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与中国武术
2015-12-23毛佳
毛佳
摘要:文章通过对口述史的辨析,深入阐述口述史与武术关系,口述资料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民间武术发掘整理的主要资料,而口述史与武术的契合将带给武术发展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大融合。基于此,应注重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鲜活口述史料及口传资料的意识形态予以考察筛选。
关键词:口述史 武术 口述资料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10-03
1口述史研究综述
1.1传统与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
周新国在《中国口述史学之回顾与展望》中谈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口述史可以说源远流长”。
口述史展现的是历史性的发展过程。我们国内从西周开始,“左史记行,右史记言”,其中“言”即是早期的口述史,乃至春秋《诗经》、清顾炎武《日知录》以及蒙古口述史《格萨尔王》亦有不少口述,中国史家司马迁在其巨著《史记》中广泛应用了口述历史。古希腊时代的《荷马史诗》大都是以行吟诗人的口头言说为蓝本整理而成,有西方史学之父之称的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表明“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
目前,学术界所指的口述史通常是指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口述历史(Oral·History),现代意义上在这一术语最早产生于1948年,当时美国政府为了研究东欧历史和民情,派哥大教授阿兰·内文斯(Alan·Nevins)去采访流亡美国的东欧学者、知名人士等,这些讲话录音访谈,就是最早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在中国,“建国以来,才开始了现代意义的口述史调查与访谈实践,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全国政协主办的《文史资料》,这是文献资料与口述史资料的结合。”
1.2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兴起
1.2.1文献史料、传统口述史的局限性
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和文献史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口述史或‘口述史学是以同被访谈者有目的的访谈的录音、录像所记录的口述资料,作为构建或者复原历史原貌的重要史料文本的一种科学方法”。而文献史料仅是众多史料中的一种。从传统口述史的角度来说,传统口述史料以文字的形式记载是文献史料中独特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传统口述史的局限性亦是其带来的口述文献史料的局限性——文献史料不能再生及文献史料作者主观创作的不可逆性。
1.2.2现代口述史的特点
“杨雁斌的《百年透视》系统分析了口述史学的五大特征:(1)叙述性,是口述史学最为明显的特征,也是口述史学当中最为活跃的促动因素,具有其他历史史学所不具备的优点。(2)客观性,是口述史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体现在口述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能够真正地还历史本来面目、口述者直接参与历史能保证口述史料一定的真实性、口述凭证和口述史料搜集过程的一定客观性这三个方面。(3)社会性,它充分体现在口述史以普通人民大众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4)广泛性,它是由口述史的叙述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口述史直接服务于社会现实使得其研究必须涉及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问题而决定的。(5)口述史料的完整性,口述史家为搜集资料而事先制定明确的访谈计划保证了口述史料的完整和系统”。显然,这一描述特指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其中客观性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现代意义口述史的主要特点。
1.2.3口述史学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之辩证关系
杨雁斌在《百年透视》中谈到口述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客观性,而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口述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能够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二是口述者是历史的直接见证人确保了口述史料一定的真实性;三是口述凭证和口述史料搜集过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另一方面,杨雁斌的《百年透视》和杨祥银的《口述史学的功用和困难》指出,口述史学面临的最大难题确实记忆或回忆的可靠性问题。
事实上,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矛盾问题上,当今大多数学者专家均认为:口述史学的主观性不损于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首先美国历史学家J·托什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口述史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它是不是真实的历史或作为社会群体政治意图的表达手段,而在于它证明了人们的历史意识是如何形成的。英国口述史学家查尔斯乔伊娜认为:情感是历史事件作用于历史认识主体的结果,是主体的一部分。它不仅在被访者的头脑中保留的时间长而且易于回忆。更重要的是,它是真实可靠的,即使被访者所提供的口述史料与历史事实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从他或她的情感中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他们自己最深层的价值体系的依据。因此,对口述史而言,主体意思、历史意识则是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平衡点。笔者亦认为:口述史中的主体性虽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客观地再现往事,但是与文献资料相比,口述史无明显缺点。在历史意识、文化层面,口述史显然要比单纯的文献资料更具有优势。
