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大理奇石

2015-12-23袁媛

大理文化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理石苍山奇石

袁媛

要说到对石头艺术的审美,从石器时代存留至今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具有早期简单的意识,而到今天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观赏艺术。大理,无疑是石头的国度。当然,我们这里谈的可不是一般的石头,而是奇石。

这些石头经过时间长河的打磨,汲取了天地万物之灵气,它的美往往出人意料,展现出深不可测的一面,直让人惊叹造物的神奇。

我对大理奇石的认识源于一次偶然的石展。那次石展以大理石为主,展区里挤满了来参观的人。石友们很是投入,有的三五个聚在一起,站在奇石面前讨论研究,各抒己见。有的一个人拿着手机在对着石头拍照,一直在点头仿佛还在自言自语回味着奇石的魅力,大家都流连忘返。在那次石展中,我被大理奇石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美所感染。

大理石是奇石中极具价值的石类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和地理风貌,看到石展上有的石面如巍峨的高山、飞溅的瀑布、漫卷的舒云;有的如宁静古朴的乡村,如含笑幽婉的少女:有的还如调皮的戏猴或是神气的飞龙……这色彩之间自然的圆融,线条巧合流畅的衔接,这是多么神奇的自然艺术啊!大理石最为特别的一点就在于其和中国水墨画艺术的天然契合,石青和墨黑的色调微妙地展开,自然的留白给人无限的联想,或浓或淡的色调和微晕的线条,整个画面充满意境,又不失大气的中和之美。大理石多以黑白色调为主,黑白之间的天然过渡和搭配,形成一种看似平淡的画面风格,但正如苏轼所云:“平淡乃绚烂之极也。”在看似平淡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理石中特有的那种内敛、含蓄,以及富有深度的精神世界。那些画家大师们看到这些精美的大理石一定也会感慨这大自然的魅力。

说起丰富的色彩,属大理漾濞的油画石最艳丽。在石展上,油画石也是仅次于大理石的主角之一。和大理石一样,极具观赏价值,也需要通过切割和打磨,截取精美的画面进行石面加工。石料主要取自苍山西坡。石面的“风景”一般有山水田园、湖泊湿地等,通过色层之间的巧妙交汇呈现出犹如色泽鲜艳逼真的油画。父亲有块油画石是我最喜欢的,大小不过和一般的杂志差不多,画面像极了梵高的《星空》。谧静的夜,有着说不出的故事和神秘。“色”所结构出来的宏观艺术丽面,是这类石最为值得欣赏的焦点。但是,河底石所呈现出油画般的美,其实不能局限地归纳在西洋传统的具象油画概念中,整个画面不仅仅拘泥于色彩,在绚丽的色彩后,更多的是在色块组合中所展现出中国式的气韵和意象的审美。每每观看赏玩油面石,我都会感觉到展现在面前的是关于美学的中西合璧,这让喜欢美学的我惊叹不已。

在油画石和大理石的审美比较中,两者共通的地方都是在具象色彩或混沌的物象中,寻求一种人的内心和画“神”精髓的感悟圆融。石中有画,画中有诗,石画带来的审美,在视觉效果上还可扩展到音乐美和文学美的范畴中,安静的石画中也有跳动的韵律和赞美不尽的诗。并且,我们不再仅仅单纯地关注这个画面一定要像什么,而是在这种自然造物的永恒中深刻地感悟自然美的力量。

有的奇石则是以另一种形态来呈现它的魅力。这类石头经过风的吹蚀或河水常年的冲击,不用切割和打磨就可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人文风物,从相似的外形和简单的色泽构建出另一种奇石的美。大理石和油丽石是以“画”为核心的审美体系,虽然这类造型独特的石头上有的也具有一定韵味的画面,但更多则以结合“形”为其审美的核心。在石展上,下面放个精致的木质托盘,鲜肥的“腊肉”泛着油亮的光泽,饱满的“瓜豆”盛载盘子里,倘若悄悄混上饭桌,被三日不知肉味的饥者瞅见,定会被磕碎了牙。人们在抽象的造型和充满意境的画面中寻求石的美,不论是外形还是内容,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就有说不尽的文化。

在古老的河堤或是那神秘的山层里藏着精美的艺术。“石”这个具有独特审美的自然产物,在中国古典审美艺术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诗酒人生,爱花赏石逐渐成为了文人雅客偏爱的怡情雅趣。早在东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就开启了赏石陶性的雅习。白居易所云:“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清代文人曹雪芹也在其《题字画石》中云:“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就连他多年呕心沥血的巨作《红楼梦》原名也为《石头记》。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人之“神”,正如《易》道“用神”之说,奇石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形的关系,更多的还是以“神”为核心的审美艺术,特别是石中那种“神”所灌注后所展现的灵动静美。

