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空乘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015-12-23陈忠宇王全法
陈忠宇 王全法
摘要: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速发展,航空公司对空乘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空乘人员的重要渠道,应本着以职业岗位和市场需求为核心,针对民航专业特色,合理设置体育课程模式。但由于苏州大学空乘专业从2012年才开始建设,时间比较短,在空乘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当务之急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探索适合苏州大学空乘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空乘专业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评分标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97-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近二十年来,我国民航业得了到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借助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国内各航空公司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2005年,中国与波音空客两家飞机制造企业草签了购买220架中型以上飞机的协议。2015年9月又签署300架波音飞机。至2015年3月,全国民航拥有2426架飞机,2014年全国名航班机起降750万次,日均航班量超过1万次。全国民航工作会议预计2015年民航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之一是全行业旅客运输量达到4.3亿人次。随着航空公司的飞速发展,自己行设计制造和引进飞机的数量不断增多,对航空运输人才尤其是空乘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增,在高校中出现了一股开办空乘专业的热潮。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300所各级各类院校开办了该专业,年招生规模过万人。我国空中乘务专业已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较为完备的培养体系,为国内以及国外航空公司输送了大量合格的空乘人才。空乘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熟练地掌握民航服务操作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国内外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务、地勤服务及民航商务服务的高等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由于航空运输环境的特殊性,对空乘人员的先天身体条件要求比较高,对学生的外貌形象、身体状况等条件要求高。因此在对空乘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中,通常把身体全面发展与特殊练习结合起来,以适应职业的需求。根据空乘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规律,在教学内容与安排上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空乘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生理和心理承受空中作业的特需机能负荷。在空乘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中,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形式等作了相应的、符合职业特殊要求的改革与设计。
1苏州大学空乘专业体育课课程设置依据
1.1空乘服务专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空乘服务往往是长时间在高空低气压和颠簸的特殊环境下工作,首先是要克服心里上恐惧,还要长时间全身心高质量的投入工作,还要克服时间差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应。这些都给空中乘务专业人员的身体体能带来巨大挑战。没有良好体能是不能适应这项工作。
1.2空中乘务专业招生特点
空中乘务专业在招生中,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仪表、身材、相貌和学习成绩,对身体及体能情况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几乎和普通学生没有多少差别。他们要适用专业的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必须要加强体能训练。
1.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随着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落实,要求所有高校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方能毕业,这对在高校中必须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能锻炼,从法律上给予保障。
2空乘专业体育课教学设置形式
2.1空乘专业体育课教学以早操训练课形式进行教学
目前苏州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是以选项课形式出现,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在校四个学期选择二个运动项目,不仅满足学生对运动项目活动的需求,同时在技术层面得到了提高,为参加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如何安排空乘专业体育教学形式,沿袭选项课形式教学,还是采用单独教学形式,经过学院与公共体育部深入研究调查,认为以早操训练课形式的教学能充分保证空乘专业体育教学。首先,把空乘专业学生安排到其它选项课班上课不利于学生统一管理,适合空乘专业运动项目专项能力得不到全方位练习与提高。其次,根据学院场地设施条件与任课教师实际教学情况,能充分保证教学项目与场地需求,从2012年至2014年三届实施早操训练课形式教学符合学院空乘专业体育课的教学。
2.2实施早操训练课教学培养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录习惯
早操课教学时间相应要比正常课程提早,意味着学生要比平时起床相对要早,无形中要求学生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特别是冬季,学生需要克服寒冷天气准时起床到达上课地点,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课前执行刷卡考勤,记录学生出勤情况每周及时汇总统计,对经常迟到学生及时提醒,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克服懒惰陋习,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3构建空乘专业特点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3.1针对空乘专业特色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目标
空乘专业体育课程目标要在结合《全国普通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与实际情况基础上,将共性的目标与学校特色、学生主体需求以及职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对《纲要》目标体系具体化。因此,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结合空乘专业特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进行分析,在坚持以“育人”为最高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或符合未来岗位对学生体能的需求。
3.2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根据民航特有专业特点和非特有专业构建为空乘体育课和公共体育课,公共体育主要是面向非特有专业的普通大学生,空乘体育结合航空领域行业特征的体育课。从以上区别出发,在选择适合体育教学项目时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目的是为了提高健康水平,发展走、跑、跳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重点采用加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练习。其次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目的是为了适应空中作业的技能发展,保持在复杂环境下作业的稳定性,减少职业病,承受更大的劳动强度,通常采用加强持久力和前庭分析器能力的训练。endprint
3.3教学内容设计
我们将体育课程进行了整体分析与研究,对空乘专业体育课程设置四类教学内容: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能力训练、柔韧协调能力训练、前庭分析器能力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安排12分钟耐力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以发展耐力素质。无氧能力训练内容安排(男生)100米,一分钟立卧撑,双臂屈伸,引体向上、器械力量练习。(女生)50米,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相同内容包括5×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发展快速反应、快速跑与快速力量素质。柔韧协调能力训练安排篮球、排球、健身操,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前庭分析器能力训练安排地面直立旋转练习,发展前庭功能稳定性。
4依据运动项目特点丰富教学教法
教学内容安排的各运动项目有其共性又有技术上的区别,在教学中根据运动项目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运动技术上遵循有易到难、运动量有小到大的教学原则,不断改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练习的积极性,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一些运动简单而枯燥的项目如长跑、引体向等,学生练习时意志力一般都比较薄弱,怕苦怕累,难以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达不到预期地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4.1针对长距离跑练习
一开始安排授课班按设计好的图形慢跑,全班分成二组,一个跟着一个跑,运动过程中增加了跑步的乐趣,降低了慢跑的枯燥性。每次课图形不断变化,慢跑时间随着授课班学生整体耐力跑能力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加,慢跑速度也不断加快。通过一阶段时间的练习,耐力跑能力达到预期的要求后,再安排到跑道上练习,学生就不会觉得苦和累,耐力跑能力得到了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2力量练习
引体向上必须克服自身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是种耐力力量项目。正常的学生一开始很多只能完成1到3个,体重大的学生甚至一个都完成不了,对学生练习造成很大困难。通过教学中降低练习难度,循序渐进,教学步骤采用垂直式、水平式、折力式引体向上,半引体向上和标准引体向上,必须当一种练习方法达到练习组数与个数以后,再练习下一练习内容,练习难度逐渐增加,学生也随着难度增加有一种征服下一个更高目标的勇气,练习能力逐步提高,教学效果明显,考试时每个学生都能提高5-8个。
5体育成绩的评定方法
早操训练课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体育成绩的评定采用基本素质与专项素质(60%)+平时成绩(40%)=体育成绩(100%)的综合评定方法。基本素质与专项素质每学期安排6个运动项目,4项身体素质占各15%,2项专业素质各占20%,平时成绩主要检查学生的出勤率,因上课时间相当比平时上课时间早,为加强对学生纪律的管理,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保证授课时间准时进行,对一些无故迟到旷课的学生进行行为上约束。评定标准:无故缺勤1次扣5分,事假1次扣3分,迟到、早退1次扣1分。每周3次早操训练课,一学期能保证不扣分或少扣分的学生纪律性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