2口述史与武术
2.1传统意义的口述史是早期民间武术的存在基础
程大力教授认为民间武术最早产生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处在热兵器时代的武术被赋予了更高的含义,武术被推至国粹之高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武术,如唐豪、向恺然等文人亦加入到武术源流等问题的研究队伍,形成了去除门户之见,以求武术大统一的共识。他们对武术的认识大抵不出向恺然先生早在1916年前《拳术》一文所谈,“物之源流烟没而难考者莫拳术若也!学士大夫以其术不雅驯,恒鄙夷之,故古文无一字及之者。其轶见于他说,不足微也!其绵绵不绝至今日尚有存者,半缘于绿林豪客以为行韧之具,半缘于逃空门者以为护法之助。绿林无文章,释氏鲜传记,其源流无可考审矣!乃见世俗之所谓拳师者,必侈言家数,不知其何所据而云然?但觉可哂耳!后之学者,幸毋为拳师所误,亦妄言家数也!”记载武术这一文化形态的文献资料的匮乏。
与鲜见的武术文献资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术谚语以及武术传言等遍地开花,这一现象彰显出早期传统意义上的口述资料的发达。endprint
首先,早期民间武术的传承方式为“师徒制”,传承具有简单而直系的特点。在民间武术形成之初,口述资料的传播是一个门派存在的基础。口碑不好则不存在门派弟子的加入,更谈不上门派的兴起。缺少现代传媒的搭桥,又无口述因素的渲染,门派的形态必夭折腹中,而不会出现民国早期武术派别大繁荣现象。其次,习武者大抵不出有:一者,衣食无忧而习武,此类只有少数饱读诗书之人,毕竟占据习武者的少数;二者,习拳练武之大群体——富家子弟的护院、镖师及民间拳师,而他们大多为生活所迫,知识有限更甚者可以说目不识丁,若要达到著书传薪的程度有如登天。加之文人多耻于以武为耀,士大夫情节使得“文人”和“武人”合作著书成为奢望。因而多数习武者只能用简单明了的语句表达习武心得,久而久之,口述方式成为武术传播必然途径,也最终形成了以武术谚语、武术传言等口述史料特色的武术文化。
2.2从口述史客观性与主观性辩证关系看中国武术的发掘、整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武术进入科学挖掘的关键时期,尤其是1983年至1986年。在原国家体委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在各级体委武术挖整组的积极参与下,动员了全国8000余名专职武术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耗资100多万元,开展了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空前的“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文化遗产”工作,采用田野调查法为主。虽有学者认定田野调查法属于人类学的范畴,但是究其本质,田野调查法只是治史的一种方法,而田野调查法亦是获得口述史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高新科技的引入使得田野调查法如虎添翼,成为挖掘整理武术的重要手段。
由上文可知,在口述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矛盾冲突中,大多数专家学者强调主体意识、历史意识。而我国在建国以来的大规模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过程中,又采用用了口述这一途径。那么,随着挖掘工作前期资料搜集工作的结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将一以何种态度面对生动或主观性的口述资料?如何去伪存真?
首先,对挖掘者和研究者而言,应该确定一种思想:将口述史相关方法运用在武术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武术口述史,并逐步发挥相关方法在武术研究领域的作用。
其次,在思想确定的基础上,多注重量性指标的提取和分析。强调武术的视频教学分析、武术采访中人物录音分析;结合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等在内的多门学科,考量获得材料的真实性;建立科学完备的研究体系,力求还原武术真实面目。
再者,对武术教学视频及录音等分析时应注重人文指标的提取和分析。试图从多方面、多渠道、多方位对鲜活口述资料收集,以供武术政策法规调整以及武术发展定位做参考。
3预测——未来口述史在我国武术中的地位
3.1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口述资料仍是民间武术发掘整理的主要资料
当前,作为一门科学,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而言,武术所囊括的知识体系仍存在大量研究空白。武术拳种体系及门派源流、现象的探究仍将会是未来几十年武术研究者工作的重点。口述史与武术的契合,便于丰富武术研究资源,加强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印证的能力,形成一种易于操作且实用的研究方法,协助解决武术考究遗留问题。因此,未来口述史将会快速渗透至武术研究领域,成为民间武术挖掘整理的主要资料。
3.2口述史带给武术发展大融合
在一定程度上,武术专业理论者运用口述史相关方法进行研究,无疑将会推进学院派与民间武术拳师的交流,成为中国武术发展大融合的纽带。最终,这一举措将促进民间武术发展科学化,打破学院派纸上谈兵之窘境。换言之,利用口述史研究武术将会给中国武术提供健康发展的空间。
3.3口述史带给武术前所未有的冲击
口述史被认为是极好的治史方向,却并不意味着其十全十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武术技术传播的进程势不可挡。因口述资料具有很明显的主观意识性,如果不能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地去考量一段武术口述录音、视频等,任其发展传播,从长远发展来看,将不利于武术的发展。再者,当今传播媒介的发达,给不谙武术之士提供了扭曲武术的空间,最终将为武术的健康发展之路铺满荆棘。
4建议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研究历史意识特别是民众的历史意识,要比单纯考证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更有意义,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历史发展趋势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因此,在处理当今武术的诸多问题过程中,均可以结合口述史进行研究,重视历史意识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