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2015-12-23吴应广
吴应广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概况进行解读,民俗体育在渐渐失去其原有的文化特性,并向西方体育的竞技属性在发展转变;通过对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认识性研究,认为突显民俗体育的文化特性,保护和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弥补社会文化缺失,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向文化内涵性的方向发展,是体现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的现代价值与意义所在。
关键词:民俗体育 学校体育 文化性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79-03
我国有着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民俗体育曾广泛流传于民间,曾消融在民间世俗生活之中,从许多方面影响着社会人们的生活。民俗体育是我国历史文化沉淀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我国当前社会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深厚的文化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其内容形式呈现出地域性、民族性色彩和不同的民俗文化气息等特征,对民俗体育的认识也存在许多方面的不一致性,在民俗体育与传统体育、民间体育等关系上,往往存在内容形式上的交叉及概念方面的某些分歧,但在现有研究认识的基础上,能对民俗体育进行总体上的把握,以满足本文的研究需要。民俗体育内容体系丰富,有适合人类不同年龄阶段的活动形式,如陀螺、撞拐、铁环等少儿游戏活动,扭杠、抵杠、举石锁等成人身体活动内容,还有诸如舞龙舞狮、赛龙舟等大型集体仪式性活动。在过去,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民俗体育曾被孩子们不自觉的广泛带入校园,成了他们课余乐玩的游戏活动,但在我国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当前,学校基本条件的改善,在现代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下,出现对西方体育的青睐,使我国民俗体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现有许多学者对民俗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案分析、发展方式与对策等方面,而对民俗体育进入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报道不多,并已有的相关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对民俗体育在学校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上,如张弘的《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研究》、赵妤的《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理性思考》等研究报道,虽然对民俗体育如何在学校发展等策略方式上的研究很有价值,但对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性研究同样有其必要性,对具体落实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因此对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现代价值与意义需要一个新的认识性研究,也是本文在研究方向上的把握。
1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概况
民俗体育曾广泛流传于民间,与民间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等紧密交融在一起,自从有了学校教育,民俗体育就进入了学校课余生活之中,是孩子们在课堂之下的主要活动方式,由于过去我国处于农耕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学校体育设施也非常有限,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校园文化比较封闭,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体育方式几乎成了学生们的唯一选择,在不自觉中被广泛带入学校,如荡秋千、捉迷藏、跳方格子、滚铁环、抽陀螺,踩高脚等等都是孩子们经常选择的活动形式,其内容形式繁多,简单而又娱乐性强,能极大限度的平衡孩子们似乎无法满足的运动欲望。在高中学、大学,各种传统武术、拔河、踏青、登高、滑冰等等民俗体育形式,也是校园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许多活动行为都由学生自发组织进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民俗体育一直沿袭着原生态的无意识传承和自然延续的方式。
民俗体育进入学校发展状况的改变,并非我国多年来不断的学校教育改革和各种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提出而形成的,真正的分水岭是在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中,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校各种设施条件得到了长足的改善,外来的各种文化信息也不断的涌入校园,各种西方现代体育项目也广泛进入校园,并很快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对我国本土体育形成了强大的挤压,我国民俗体育渐渐失去了其发展的空间,也不断失去其原有的特性,民俗体育过去所拥有的文化空间意义渐渐被丢失,留下的只是外在形式,一种纯体育的活动方式,甚至向西方竞技体育属性的方向在转变,如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虽然在技术水平与难度及外观表演性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更象现代的竞技体育,以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已无法再得以充分体现,追求的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层面。还有如武术、龙舟等等,虽然仍有其形式在校园体育中存在,即使成为了学校竞技比赛项目,但都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传统文化意义空间。
2对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与意义的现代认识
