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环境不确定性对产品转型绩效的影响

2015-12-22任声策范倩雯

产业经济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转型环境产品

任声策,范倩雯

一、引言

在经济与社会变革步伐愈来愈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趋于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企业需要更快速地改变自我,通过转型来达成永续经营与成长的目的。特别是在快速发展和变革的国内市场上,国内的企业普遍面临着转型的压力,企业转型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企业转型绩效包含了产品和服务层面、产业整合、经营形态或经营体制转型等几方面,其中,企业产品转型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在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转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的企业转型是在外部产业和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管理和资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逐步完成的。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的稳定性对企业进行产品转型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尽管近年来对企业转型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全面,但是,关于产业环境对企业转型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问题却少有人提及。多数研究仅仅从企业内部资源的角度进行考察,忽略了企业所处产业环境在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而且目前也缺乏产业环境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产业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二、文献综述

对于企业转型学术界目前尚未出现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企业转型是系统的彻底的变革,这个变革的结果与之前的系统不具有连续性(Adams,1984);也有的学者将企业转型视为企业进行的资源重组或整合,将企业转型比喻为企业内部的一次“升级”(林佩君,2002)。

企业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五类:(1)产品或服务层面的转型:通过提升或整合现有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2)垂直或水平整合:通过垂直或水平的多角化,整合上下游价值链,从而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凸显某种功能等;(3)产业的整合或重组:通过整合不同产业,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市场机会;(4)市场整合或重组:强调通过联系和整合不同的市场,拓展新的需求实现转型;(5)经营形态或经营体制转型:通过企业内部资源或管理能力的整合或重组,设法调整以取得竞争优势(陈明璋,1996)。

代宏坤(2008)在企业转型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中指出,现有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企业转型的定义、企业转型的内容、企业转型的模型和企业转型的关键成功因素等方面。早期研究重点讨论了企业转型的定义和内容,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重视战略的层面,有的重视企业运营的层面,不一而足。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尝试构架企业转型的模型,探索企业成功转型的具体方法和过程。比如企业转型的“银子弹”理论(Coulson-Thom as, 1997)、企业转型的整合模型(Spector,1995)、企业转型的多阶段模型(Handy,1994)等。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寻找企业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深入解析单因素对企业成功转型的作用机制,并强调单因素研究对企业转型研究的重要性(Franco-Santos et al,2012)。

在影响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产业环境、市场导向、优秀的领导者的领导、企业文化、企业技术资源、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新的管理程序的构建、学习型组织等都对企业转型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其中产业环境作为企业的外在影响因素,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导向作用。曹振华(2006)的研究指出,产业环境作为企业转型的影响因素,不仅会通过企业资源和企业转型战略等中间变量影响转型绩效,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转型绩效的显著的直接影响。然而,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却缺乏关于产业环境对企业转型绩效直接作用机理的深入探究。因此,本文以产业环境对产品转型绩效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理论基础与模型假设的提出

(一)产业环境与企业转型绩效

Mason(1939)和 Bain(1956)是产业经济学的开拓者,他们发展了著名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该范式指出既定的产业技术与需求特性决定了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并进而决定了企业的绩效。该范式以市场结构为研究重点,强调企业对产业竞争结构的适应,把企业竞争力归结为企业对所在产业市场结构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反应, 强调企业的价格、成本、规模化生产效率的竞争,其核心是效率的竞争。因此,可以将产业环境作为影响企业转型绩效的关键因素。

产业技术环境指的是,企业在产业环境中所面对的技术竞争即技术环境的情境。由于产业环境中的技术竞争情况主要是受到个别企业的技术水准及所采用的技术策略的影响,因此,企业技术水准、技术策略,以及不同产业特性下的技术环境就可能成为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因子。Cooper(1994)曾以产业特性与企业特性为创新的中介变量,实证结果得出产业的成长率越高,则R&D的资源投入越高,越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他认为企业对技术的熟悉度会直接影响产品开发绩效,而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水准越高,企业的技术熟悉度自然也越高,因此,新产品开发绩效表现也会越好。产业技术环境的构成维度包括:技术生命周期、产业独享体制、研发强度和产业集中度(田莉,2008)。因此,我们提出假设1:

H1:产业内技术不确定性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产业技术信息自由度主要是指产业内专有技术获得的难易程度、市场信息获得的难易程度等。产业信息流动不自由,造成信息不完全——厂商不完全了解竞争对手的真实信息和行为。根据产业技术扩散理论,技术扩散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技术差距,二是技术扩散渠道(王江,2010)。技术扩散的渠道主要受到产权的转让、专有技术交易、含新技术的工业设备制造等(王江,2010)。良好的技术扩散渠道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度直接影响到技术传播的有效性。产业内信息流动受阻,封闭了产业内部的技术扩散渠道,使得产业内企业很难以合理的价格和方式获得新技术,加大了企业转型创新的难度和成本。同时,较高的产业技术壁垒会成为企业进出的重大阻碍,限制企业尝试进入新产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而产业内市场信息的自由度则对企业能否准确快速地把握市场导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企业转型过程中进行调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我们提出假设2:

H2:产业信息自由度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产业内企业的运营情况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资金供给的稳定性、运营成本的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不稳定的产业运营环境一方面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导致企业缺乏足够的精力和资源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而对企业转型产生负向的影响;另一方面,较为不稳定的运营环境可能会促使企业积极寻求改变,以稳定公司的运营状况,从而对企业转型产生正向的影响。

企业人力资本流动性大使得企业承担更高的置换成本,包括人才交替成本、人才风险成本、荣誉成本和文化蜕变成本(吴海燕,2006)。较高的流动性一方面使企业处于不稳定的管理运行状态,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将对企业的管理政策、组织结构等多方面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企业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人才流动往往发生在具有创新意识、与传统文化不相容的群体之中(吴海燕,2006),因此,处于人才流动性大的产业中的企业将更有可能主动寻求创新,探索新的产品盈利模式;另一方面,流动性大也可能源自于产业内部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本共享机制,人才流动自由使得企业能通过较少的人力资本支出,获得高质量的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新鲜血液的注入也将有利于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从而对产品转型提供支持。

稳定的资金供给,体现为成熟的产业组织环境,产业内有充足的资本资源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支持,减少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的阻碍。资金供给从两方面影响企业的产品转型:首先,资金流动需要通过金融体系流向企业,产业内拥有健全高效的金融体系,将加速资金的流动,提高资本充足性,使得企业更容易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支持。尤其是对于短期内收益难以预测的研发项目,如果企业能以高效且低成本的方式获得产业资本,则企业会更愿意进行产品创新转型的尝试。另一方面,产品创新本质上是项目筛选的过程(潘振锋,2010),产业资金自动流向高收益、高回报的项目,进行优化配置,实际上是对企业的创新项目进行了一次“投票”,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最终胜出,从而使企业成功实现产品转型。

运营成本包括:企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研究的是产业链上游供应的稳定性问题。上游供应商的定价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定价和收益。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使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原材料的价格和供应量波动、现金流短期风险带来损失,免除了企业研发的后顾之忧。同时,稳定的运营成本也使企业管理者对产品转型绩效进行度量更加便利。因此,我们提出假设3:

H3:产业内企业运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资料来源

本文的数据是通过直接的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浙江省106家不同规模的医药化工类企业的高级经理人发放问卷,对其对产业影响因素和绩效的进行调查,研究产业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中的问题部分来自之前学者的研究,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另一部分是我们针对研究对象专门设计的问题,其信度和效度也通过了统计软件的验证,能比较好的测度地相关概念。测度指标的设计采用了李克特打分制,要求问卷填写人按照“1-5”进行打分,其中“1”代表程度最低,其反映程度随着数值的增大而增加。

问卷发放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共发放150份,回收122份,有效问卷106份,占回收问卷的70%。在发放渠道方面,经过修改后的正式问卷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经由个人直接发放和委托发放两个途径,其中委托发放的主要渠道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EMBA学员和浙江省医药化工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显示,本次调查企业主要集中于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86.79%),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橡塑制造业仅占13.21%;企业的所有制包括民营、三资、国有、联营和集体企业等形式。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占12.26%,民营企业占比66.98%;88.68%的企业正处于转型中或已转型完成;企业寿命在15年以上的企业占比58.49%。

(二)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本文从企业转型具有连续性的角度出发构建模型,重点研究了化工产业内企业产品或服务项目的整合或重组的转型。通过对产品技术含量、产品质量、产品线深度、产品线宽度、毛利率等五方面的度量说明企业产品转型的绩效。同时,重点研究产业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转型绩效直接作用机制。

本文将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划分为三个类别,即产业内技术不确定性、产业信息自由度,以及产业内企业运营环境的不确定性。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产业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转型绩效的影响进行路径分析,深入探究产业环境与企业转型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表1是相关变量的问题列表。

(三)研究方法

结构方程模型是应用线性方程表示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在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广义的一般线性模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简称SEM),早期称为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简称LISREL)或称为共变数分析(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其主要目的在于检验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s)与显变量(Manifest variable)之间的关系,它结合了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与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包含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两部分。

表1 变量问题列表

五、研究结果

(一)信度检验

信度是对现象的测度提供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结果的程度(李怀祖,2004)。信度越高,代表同一量表内不同题项所测量到的分数受误差的影响越小,因而使量表题项的分数在不同受访者的回答之间有一致的变动方式并能够反映真实情况。信度一般采用Cronbach’s Alpha值来检验。只有较高的一致性数值才能保证变量的测度符合信度要求。按照经验判断方法,当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值大于0.7时即可说明该量表具有相当程度的可信度(Nunnally,1978;Peterson,1994;李怀祖,2004)。本研究的各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值详见表2所示。

