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5-12-23徐海峰

魅力中国 2015年1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徐海峰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均得到了完善,教学模式已经从单一的灌输式、满堂式教学模式发展为多媒体教学、问题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多种模式,其中问题和情境教学模式可以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即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但小学问题情境实际教学中仍存在问题,所以教师应深入了解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和实施有效措施,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教学策略

问题情境,是数学学习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指个体面临的数学问题和它所具有的相关经验所构成的系统。当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条件的恰当程度的冲突,使之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向的这样一种情境。那么,将概念投射到小学数学上,就是讲数学知识或问题隐藏在学生接触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中,从而创设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1、问题情境教学方法的简单概述

1.1 概念

问题情境教学实质上是指教师通过问题设置,然后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新数学知识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探索性,故有时也被称为探索式教学模式。

1.2 特点

(1)探索性。问题情境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探索式教学方法,因为它们都是通过课堂问题设置,使学生在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学习知识,而整个问题分析及解决过程都是不断探索新知识和问题的过程,因此具有探索性特点。

(2)互动性。问题情境创建不仅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进行了解,并且问题情境教学中需要学生对课堂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意味着问题情境教学必须教师和学生同时参与,并且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师生交流和沟通,因此具有互动性。

(3)趣味性。问题情境教学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主要原因是因为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该过程学生会遇到很多未知事物,这使得整个学习过程都充满了趣味性,所以问题情境教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2、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例如,在学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的上册《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去商店里买茶叶,如果有一个长方体的茶叶桶和一个圆柱体的茶叶桶,它们的高度一样,而且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买哪一个更合适呢?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新奇,就会令学生陷入思考。其实问题的本质很简单,就是看在矩形和圆形同样周长的情况下,哪个面积更大,那么同等高度下,体积就会更大,也就越合适。借着这个问题,教师就将“圆的面积”这个知识点引入到了数学课堂上,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2 结合教学难点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环节进行数学问题情境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当中的难点问题兼顾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水平,为学生构建较为系统和完整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鸡兔同笼”相关问题时,通过将鸡和兔转化为容易操作的教学模型,构建起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种教学情境当中,根据鸡和兔脚的数量,分析和理解“鸡兔同笼”问题当中鸡和兔的实际数量。通过构建相应的问题情境,教师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学生可以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或者全部都是兔子,判断多了几只或者是少了几只脚,再除以鸡和兔脚的差,便可以得到鸡和兔的实际数目。

2.3 结合实际生活

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最终必将应用于实际生活。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人们之所以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和难以理解的印象,是因为对数学的研究严重脱离了实际生活。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重视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尤其是在进行问题情境构建过程中,更加需要注重生活化情境的构建,让学生在较为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当中,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有利于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千克的认识”相关知识时,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大象和蚂蚁拔河比赛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蚂蚁在比赛一开始就会输给大象。通过将抽象的重量单位概念和相关知识转化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见到且熟悉的具体动物形象,能让学生消除与未知知识间的陌生感。当学生分析出蚂蚁和大象的力气重量相差很大之后,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除了用肉眼观察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体重计进行测量的办法,了解不同物体的重量,从而引出当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4 让学生提高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小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面对不同的问题和知识点,能够构建出相应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能够主动回忆起相应的知识点。假以时日,就可以脱离对教师的依赖。举例来说,在学习到“分数的意义”,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制造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哪里可以接触到分数?分数相对于我们以前学习到的数,有什么意义上的本质不同?学生就会联想到切开的西瓜、折叠的纸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学习完分数意义之后,再遇到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思考方式,如将“一角钱”看作“一元钱”的十分之一,将“一半”看做“单位一”的二分之一,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创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手段,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此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际应用环节,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情境构建的合理性,不能盲目创建问题情境,需要依据相应的原则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提高问题情境的创设质量,促使學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参考文献

[1]林锦泉.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82):78-78.

[2]毛鹏正,吴建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与建议[J].数字化用户,2011(15).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