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责任担当
2015-12-24孙伟
孙 伟
唐山市广播电视台,河北唐山 063000
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责任担当
孙 伟
唐山市广播电视台,河北唐山 063000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谐社会观念深入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配合完成。新闻传媒以其强大的社会舆论作用,对于社会变革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赋予了构建和谐社会“鼓动者”和“倡导者”的使命。因此,新闻传媒应该正确审视自身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责任与担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作用,推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和谐社会;新闻传媒;责任与担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闻传媒应运而生,新闻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传播工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软实力已经成为无可非议的事实。本文通过对新闻传媒的责任与担当进行分析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自身优越性,推进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1 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与新闻传媒本质要求不谋而合
1.1 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分析
和谐社会思想是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无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智慧结晶,是有利于人类文明大幅度向前迈进的重要思想。最初,人类认为和谐社会是通过法律、法规、强制手段等社会约定实现的一种使社会在规划发展轨迹上正常运行的社会发展模式,但是通过强制性手段和社会契约形成的和谐社会必将导致“理性因素”膨胀、人文精神丧失的局面。因此,社会学者继续求索,提出了通过道德规范和情感诉求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构建模式。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情感层面构建和谐社会是一种天方夜谭的理论,直接导致非理性主义的膨胀。经过漫长发展历程,社会学者从未停止对和谐社会构建方式的探索,最终形成了当今社会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是通过社会契约的强制性手段与人类道德意识的共同作用,使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辅相成的一种遵循基本哲学规律的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1]。”因此,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以公共哲学作为强大理论基础,以世界和谐社会具体实践为借鉴而形成的全新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1.2 新闻传媒本质要求分析
新闻传媒是自由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的理性社会舆论传播工具。新闻传媒的本质要求是通过从事社会活动,生产和传播一种人类需要的精神产品,在社会秩序维护领域起到社会效益的媒介,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特色。通过对新闻传媒的分析,可以发现新闻传媒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新闻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对人类思想的释放,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新闻传媒通过对时事政治、道德观念、经济状况、文化发展的事实性报道和评论,有步骤、有目的的影响社会各阶层意识形态的形成,道德观念的改变,潜移默化的对公众的心灵世界和灵魂产生影响。
1.3 和谐社会追求与新闻传媒使命关系分析
通过以上对和谐社会理论价值取向和新闻传媒的本质要求的阐述,清楚的表明二者具有不谋而合的共通之处。新闻媒体能够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公众情绪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生产出系列新闻产品,实现对社会情绪的宣泄、道德观念的宣扬、社会舆论的传播,满足和谐社会需要软实力因素。因此,将新闻媒体的本质要求融入到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具有可行性。
2 新闻传媒不和谐现象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闻传媒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纵观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实际情况,部分新闻传媒能够正确认识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责任,担负起推动和谐社会构程的历史使命。但是,由于部分新闻传媒的自身弊端,导致社会公平正义“守护者”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责任与担当充分认识,导致诸多不利于和谐的现象产生。
第一,趋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对广告的传播力度增加。部分新闻传媒通过对广告的新闻取向制作,将广告以新闻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部分商家由于是新闻传媒的广告大户,使得新闻传媒没能以强有力的舆论监督能力对其进行事实性播报,甚至使本应受到舆论制裁的商家通过新闻传媒获得话语支配权,从而得到幸免。
第二,新闻媒介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放松对社会效益的关注力度。对不同社会层级的知情权没有尊重性的重视,很多新闻传媒没能对新闻产品所披露的事实是否对社会各阶层公众同时具有社会效应做出具体分析,使得新闻传媒信息不对称性大量存在,导致部分公众对新闻传媒的功能没有足够的理解,认为新闻传媒无外乎是为政治和商业大户服务的媒介,不利于公众通过新闻传媒表达心声和愿望,从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加快[2]。
第三,新闻播报失真的现象严重。如今,新闻产品政治化趋向明显,新闻景象基本以歌颂型报道为主,使公众处于的实际生活环境和新闻产品播报的景象不甚相符,造成公民对新闻传媒的抗拒性,同时由于新闻产品将国家形式过分繁荣化,导致公众对实际生活环境的满意度降低,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3 重新审视新闻传媒责任与担当,推进和谐社会全面构建
3.1 新闻传媒担当起宣传和谐社会观念的重大责任
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扮演者“宣传者”的角色。因此,新闻传媒在新闻传媒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和谐社会观念的传播,通过新闻传播、新闻评论、新闻报道等方式加强对和谐社会观念的倡导力度与宣传力度。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对违背和谐社会的观念予以否定和批判,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舆论功能,告诫公众不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对和谐社会构建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危害性。
3.2 新闻传媒应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制度制定和完善的工具
新闻传媒在社会活动中,与社会各阶层民众及各领域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所以,新闻传媒能够更广泛的考察公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对生活环境的愿望,各领域专家学者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观点与措施,能够有效的为构建和谐社会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搜集信息。
3.3 新闻传媒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的媒介
新闻传媒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为社会各阶层公众提供同样的权利保障,使社会各阶层人民能够拥有相同水平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愿望和心声,同时对不利于和谐观念的行为进行有效批判,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进行持续性、广泛性的舆论监督[3]。因此,新闻传媒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应该发挥“推动者”的功能。
4 结论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更是当前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协调社会各类因素,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作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因此,新闻传媒正确认识自身责任与担当,为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贡献力量责无旁贷。
[1]胡莉娟,王若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闻传媒的职责探讨[J].创新科技,2013,11(12):105-106.
[2]杜建民.探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传媒责任[J].中国传媒科技,2013,6(4):120-121.
[3]周志勇.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报业,2013,8(6):119-120.
G2
A
1674-6708(2015)149-01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