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2015-12-23杜淑连
杜淑连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检验科,广东 佛山 528308)
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杜淑连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检验科,广东 佛山 528308)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永久性房颤36例、阵发性房颤27例、正常对照组27例。对3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永久性房颤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最高,与阵发性房颤组患者相较,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其C反应蛋白上升非常明显,这表明在高血压心房颤动中,炎症状态起到了心房颤动得以维持的作用。
C反应蛋白;心房颤动;相关性
心房颤动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有相关资料表明,心房颤动人数发生率约为1%,并且伴随人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将呈现为上升趋势[1]。产生心房颤动后,会导致患者的心房收缩功能异常,心率加快且无规律性,心功能严重受损,如果长期如此,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近来,有研究显示,房颤的发生与炎症存在较大关联,炎症可能会促进房颤产生,并使其得以维持[2]。C反应蛋白属于炎症标志物,通过对其进行观察,可提示是否存在炎症。本文主要分析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永久性房颤36例、阵发性房颤27例、正常对照组27例。在36例永久性房颤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在48~83岁,平均年龄(61.28±5.92)岁。在2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在47~84岁,平均年龄(59.15± 5.65)岁。在27例正常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在48~84岁,平均年龄(60.23±5.77)岁。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常规空腹采血,采血量为2 mL,将血清分离,使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内的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测定,使用360型仪器完成检测,同时还需对患者的肾功能、肝功能、尿常规、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做信息收缩末容积、左心房内径等进行详细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CRP、左房内径检测结果:经研究发现,房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房颤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最高,与阵发性房颤组患者相较,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房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最大,与其他两组相较,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的CRP、左房内径检测情况
2.2 C反应蛋白浓度与左心房直径分析:通过对3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浓度与左心房直径进行分析,得知其呈现为正相关。
3 讨 论
C反应蛋白可参与全身或者局部的炎性反应,在炎症中24~48 h内,可上升100倍,通常而言,它主要通过微量形式,在健康人血清内存在。当患者出现感染、组织受损情况后,其淋巴细胞、机体巨噬细胞中会有细胞因子产生,对于干细胞的加速合成具有刺激作用,可有C反应蛋白分泌,使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上升。
有相关资料显示,C反应蛋白水平可将炎性反应显示出来[3],不过关于房颤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从本次研究中可了解到,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浓度存在很大关联,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其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永久性房颤患者中的C反应蛋白指标最高,这表明C反应蛋白也需是患者心房颤动产生的一种独立因素。
有相关资料显示,阵发性房颤转归与C反应蛋白存在很大关联,C反应蛋白浓度越大,则转复窦性心律产生的概率也就变得更小,患者可能会转为持续性房颤,不过该机制的产生目前尚未明确[4]。C反应蛋白属于炎症标志物,当它上升后,表明会炎症产生,长期以来,C反应蛋白在诊断感染性疾病中被广泛应用。
以往在临床中主要采取常规预防栓塞、对心率进行控制等措施治疗房颤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不过并未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本次研究,可了解到患者的C反应蛋白浓度与左心房直径呈现为正相关,炎症对于房颤的产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可以起到维持的作用,这增强了我们对心房颤动的认识,便于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1]阿丽米拉·叶尔波拉提.新疆地区汉族、哈萨克族心房颤动患者C反应蛋白1444C/T的相关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 2013.
[2]姜卫东,倪卫兵,陶志强,等.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6):552-554.
[3]安伯富.慢性心房颤动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1.
[4]岑强,杨明,王青.B型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11,19(1):5-8.
Clinical Studies of C-reactive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DU Shu-lian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Shunde Lunjiao Hospital, Foshan 528308,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C reactive protein.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90 case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in July 2011 to August 2013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36 cases, 27 cases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27 cases of normal control group.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 reactive protein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Results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 of C reactive protein level is the highest,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F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 level of C 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higher,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C reactive prote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showed that in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ypertension, inflammation plays a rol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s maintained.
Creactive protein; Atrial fibrillation; Correlation
R541.7
B
1671-8194(2015)02-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