当我们在面临困境而努力寻找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策略时,首先应认清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现代价值与意义何在,只有明确了它对学校体育的价值与意义,才会有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学校体育格局的改变是随着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而来的,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学校条件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各种西方体育文化不断的涌入校园,并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使我国民俗体育在校园的发展举步艰难。民俗体育做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我国社会法制体质不健全的情形下,民俗体育蕴含的传统道德文化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它的文化意义超出了锤炼身体、愉悦心情的体育层面。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范式文化,而这种范式文化对当前社会有其特殊的意义,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当前,社会群体不断在丢掉传统,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不断在亵渎一切美好的道德信念,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也因此不断有了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护和继承传统的声音。如果民俗体育进入校园,只是单纯追求类似西方体育的体育属性,那么其在现代学校体育中的价值与意义无法真正体现出来,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困境依然无法改变。因此,充分认识民俗体育蕴含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才能体现其在学校体育中的现代价值。
我国民俗体育内容体系丰富,并呈现出各种地域性差异,表达出不同的民俗文化气息。民俗体育与现代体育的一个重大差异在于民俗体育的扩布性,流变性质极强,即使是同一称谓也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民俗活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保持着各自的文化个性,促进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发展,从文化层面来认识是促进多样化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来自不同地域的学子们相互接受与尊重,特别在高等院校里学生来自更为广泛的地域,这种了解与尊重是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通过民俗体育活动把承载的传统文化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心理活动之中,积淀在他们的行为模式与思想情感中,所产生的效应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在当前社会里,我们在不断的发现,现代人过于现实、过于自我、缺少相互理解与尊重、缺少尚“善”之心,在日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我们感觉越来越离不开社会,但又感觉社会处处存在不安全感,发现许多人们在利益面前不惜危害他人与社会,没有了“敬畏”之心。社会法制能对人类不良的行为后果进行惩罚,而如传统道德文化是人类在行为前的自我规范,当前社会就缺少了这种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缺失使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种文化缺失的弥补使我们在不断提倡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民俗体育在学校的发展重要价值与意义,就是基于这种现代认识上,能弥补当前社会传统文化的缺失。endprint
3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的现实思考
在当前西方现代体育占主导的学校体育中,把校园体育做为一种纯体育的方式进一步突显出来,在社会普遍认为学校体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西方现代体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我们很难发现它的文化性在哪里,更多的是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的纯体育属性存在,同时我们在不断发现现代人在不断的丢掉一切美好的传统文化,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的社会交往,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在现有存在于学校体育中的民俗体育项目也不断变成了西方式的体育,追求难、美等外显效果,过去那种以体育性和文化性共同影响人们,维系着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的功能价值在当前却难以发现,整个学校体育出现了缺乏文化内涵的活动形式,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审视的问题。缺乏文化内涵与文化渗透力的学校体育,对社会产生的认同与影响是有限的,这应该是我们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一直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民俗体育的传承和普及与众多因素相关,其中社会认同是其发展与延续的重要因素,民俗体育作为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正是其重要的自我特性,失去文化性就失去了其在存在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因此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还需保持其原有的特性,可以突显学校体育存在的文化性,促进学校体育向具有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整个世界已经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态势,世界需要一种尊重差异、和谐包容的新文化。当前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问题,实质是解决民俗体育与西方现代体育的问题,中西文明各成一体,各有其独特的文化品质,在相遇之前,双方都沿着自己开辟的历史阶段逐步发展,并不存在某种简单的非此即彼或落后一进化的阶段差别,随着我国在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开始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呈现自己令人信服的自然观与人文观,既与自然保持良好的关系,更能保持人世醇厚的民风民德,我国民俗体育曾蕴含的传统文化,能切实的体现我国这种传统文化品质,如舞龙、传统武术等,舞龙曾表达了我国人们乞求“风调雨顺”的一种自然观,虽然现在被认为不科学,但体现了我国古人尊重自然,和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世界环境问题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传统武术也体现了我们古人的智慧,比如有些技击术就是模仿动物而来的,人的自然属性,需要在自然中生存、学习、不断进化,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求发展,正是保护与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民俗体育在被西方现代体育挤压之下面临发展的困境,同时现有学校体育中的民俗体育,在渐渐失去其原有的特性,并向西方现代体育的属性在转变,追求在运动技术层面的难与美的发展,渐渐丢失的是民俗体育所蕴含的一切优良的传统文化内涵。当然民俗体育在过去所承载与表达的文化中,与我国封建迷信行为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民俗体育中不合时宜的作用和功能进行调整和转换。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的现代价值与意义的真正体现在于:充分认识其蕴含的一切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空间意义,保持其传统文化内涵的特性,保护和继承我国优良传统,弥补当前社会文化的缺失,同时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向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