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段位制在辽宁省学校推广的战略研究

2015-12-23张学政

武术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段位制武术

张学政

摘要:文章运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学校武术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辽宁地区以开设武术教学内容的学校进行教学跟踪调研,分析总结教学经验。通过与相关专家访谈,在前辈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地域性拳种进学校,在此基础上对武术段位制的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相关内容也进行阐述,通过以上研究,为武术段位制在辽宁学校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武术 段位制 辽宁省学校 推广战略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43-03

1引言

现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道德等方面,已大不如前,是摆在教育部门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民族的魂魄是由中华民族文化维系的,要想使我们的国民坚强不屈,就要从娃娃抓起,从民族文化中寻找最佳途径。“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身体与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因此当仁不让的是学校教育首选运动项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辽宁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武术教学课。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收集国内外与教学相关研究文献与书箱,并对所得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是结合辽宁地区义务教育新课改后武术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现状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对体育教师发放问卷530份,回收523份,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达94%。对学生发放问卷2030份,回收2030份,有效问卷2000份,有效回收率99%。

2.2.3访谈法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随机抽取的30所义务教育的学校主管体育工作的教务主任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新课改后武术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开展情况。同时与部分武术专家就武术教学改革问题进行访谈。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Word及EXC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论文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3结果与分析

3.1辽宁省学校武术课教学开展现状

3.1.1武术课的开设情况

新课改后辽宁地区义务教育中的武术课普及情况并不理想。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的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列如下(见表1):缺少武术专业教师,其他教师不愿承担教学任务;缺乏简明实用的教材;学校无要求;受场地器材限制。

3.1.2教学的师资情况

在所调查的武术教学教师中在大学期间从事武术专业学习占总调查体育教师人数的12.4%,而87.6%的体育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主修其它体育专项。

3.1.3武术教材、教学内容选用情况

武术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与擅长教学内容在调查和交谈中得知这部分教师多数对武术的某一拳种擅长,在教学中能够抓住教学重点,并能够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其他因素是学校对所教的内容没有要求,通过自由选择充分发挥在校教师的才能。

3.1.4武术教学方法情况

多数教师在武术教学中仍沿袭着传统教法,只有极少数教师采用较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法老化,缺乏现代体育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表明武术课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3.2武术教学课案例分析

辽宁省锦州市平和小学、沈阳市东湖学校、沈阳市国奥小学、锦州市国和小学、沈阳市怒江小学等学校开设武术课效果较好。

3.2.1武术操教学

锦州市国和小学武术教师曾经也是一名优秀的武术专业运动员,毕业于体育专科院校,具有较深的武术功底,在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后,通过观察与近距离的接触掌握了小学生心理好动的特点,遵循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创编了这套武术操。拳、掌、勾这三种长拳类手型是武术操套路中的基本手型;弓步、马步、并步、歇步是武术操的基本步型;还有基本掌法,摆掌、推掌、亮掌、云掌;一种肘法,格肘;一种平衡,提膝。每一组动作都包涵了步型与手法,一招一式,变换简洁明了,动作名称朗朗上口,与动作紧密结合。同时伴有拳法的变换,节奏操式化,体现出了北方拳种的特征,见表4。

3.2.2太极拳教学

沈阳市怒江小学的体育课中的太极拳教学内容是由体育专科院校毕业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的,该教师在上学期间多次参加国内武术套路比赛,具有一级运动员称号,在专业技能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小学二年级“太极拳”创编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24式太极拳内容重新整合,创编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练习的十三式太极拳,见表5

3.2.3功夫扇教学

沈阳市国奥小学的功夫扇教学内容是在参考了第一套太极功夫扇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扇精华进行改编的,动作较原版内容更加精炼、简单,学生较容易上手,动作以长拳发力为主,大开大合,干净利落,刚劲有力,变幻莫测。包涵了扇子的主要方法,有刺扇、推扇、劈扇、开合扇、穿扇等,结合灵活多变的步法,上下翻飞,很是好看,在配上刚劲有力,节奏感强烈的“中国功夫”的音乐,受到了女生的喜爱。女生天生对美的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小学四、五年级的功夫扇在考虑了学生好动的特点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每一式的链接动作都是在快速变换中完成的,吸收了武术百家之所长,将丰富多彩的武术拳种相融合,使古典与现代艺术紧密结合(见表6),虽然在多数人的观念中,扇子是女孩子的运动,但这套扇子,也受到了男同学的青睐,每次教学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3.2.4剑术一段教学

