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调研与分析
2015-12-23林珊仟
林珊仟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12)
1.调研背景与目的
1.1 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多项促进性政策措施的落实,金融危机对对外贸易和海洋运输的影响正逐步消除,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港口码头建设稳步发展。 地处我国东南一隅的福建省,也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东风,海洋货物运输和港口码头建设稳步推进。 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统计, 截至2014 年年底, 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92 亿吨,同比增长8.1%。其中福州港完成1.43 亿吨,同比增长12.8%;厦门港完成2.05 亿吨,同比增长7.4%。 全省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70.71万TEU, 同比增长8.7%, 其中福州、 厦门港两港分别完成223.94 万TEU 和857.24 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3.2%和7.0%(见图1)。
图1 2010-2014 年福建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计算单位:万TEU)
目前,福建省再次迎来了“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的双重发展机遇。今年4 月,福建省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一系列的重大发展机遇将极大推动福建省航运物流、口岸进出口、加工增值、大宗商品交易等现代临港产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港口服务体系。
不管是临港产业的发展,还是现代港口服务体系的形成,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参与,尤其是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并且,随着海西经济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港口与码头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将不断增加,要求的质量将不断提高。
1.2 调研目的
福建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港口和码头产业的发展已历经时日,无论是在港口码头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还是在管理服务软环境的提供上,亦或是在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均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未来如何提升该类专业的培养水平,是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本次主要对福建省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进行调研,明确行业对包括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和港口业务管理等专业在内的航运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状况, 寻找供需差距,为调整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提出建议。
2.调研简况
2.1 调研内容
此次调研问卷分别设计了企业访谈调研问卷和毕业学生跟踪调查问卷。 在企业访谈调研问卷中主要调查被调研企业人员规模与从业人员学历层次、 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所适合的岗位、 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所需求人员的能力结构要求、未来五年的人员需求数量等内容。毕业学生跟踪调查问卷主要调研企业性质与类型,人员规模,企业对接受学生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业务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评价等内容。
2.2 调研方式
此次调研采取多种方式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座谈会、网站查询等多种方式。
2.3 调研区域
调研区域范围主要在福建省三个重要沿海港口——福州、厦门和泉州,主要调研的企业类型包括船公司、船代公司、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船务公司、报关报检企业和相关物流企业等。
本次企业访谈调研问卷共发出50 份,回收48 份,其中有效问卷48 份。毕业学生跟踪调查问卷共发出133 份,回收133 份,其中有效问卷118 份。
3.调研结果分析
3.1 对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分析
此次主要选取福建省福州、厦门和泉州三个港口中的具有代表性的20 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对其余30 家企业主要采用文案调研方式获取统计数据,并结合毕业学生跟踪调查问卷118 份,分析企业未来五年对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
调查显示,未来五年,每家企业对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主要集中在10-20 人,其中10-15 人(含15 人)占38.6%,15-20 人(含20 人)占31.3%,而需要5 人以下(含5 人)仅占3.6%,5-10 人(含10人)占15.1%,20-25 人(含25 人)占6.6%,25 人以上占4.8%(见图2)。
图2 对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分布图
而目前,福建省港口与码头产业包括的企业数量非常多,单仅就厦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而言,据2013 年厦门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厦门已有备案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就有1236 家, 而市场上实际运作的各类货运代理企业估计已超过6000 家。由此可见,包括船公司、船代、货代、船务、报关报检等企业在内的整个码头与港口产业未来对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很大。
3.2 企业对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学历层次需求分析
为了更准确的分析调研结果,调研人员将此次调研的企业分为四种类型:船公司和船代、船务、货代物流、报关报检。 通过分析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人才的学历层次需求有所不同:船公司和船代相较于其他三种类型公司,整体学历层次要求较高,其中研究生学历达9.02%,主要以本科生为主,高达71.89%;船务公司现有从业人员的学历以本科生和大专生为主,分别占36.56%和53.32%;货代物流企业呈现两端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状,以大专生居多,约占56.72%,本科生约占34.43%;报关报检企业以大专学历人员居多,高达60.12%,其次为本科学历者20.87%(见图3)。
图3 受调企业员工学历层次分布图
综上分析不难看出,在整个港口与码头产业中,船务、货代物流以及报关报检三种类型的企业,仍然主要以大专学历的员工为主,而未来对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有大量需求的, 也以这三类企业为主。因此,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应将船务、货代物流和报关报检三种企业作为未来主要的就业方向。
3.3 对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从业岗位分析
