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护理干预措施降低HBV母婴传播率的效果探讨

2015-12-23田瑞华李秋云

中外医疗 2015年31期
关键词:分娩期产时脐带

吕 婧,田瑞华,李秋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100069

改进护理干预措施降低HBV母婴传播率的效果探讨

吕 婧,田瑞华,李秋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100069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携带产妇分娩期预防母婴传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阴道分娩的32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采用无保护接生技术、减少会阴侧切率、改良脐带处理等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新生儿产时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时感染率为10.63%,对照组产时感染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V携带产妇分娩期改进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HBV产时母婴传播的风险。

乙型肝炎病毒;分娩期;母婴阻断;护理

HBV可经血液、母婴、性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其中母婴传播是我国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1]。在我国每年约有14~16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妊娠分娩[2]。有研究显示,HBV的母婴传播可发生于宫内、产时或产后,以产时传播为主,占40%~60%[3]。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认为分娩时母婴传播HBV主要是由于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含HBV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粪便,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时胎盘毛绒血管破裂,致使少量母血渗入胎儿循环,器械助产时的擦伤均可造成婴儿发生HBV感染[4]。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分娩期母亲血液、羊水等对新生儿的污染,降低HBV产时传播率是HBV携带产妇分娩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研究通过改进护理干预措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佑安医院阴道分娩的HBsAg和HBeAg阳性、HBV-DNA≥1×106copies/mL孕妇320例,其中改进护理措施前分娩者160例为对照组,改进护理措施后分娩者16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平均年龄(25±4.65)岁,平均孕周为(38± 2.28)周;对照组平均年龄(24±5.12)岁,平均孕周为(37±3.1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按照分娩期护理常规观察处理产程,新生儿出生后采用吸痰管连接低压吸引器吸引口咽部羊水及分泌物;常规消毒处理脐带,脐带断端开放暴露,自然干燥;婴儿初步处理后,采血部位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采集股静脉血备检乙肝五项(HBV-M)。

1.2.2 观察组对上述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尽量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黏膜的完整性、避免破损;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5],控制抬头娩出速度,减轻会阴裂伤程度,尽量避免会阴侧切,减少会阴出血;胎儿娩出后用洗耳球吸出新生儿口鼻腔羊水及分泌物;产包内准备两把脐剪,一把放在产床上用于剪断胎儿与胎盘相连的脐带;另一把放在辐射台的无菌治疗巾内,避免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污染脐剪,处理脐带时更换无菌手套,用无菌纱布先将脐带及周围皮肤擦拭干净,再常规处理脐带,处理完毕用无菌敷贴覆盖在脐带断端;抽血、注射前,用婴儿专用皮肤湿巾彻底清洁皮肤后,穿刺结束后,穿刺点用无菌输液胶贴覆盖。

1.3 检测指标及结果判断

新生儿出生后接受乙肝联合免疫前股静脉血监测乙肝五项(HBV-M),HBsAg阳性的婴儿再查乙肝病毒DNA(HBV-DNA)。HBsAg阳性,HBV-DNA阴性者视为产时感染,HBsAg、HBV-DNA均阳性者为宫内感染[6]。

1.4 统计方法

将患者一般资料及检验结果录入Epidata3.2数据库,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呈正态分布者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连续变量参数的组间差异不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相关进行分析,非连续变量参数的组间差异以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所有统计推断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过程中进行阴道检查次数的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行阴道检查检查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侧切和自然裂伤的情况

结果显示,对照组侧切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而自然裂伤例数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侧切和自然裂伤情况[n(%)]

2.3 通过实施分娩期改良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及对照组新生儿产时感染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产时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HBV产时感染情况[n(%)]