本次教学实验主要是以锦州平和小学六年级为主,教学内容为“全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之剑术教程”一段,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对自己的行为能够控制,因此选择了剑术为教学内容。在一段的剑术套路中步型有,弓步、插步、并步三种;剑法有刺剑、截剑、劈剑、撩剑、抛剑及持剑六种。这套剑术步型不多,以展示剑法为主,步型只是配合剑法的使用而设计的。剑术套路共十式动作,这十式动作相对应可以进行对打练习。endprint

3.2.5剑术二段教学

沈阳市东湖中学进行了二段剑术教学,很多中学生由于受网络影响,都比较喜欢武术,谈起武术中的剑就想到“武林高手”、“比试过招”。二段剑术中包涵的步型有弓步、歇步、插步、丁步、并步五种;剑法有刺剑、撩剑、截剑、点剑、斩剑、挂剑、端剑和抛接剑八种;平衡一种,提膝平衡;翻身一个。这段剑术是在一段剑术的基础上加入了相对有一定难度的翻身挂剑、提膝点剑等动作。在二段剑术中很好的体现了“打”“踢”技术特点和方法。

3.3辽宁省学校武术段位制推广策略

3.3.1地域性拳种进学校

3.3.1.1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戳脚

戳脚在东北地区发展较广,在各式各样的公园和健身活动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由其在沈阳,张福生、佟庆辉等老拳师都还在兢兢业业地传授戳脚这一古老拳术。同时他们的弟子们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都获得了优异成绩,并且多数从事着武术事业,不乏有高校的武术教育者。而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的《戳脚》,就是由佟庆辉老师主编的。

3.3.1.2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通臂拳

在辽宁省各市的人民群众健身活动场所总能看到健身者在进行通臂拳的学习,由以大连市、沈阳市是通臂拳师修剑痴老师传授通背拳的主要区域,因此大连习练通臂拳的练习者数量最多,被俗称为“通背拳之乡”。在练习者中不乏有佼佼者,他们不但在当地传授通臂拳,甚至还走出国门进行传授,也有很多的国外友人专程来辽宁学习通臂拳。目前习练通臂拳者有近万人,是辽宁地区较普及的武术拳种之一。由于习练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促进了通臂拳水平的提高,有多人次代表辽宁省参加国内外国际武术比赛,并且取得了不少佳绩。

戳脚、通臂拳这两种拳术在辽宁地域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拳有拳打蜗牛之地的说法,在学练的过程中不受场地、气候的限制。同时这两个拳种在国内具有较高的评价,也是段位制套路系列之一,其拳术的技术自成体系,师资较为丰富,在辽宁省推广具有天时地利的条件,是辽宁省学校武术推广的首选项目。

3.3.2明星魅力感染

现代影视明星感染着一代青年人,李小龙的二节棍,李莲杰的太极张三丰中的太极拳等无不影响着一批武术爱好者。我们可以借用影视的力量,向学生们推广相应的武术段位制套路。同时因为辽宁地区位于东北,秋、冬两季气温有些凉,因此,学习二节棍,可以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在室内也可以进行。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学校武术教学一直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学校主管领导不重视,其次是师资不足,教材的可操作性不强,学校对武术课缺乏全面的认识。

(2)武术学习是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因此教学要有延续性,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本研究依据学校生身心特点分别创编并且进行了武术操、太极拳、功夫扇、剑术一段、剑术二段内容的武术教学实验,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

(3)根据辽宁地区气候原因,器械教学以夏天为主,冬天不要计划器械学习。若设置器械类教学内容,建议采用不易产生伤害的软式器材。

(4)辽宁地区有开展武术段位系列教程中戳脚、通臂、双节棍的条件。

4.2建议

(1)武术段位制推广了近十年之久,但学生们并不知道武术有段位之说,只有业内武术人士对此有所了解,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事物。

(2)学校没有审批武术段位权,是阻碍武术在学校推广的主要原因。

(3)师资力量不足,是武术段位发展缓慢不能普及的重国因素。endprint

猜你喜欢

段位制武术
中华武术
张掖市中小学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的研究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
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开展状况调查研究(1997-2011)
武术
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初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