上述分析可见,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从业方向主要集中在船务、货代物流和报关报检企业。且通过调查分析,也获知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主要从业岗位。 因篇幅有限,在此仅以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国航”)为例,分析其主要从业岗位。 高职国航专业主要从事岗位依次有船务销售、船务操作、货代物流销售、货代物流单证操作、报关员、报检员(见表1)。
表1 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从业岗位分析
3.4 对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
就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力而言,通过对本次受调企业的选择进行统计发现,企业所关注的能力依次是敬业爱岗(100%企业选择该选项)、专业操作能力(90%企业选择该选项)、外语能力(88%企业选择该选项)、沟通公关能力(85%企业选择该选项)、计算机使用能力(80%企业选择该选项)、经营管理能力(64%企业选择该选项)和危机处理能力(58%企业选择该选项)。
在专业操作能力上,企业更看重的是单证处理能力和承揽业务能力,其中100%受调企业要求员工应具备单证处理能力,78%的企业要求员工具备承揽业务能力。 在外语能力上,企业全都表示英语能力是其选择人才的重要决定因素,更有18%的企业认为外语“极为重要”。
3.5 对新入职的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分析
在此次118 份有效的毕业学生跟踪调查问卷中,企业对所接受学生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业务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进行了评价,通过统计分析可看出:企业对于目前新入职的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学生敬业精神评价较好,其中评价优秀占33.9%,良好占40.7%,一般占21.2%,差评仅占4.2%;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上,学生获评良好的较多,占44.9%,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一般,甚至个别是差的(占1.7%);业务操作能力评价上,仍以良好占据主导,为43.2%,差评为2.5%,相较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的业务操作动手能力稍差一些;而在团队协作精神上,学生表现较为突出,获评优秀占36.5%,良好占44.9%,一般占16.1%,差评占2.5%。
4.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议与对策
4.1 加大对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从调研数据分析可知,福建省港口与码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处于一线操作岗位的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而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的岗位群设置针对性更强,更注重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培养的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更符合企业的一线操作岗位需求。
加大对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是符合福建省港口与码头产业发展需求的有利举措。 一方面要求政府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度上给予高职院校大力支持,鼓励高职院校开设航运管理类专业或在原有专业基础上适当扩大招生,增加人才的培养数量;另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在已有的航运管理类专业基础上,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港口码头企业与学院的深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成航运管理类专业的特色优势,全面提升高职航院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质量。
4.2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高职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以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地区需求为主导,而通过调查显示,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企业类型主要集中在船务、货代物流以及报关报检等,因此,应当将专业定位于培养能在船务、 货代物流及报关报检等企业从事(或胜任)销售、操作、单证制作、报关、报检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分析这些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突出航运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
4.3 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调研中, 我们发现企业期望学生一就业就能直接走上岗位,独立操作,从而降低企业二次培训成本。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让学生在入职前便熟悉企业工作氛围,熟知企业操作内容,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业务,因此,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重视学生的实践实训,强化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在学校里建立各种模拟实训室,如国际货运代理实训室、国际货运通关实训室等仿真实训室,通过相关软件的操作和训练,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同时,引进港口码头企业在学校设立公司,直接开展海运、货运代理、进出口报关报检等业务。另一方面,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在更多港口码头企业中设立实训岗位、设置固定实训项目,使学生有机会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提前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转化。
4.4 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针对企业普遍关注的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团队协作能力等问题,学校应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 结合航运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日后就业特点,通过平时课堂教师言传身教、专家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长期积累,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勤奋进取的良好职业道德。 创造各种入企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1]唐艳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分析报告[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68-70.
[2]唐建,俞国,闫伟.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调查与提升途径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