3 讨论

3.1 减少母血及羊水对新生儿的暴露能有效降低产时感染率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减少阴道检查次数、降低侧切率、运用无保护接生技术、改良脐带处理等护理干预手段可以减少母血及羊水对新生儿的暴露,能有效降低产时感染的发生率。有研究[7]指出,HBV携带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中有较高HBV-DNA检出率。分娩时新生儿经过产道,接触到含有HBV的母血、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可导致新生儿感染[8-9]。因此,分娩期最大限度地保护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围生期传播或分娩过程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婴儿因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传染[10]。该研究通过减少阴道内诊次数,降低胎儿头皮及产妇阴道黏膜的损伤,保证了产时阻断效果,从而证实减少阴道检查次数也是降低产时感染的重要环节。在分娩过程中禁止粗暴操作,避免产伤,通过充分评估产程进展、产妇会阴条件、胎儿大小等因素严格掌握会阴侧切指征。随着助产技术的改进,更多研究显示,无保护接生法可以明显降低会阴侧切率,而浅表的裂伤未伤及肌层,可以使会阴出血减少[5],降低胎儿接触母血的机会;而改良脐带处理法等操作均可以减少母血对新生儿的污染。刚出生的新生儿胃内和呼吸道中充满含有HBV污染的羊水,并且自然分娩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可吞入有传染性的母亲分泌物和血液[7],如果使用负压吸引会增加新生儿黏膜破损的机会,导致有传染性分泌物和血液感染新生儿,因此用洗耳球清理气道较低压吸引器更能避免对新生儿呼吸道黏膜的损伤,魏梅香[11]经过研究也得出了与该研究相似的结论。

表1 两组产程过程中行阴道检查情况

3.2 HBsAg阴性产妇也应采取母婴间“标准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概念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通过“标准预防”能防止血源性疾病和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12]。康汉珍等[13]曾对1000例HBsAg阴性孕妇进行HBV-DNA检测,结果发现有57例孕妇HBV-DNA阳性,被诊断为隐匿性HBV感染,感染率5.7%,57例孕妇所生婴儿中检测出有8例隐匿性HBV感染,母婴传播率为14.0%。这给我们产科护理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血液隔离不仅限于HBV感染的孕产妇,对于HBsAg阴性的孕产妇同样重要。产科是血液、体液接触最多的科室之一,实施严格的标准预防措施,不仅能降低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对于分娩期母婴间的隔离也应该受到重视,分娩期母婴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血液、体液的接触,但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生儿皮肤黏膜的损伤,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3.3 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体现了护理工作内涵质量

HBsAg阳性的母亲通过分娩将HBV传染给胎婴儿,是乙型肝炎重要的传播途径[14],阻断HBV产妇分娩期的母婴传播十分必要。加强产时的防护措施,保护新生儿皮肤、黏膜完整;熟练助产技术,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严重的会阴裂伤出血,减少新生儿接触母血的机会;改良的脐带处理法;是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产时母婴阻断成功率的关键。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善于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护理措施,达到降低HBV母婴传播率,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质量。

[1]邹怀宾,陈煜,张华,等.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阻断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7):556-558.

[2]李会云,蒋佩茹.围生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9):641.

[3]王慧华,王正平.联合免疫婴儿的娩出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30):221.

[4]张庆英,赵隽,蒋佩茹.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4):570-571.

[5]林生英,温玲,刘小丽.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4):1485.

[6]潘文涛,尹玉竹,谌小卫,等.HBV宫内感染预测指标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1):113.

[7]王谢桐,于恩燕.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与阻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4):244-246.

[8]谢幸,苟文丽.病毒性肝炎[M].妇产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7.

[9]苏同宝,刘静莉.拉米夫定、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观察[J].Chinese J ou rnal of C oal Indust ry Medicine,2009,12(1)104.

[10]苏同宝,刘静莉.拉米夫定、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104.

[11]魏梅香.产时的三步护理干预阻断HBV垂直传播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2012,12(11):76.

[12]常红娟,梁艳,秦霞,等.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信-行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10,10(7):26.

[13]康汉珍,操静,汪晓湘,等.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传播状况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6):2.

[14]何玉英,周宁,李观定.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乙型肝炎两种用法的效果评价[J].疾病防控,2009,6(13):172.

Effect of Impro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the Rate of Maternalfetal Transmission of HBV

LV Jing,TIAN Rui-hua,LI Qiu-yun
Beijing YouA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69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nursing for preventing the maternal-infant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HBV)in HBV carriers during the deliver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320 pregnant women with positive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underwent vaginal deliv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60 cases in each.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unprotected perineum delivery technique,reduction of the perineal side incision rate and improved management for umbilical cord,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the infection rate of HBV during deliver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neonates.ResultsThe rate of infection of HBV during delivery was much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in the controlgroup(10.63%vs 20.0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Impro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maternal-fetal transmission of HBV during the delivery in HBV-carrying puerperants.

Hepatitis B virus;Delivery period;Interruption of maternal-fetal transmission;Nursing

R47

A

1674-0742(2015)11(a)-0148-03

2015-08-04)

吕婧(1982-),女,北京人,专科,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和助产。

猜你喜欢

分娩期产时脐带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分娩期子宫破裂31例临床分析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