需要有“下的厨房”的民间习俗的感悟。从政治、经济以及文学等方面都要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够从将广播内容编辑的入情入理,不至于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其次,广播编辑需要对社会时事清晰把握,了解社会发展动向,从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层次等方面进行新闻传播;第三,广播编辑是新闻消息的传播者,在面对听众时,同时也是倾听者,一名合格的广播编辑需要对听众的观点、意见以及建议认真听取,并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改正。听众是广播新闻的动力,没有听众的支持,广播将在新闻传播中上演一场独角戏。

广播编辑在实际的新闻传播中不仅要有独到的见解,还需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听众,并对党的方针进行积极宣传。第一,在广播节目中尽最大可能采取社会听众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编辑一些听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在广播的语言形式上要具有地方特色,注重语言的简洁并具有画面感;第二,在实际的节目播出中避免节目的都市化以及概念化,鼓励广播节目能够将人们生活中的细节呈现出来,强化新闻中的特殊性以及吸引听众特点;第三,广播新闻在与报纸等文字的新闻传播等形式相比,具有很多的特殊性。由于广播是一种真实的声音消息传播,因此更加的人性化,广播编辑在进行节目播报时,需要注意报道的重点突出,语言流畅,避免口语化,树立正确的语言宣传榜样。

4 结论

在广播行业发展中,听众是其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听众的支持,广播行业发展举步维艰。提升广播节目的听众量,需要广播编辑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听众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使得广播编辑的心理与听众定理相吻合,才能够做出既满足听众心理需求的节目,还能够发挥广播编辑的工作能力。

[1]刘悦.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5:48-50.

[2]朱砚.关于理论广播系统效果的传播学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7,1:42-50.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听众广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