影响因素的所有项目的整体Alpha系数为0.874和0.706,删去任一题项均不能造成Alpha的提高,因此认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二)效度检验

在效度检验方面,由于本研究所使用问卷题项基本来自文献,很多学者都曾使用这些量表测量相关变量,因此,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考虑到跨文化管理和当地企业的具体情况,本研究对测量指标进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以验证各量表的建构效度,各项指标如表3所示。可见,各指标均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同时,本研究各变量因素的区分效度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表2 变量信度表

表3 变量效度指标表

(三)SEM模型整体适配度指标

从模型整体适配度指标表(见表4)中可以看出,该模型的适配度指标都达到了判断标准。其中p值为0.054,满足大于0.05的要求,说明模型是显著的;GFI、AGFI、CFI、IFI和TLI都大于0.9,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优;近似误差均方根估计RMSEA为0.054,也达到了小于0.08的要求,说明模型适配度良好。

表4 模型整体适配度指标表

(四)路径分析结果分析与研究结论

通过因子负荷值与误差分析表(见表5)可以看出,除了产业信息自由度的显著性未通过以外,其他路径均具有显著性。其中产业内技术不确定性和产业内企业运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均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有正向的影响,分别达到0.507和0.438,说明它们都对企业转型有促进作用。而产业信息自由度出现了负系数,且检验结果不显著,这一结果说明产业信息自由度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有正向影响的假设不成立,即不能说明产业信息自由度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的直接影响路径不能得到确认。

表5 因子负荷值与误差分析表

图1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

六、结论

从以上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不确定性会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产业的技术不确定性对产品转型绩效有正向的影响,说明产业环境中技术的改进和更新的频率越高,产业中企业越有动机进行产品改进和产品创新,一方面,这说明了为什么软件、通讯等高科技产业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迅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产业,如纺织、化工等产业中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外部原因。

模型还指出,产业运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有正向的影响。从我们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中不难看出,企业运营环境中的人力资本、原材料成本、组织运营难度和运营资金的稳定等因素都会对企业产品转型的动机产生影响。处于一个运营环境波动性较大的产业中的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更多地的尝试进行产品改进或产品转型。这一点解释了新兴市场或转型社会中的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产品创新成果和产品转型成效的现象。

模型显示,产业信息自由度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一方面产业信息自由度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创新,从而对产品转型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另一方面,较高的产业信息自由度可能会导致大量企业放弃自主创新和产品转型的尝试,转而利用市场信息进行模仿,从而降低了企业进行产品转型尝试的动机。

七、总结

本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了产业环境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不确定性会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这帮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那些处在有很高的不确定性的产业中的企业往往会有更多的产品创新和产品转型,而传统产业则缺乏转型动力的原因。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通过分析产业环境了解企业转型规律,从而更好地通过政策导向来合理调配资源,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产品转型。

本文重点研究了产业不确定性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的影响,而未对企业的产业链整合、经营形态转型以及经营体制转型等问题进行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将模型进行拓展,进一步对产业不确定性对企业转型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本文对产业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产品转型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索性分析,仅运用定性的问卷问题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其影响机制,未来可以运用更多计量工具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

[1] 陈明璋.企业转型的策略与成功关键[J].贸易周刊, 1996, ( 8) .

[2] 代宏坤.企业转型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 2008, (8).

[3] 田莉.机会导向型的新技术企业商业化战略选择[J].经济管理,2008, (9).

[4] 王江,产业技术扩散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 吴海燕,基于全过程面向中小型IT企业的研发人员流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6] 潘振锋,资源视角的铁路产业竞争壁垒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7] 张贵.不确定性选择——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新路径[J].当代财经, 2005, (7).

[8] 刘常勇.知识管理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之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 2002, (5)

[9] Cooper.R.G.,new products:the factors that Drive Succes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Vol,No.1,1994.

[10] Davidson, W.Beyond re-engineering: The three phases ofbusiness[J].IBM Systems Journal, 2001, 38, ( 23) .

[11] Peter Reynolds.Managing requirements for a U S$1bn IT-based business transform ation: New 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J].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2006, 27, ( 5) .

[12] IPan McKeown, George Philip.Business transfor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 learning to fl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3, 23, (3).

[13] Wetlaufer, S.The business case against revolu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2001, 79, ( 2) .

[14] Anon.Change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001, 22, (2).

[15] Anon.Change is chang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2001, 79, (4).

[16] Baden-Fuller, C., & V olberda, H .Mastering strategic renewal: Mobilising renewal journeysin multi-unitfirms[J].Long Range Planning,2001, 34, (2) .

[17] Jill MacBrydea, Steve Paton.Transformation in the defence sector: The critical role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3,16, (7).

猜你喜欢

转型环境产品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转型
沣芝转型记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