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环境下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
2015-12-24张志军
张志军
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移动图书馆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环境的具体表现形式,移动图书馆凭借自身快捷等优势,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移动图书馆的出现,不但给图书馆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加强对移动环境下图书馆机遇与挑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1 移动图书馆概念
就理论角度来看,学者对移动图书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综合多个学者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移动图书馆作为一种环境,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标志,该图书馆通过利用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及设备,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及服务,为用户营造一种阅读氛围,将图书馆真正融入到用户生活、学习中,最终实现图书馆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目标。这种环境并非泛化的环境,在移动图书馆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2 移动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机遇
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移动图书馆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其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图书馆阅读形式灵活化
20世纪90年代,数字图书馆由美国科技工作者首次提出。其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载体,形成的数字资源库群,其不仅能够实现对信息的分布式管理,且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目标,具有智能化等特点。在3G技术支持下,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读者对阅读也提出了多样化需求。此时,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及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图书馆数字化水平日渐提升,更多用户选择无线移动方式访问数字图书馆,有效获取和利用图书馆资源。移动图书馆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将传统图书馆服务与移动空间有机整合,形成移动图书馆,能够帮助满足读者日益多变的阅读需求,且享受更为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不但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还能够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未来图书馆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满足多元化需求
数字化学习及移动技术的应用,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学习形式迅速发展。据相关调查,能够发现人们选择在地铁、公交车上进行阅读的需求潜力十分明显。特别是在移动图书馆情境下,用户能够借助手中的手机等通讯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具体来看,读者不仅能够通过手持设备进行学习,还能够利用图书馆专设的服务系统进行学习。由此可见,移动图书馆满足了用户多样化学习需求。
2.3 丰富了图书馆服务方式
移动终端设备是移动图书馆时代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移动环境下,工作人员在对馆藏资源进行管理中,可以采取移动平台开展一体化管理。该管理模式的不间断性成功突破了传统人工模式的滞后性,显著提高了图书馆工作效率及质量。第二,通过智能手机系统,管理人员能够获得服务器出现异常时发出的提醒信息,并制定针对性解决策略,确保服务器有序运行[1]。如深圳、苏州大学图书馆等采取的RFID技术,显著提高了图书馆借还效率,这种模式一般建立在读写器与图书标签之间信号基础上,以确定图书信息。且图书馆各个部门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与读者沟通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服务方式。综上所述,移动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持和帮助。
3 移动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事物两面性决定在移动环境下,图书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资源建设尚不完善
资源作为移动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主要解决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当前,我国移动图书馆仅能够提供信息类资源,一般集中在馆藏书目信息等方面,资源范围较窄,难以更为有效地满足用户阅读需求。不但如此,用户仅能够通过移动终端查阅相关信息,无法通过电脑访问图书馆数据库。就资源建设方面来看,我国移动图书馆技术水平相差甚远。基于此,我国要想大力发展移动图书馆,必须要解决当下资源匮乏等问题。
3.2 技术水平偏低、资金投入较少
技术与资金作为另一关键问题,移动资源建设需要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就技术层面来看,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问题,由于移动终端产品类型较多,如何更好地满足移动终端多样化操作需求成为图书馆建设的当务之急。此外,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性工程,涉及内容较多,如果技术难以满足图书馆建设需求,将直接影响系统建设。由于数据格式具有差异性,使得其加工及保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解决不同格式数据转换,为统一检索提供支持问题成为移动图书馆建设的主要问题。3G市场快速发展,病毒等外界因素对移动图书馆建设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直接威胁到用户个人隐私。
移动图书馆环境下,针对图书馆而言,其还需要克服资金不足问题,无论是资源建设、还是技术研究,都需要大量资金给予支持。当前少数图书馆经费较为紧张,难以满足移动图书馆建设需求。同时,对于资金的管理,一些用户使用图书馆服务时,需要缴纳一定的服务费,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用户积极性。
3.3 信息公平问题
信息时代背景下,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需要付费,且对移动终端要求较高,如智能手机等,并支付相应的费用。虽然拥有智能手机人数很多,但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在信息获取方式等方面更为快捷,由此产生了信息了解与掌握多寡问题,甚至引发信息分化问题。因此移动环境下,图书馆为非移动用户提供服务,协调信息公平问题成为最大的挑战之一。除此之外,移动环境下,图书馆建设还涉及版权、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只有积极应对挑战,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加快移动图书馆建设及发展,才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 移动网络环境下,加快图书馆建设的相关建议
第一,建立移动阅读空间,丰富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图书馆建立与现代移动阅读需求相契合,在移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为读者提供信息、网络支持。对于图书馆资源建设问题,应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并结合读者个性化需求,设置多元化体验空间,如设置学术论坛等,以满足用户阅读及知识获取需求[2]。另外,移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立足于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体验,在体验区设置电子书等移动阅读设备,提高用户移动阅读体验感,逐渐深化人们对移动图书馆的认识。
第二,引进先进技术,拓展服务路径。电子阅读器、微博等终端的产生为移动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极大支持,阅读终端的丰富性对人们阅读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移动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适当增加技术与资金投入,将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有机整合到一起,实现多元化服务路径的结合,消除信息不公平问题。如通过短信、WAP等模式,开展特色化阅读服务,以此增强读者与图书馆之前的粘合度。
5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移动需求日渐突出,为移动图书馆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然而在移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我们仍要认清当前所处的形势及面临的挑战。我们应坚持平和的心态,积极应对挑战,从技术研发、拓展图书馆服务等多个角度入手,为移动图书馆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史敏.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模式创新[J].图书馆学刊,2013(9):77-80.
[2]陈茫,周力青,吕艳娥.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1):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