那次观展给我强烈的触动,我决定去这些美石最初的家去看看。我乘车到了感通寺,一直往上走,山雾开始越来越大了,回头看来的路,仿佛我将要去一个神秘奇妙的世界。大理的奇石绝大多数都来自于苍山,我们不仅受苍山水的养育,苍山不论哪个角度哪个季节的美都泽润着我们心灵的艺术世界。那天在石展上看见的艺术也许就深深地凝固在我的脚下,它们在最原始的乐园里,静静地沉睡在悠然娴静的历史长河中。丰富的地质运动,多彩的化学交汇,就在安静从容的苍山母亲的肚膛里慢慢孕育,慢慢生长。这些看不见的美就坚实在脚下,似乎那天在石展上看见的那些“村庄”、“少女”、“山水”就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多彩的实实在在生活着,站在地表仿佛可以听见风声、水声、嬉戏声,感知到这些丰富世界的对话,

大理石如今已经成为大理的另外一张自然名片。根据史书记载,早在唐代时期大理石已经开采加工,在明清时期已经深入到大理人的日常生活,到了现在大理石的运用就更加广泛,朋友建议我去了这些奇石原始的家后,还一定要去参观下采石场。来到采石场,看似就和工地差不多,大家把早年开采下来的石头进行分解。可这也是我们所看到那些精美石画形成最为奇妙关键的一步。石画形成在石头剖开的里面,最早的毛石怎么剖开,选择在哪面进行解石,剖开后石画怎么取景,怎么剪裁,甚至石画的厚度和宽度这些都是很考究的艺术,甚至细小到一厘米之差,这幅石画表达的具体画面和抽象的意境就完全不同。采石场里的那些人衣裳上沾满尘灰,甚至头发上都爬满了白屑,可他们都是研究奇石的美学行家。

选好石画后,要进行精细的打磨清洗,而后要打上一层薄薄的蜡,这样石画的色泽就更加鲜亮了,像是用了上好的颜料刚一气呵成的美画。加工者更多将精美具有艺术价值的石面装裱个精致的木架子,这架子的选材和做法也是很有讲究的,根据需要选核桃木、檀木、红木等不同的木料。经过师傅的精雕细刻,美丽的石头配上别致的架子,就是一件自然和人文充分融合的艺术品。有的石面用于装饰屏风或是构造器具,小到一条凳子,大到一个老宅子里的照壁和屏风。就是在看似单调的颜色聚合中,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审美体系,我那次去观看的石展也是种审美高度自觉的表现,无论来观石或者开采加工都很重视“石缘”。孔子曾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从古到今,自然山水风物确立了中国古典审美的一个重要基调,人陶冶于其中,看到天地自然的美妙融合,人在石画中知山而乐水,在石这个自然的物质以及石画自然的意境中,可感受到一种雄浑、清丽、飘逸和旷达的平和心境,扩展出丰富的精神内涵,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度,也即美学的高度。就在这炎热的周末,飞溅起来的石屑慢慢地飘浮在绚丽的阳光下,自然的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是多么奇妙的碰撞啊!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站在学校的操场可以仰望到高高的中和峰。在中和峰的山腰位置,远看有一大块土黄的裸石面,仿佛像一个“山”字。老师对我说,那时很多人去开采石料,活活在这漫山的青树林上截了个面,现在山的表面就是裸露的岩石,不会再长树或是草了。人们贪婪留下的一道不可抹去的伤疤,像一个美丽少女的脸颊上多了一块难掩的胎记。不过现在,人们开始对苍山有了新的保护意识,早就已经明令禁止到山里开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奇石都无疑是珍贵的“限量版”。我们欣赏大自然所馈赠礼物的同时,也应该无时无刻不敬畏着、感恩着自然。

人的生命中,应该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一种源自自然的独特气质。在与奇石的精神交流中,我感觉到了自己正在进行着回归于自然并且融人自然的努力。通过奇石,不断发现,不断感悟,不断定义美之为美,不断发现在一块石头之上附着的文化和精神,我想这就是大理奇石对我有吸引力的原因所在。

猜你喜欢

大理石苍山奇石
大理石
如何让大理石呈现更好的装饰效果
苍山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天然大理石教堂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大理石画赏玩的传承与创新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
奇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